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 〔宋代〕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譯文

《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世人都稱讚孟嘗君能夠招賢納士,賢士因爲這個緣故歸附他,而孟嘗君終於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殘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羣雞鳴狗盜的首領罷了,哪裏能說是得到了賢士!如果不是這樣,(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賢士,(齊國)就應當可以依靠國力制服秦國君臨天下,還用得着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嗎?雞鳴狗盜之徒出現在他的門庭上,這就是賢士不歸附他的原因。

賞析

第一句擺出待批駁的觀點,說明世人對孟嘗君的傳統看法:“孟嘗君能得士”。接着寫出這一論點的兩個依據:一個是“士以故歸之”,這是概括地說;一個是“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這是從具體事例說。乾淨利落,開門見山豎起了要論駁的靶子,可謂“立”。

《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第二句先用感嘆詞“嗟呼”加強語氣,然後直接了當地駁斥“孟嘗君能得士”的說法,孟嘗君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罷了,怎麼能說他能得士呢?斬釘截鐵,一下子就把“士”和“雞鳴狗盜”之輩區別看來,開語警策,反駁有力,將“世皆稱”云云一筆掃倒,此可謂“駁”。

第三句轉折騰挪,加深反駁之意,用反證法提出自己對“士”的標準的看法:“士”必須是可賴以謀國制敵的能人,憑仗齊國強大的國力,得到一個“士”,就可以使齊國成爲霸主,制服秦國。正因孟嘗君手下無一真正的“士”,才導致要靠雞鳴狗盜之徒來幫助孟嘗君逃脫秦國,從而證明孟嘗君的“士”不足以稱爲“士”,用事實駁斥了孟嘗君能得士的表面性、片面性的看法。新意獨出,直追根本,爲一篇文章的旨意所在,此可謂“轉”。

第四句承接上文,深入一層,運用邏輯推理解析孟嘗君不能得士的原因,又駁首句所講的“士以故歸之”,下斷語作結,補足對孟嘗君能得士的批駁。說明孟嘗君不能得士的理由:雞鳴狗盜之徒出入其門,真正的士是不會跟孟嘗君走的,這一斷,如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不容置辯,此可謂“斷”。

全篇緊緊圍繞“孟嘗君不能得士”的主旨,一立,一駁,一轉,一斷,把孟嘗君能得士傳統看法一筆掃到,雖轉折三次但嚴謹自然,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

創作背景

在王安石看來,士應是大則“足以用天下國家”,小則“足以爲天下國家只用”,因此士的才幹“居則爲六官之卿,出則爲六軍之將”,而不是皓首窮經,從政時“則茫然不知其方者”。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名爲讀後感,實則借題發揮,以表達自己對人才的看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