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南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南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湖

溫庭筠 〔唐代〕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篷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譯文

南湖上微風入檻習習生涼,隨風飄動的菱荇葉子遍滿池塘。

野船停靠在春草叢生的岸邊;夕陽下,水鳥帶着波光飛翔。

風吹蘆葉颯颯作響疑是天上落下濛濛細雨,浪花無邊無際很像洞庭風光。

整天看着篷船飄蕩在湖上,我這東歸客不禁想起太湖邊的故鄉。

創作背景

《南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此詩約作於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春。公元841年(會昌元年),溫庭筠自長安東歸吳中,當年秋天抵達吳中舊鄉。大約次年春天,由吳中游越中,此詩即抵達越中後所作。

賞析

此詩前三聯均寫舟中所見南湖景色,宛然一幅頗富動態,明媚秀麗的湖上春景圖,尾聯由湖上景物引發對“楚鄉”的思憶。全詩語言精工凝練,風格清麗流美,寫景如畫,頷聯對句和頸聯出句尤爲出色。

此詩前三聯均寫舟中所見南湖景色,而“湖上微風”四字實爲所有景物特徵之根由。舉凡“入檻涼”之觸覺感受,“翻翻菱荇”“野船着岸”“水鳥帶波”“浪花無際”之視覺感受,“蘆葉有聲”之聽覺感受,均緣“湖上微波”而生。而“浪花無際”一句又暗遞到尾聯“憶楚鄉”。蓋因詩人之舊鄉即在煙波浩渺之太湖濱,故見此“浪花無際”之南湖遂自然引起對“楚鄉”之思憶。

《南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詩人在遣詞用字上頗見功力。頷聯出句中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練過才下筆的,其中透着一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蘊,而溫庭筠之所以客居他鄉,正是被俗事所擾。溫庭筠筆下多次出現類似這般適於隱逸的景物,可見他對野趣是頗有眷戀的。還有“偎”字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小船輕倚着長滿青草的湖岸時的溫馨、靜謐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象的喜愛之情。對句的“帶”字生動形象地寫出水鳥伴着餘暉從水面飛掠而過的輕靈(輕盈)的動態美,使整幅畫面活潑靈動。

頸聯的“疑”“似”二字有傳神之妙,以虛托實,更見南湖景色之美。“疑”字用得尤爲傳神,濛濛如霧靄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進一步的將雨“細”化,細到只能聞聲,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學中,常有將動詞用作形容詞的,然而若使讀者可以明顯感覺到詞性的轉變,則雕鑿之跡顯矣,實非上品;而觀溫庭筠此“疑”字的用法,詞性未變,但卻有形容詞之效,極妙。

此詩風格清麗流美,寫景如畫,詩句於平淡之中見新奇,其中“水鳥”句和“蘆葉”句尤爲出色,宛然一幅頗富動態、明媚秀麗的春景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