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這首詩化用的典故很多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這首詩化用的典故很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靈運(385年~433年),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祕書郎謝瑍之子,母爲王羲之的外孫女劉氏。謝靈運年少好學,博覽羣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稱“顏謝”,是第一位全力創作山水詩的詩人。兼通史學,擅長書法,翻譯佛經,並奉詔撰寫《晉書》,輯有《謝康樂集》。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謝靈運的《南樓中望所遲客》,一起來看看吧!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這首詩化用的典故很多

南樓中望所遲客

謝靈運〔南北朝〕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爲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悽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覿。

這首詩可以分爲三部分。前八句爲第一部分,寫遲客不至的失望,通過回想月亮最圓、月色最好時與友人會面,更反襯了今日失望的深。中間八句爲第二部分,大量引用《楚辭》中的典故,表現了對友人入骨的思念,也表現了對友人一種溫情的體貼。最後兩句爲第三部分,寫自己在焦急地詢問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與友人歡樂相會。這首詩用典故很多,切對人物心理變化寫的非常細膩、深情。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這兩句是化用劉向《九嘆·遠逝》:“日杳杳以西頹兮,路長遠而窘迫。”是說落日西沉了,而行人還困於漫漫長途。“杳杳”、“漫漫”兩個疊詞雖是描狀客體,卻也傳達出主體那種莫可如何的惆悵。起句從傍晚寫起,那麼讀者不難想像整個白天如何。

“登樓爲誰思?臨江遲來客。”這兩句自問自答,點明題意。下面轉入回想:“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回想與友人分別時,約定在十五會面,現在十五早已過去,怎麼還不來呢。“期在三五夕”,月亮最圓、月色最好時會面,那情景該多美。設想的美更反襯了今日失望的深,“早”、“猶”呼應,傳出他深深失望之情。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這首詩化用的典故很多 第2張

上面可以說是寫遲客不至的失望,下面八句寫與友人分別以來的情懷。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悽戚。”“即事”、“感物”爲互文,就是遇到事物皆有感觸,比如心中的不如意、物候的變化等。這兩句也就是說,別後以來時時事事都覺着不愉快。“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這裏是化用《九章·抽思》:“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是說初夏夜晚並不長,但在他看來好像一夜就是一年似的。上兩句說別後無時不愁苦,這兩句只寫出夜晚的感受,是以少總多、舉一斑而知全豹的筆法。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瑤華”、“蘭苕”皆香花美草,古人常摘取它們贈給遠方朋友以爲問候,如《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這些語句跟這兩句詩相似。“瑤花”,據說即麻花,孟夏時它還未開,而“蘭苕”春天就已滋榮了,所以說:“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不能折也好,多次摘也好,都說明他常常想給予朋友以美好的祝願。

但是,“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意謂:道路阻隔,音問不通,怎麼能安慰離居的友人呢?這幾句不僅表現了對友人入骨的思念,還表現了對友人一種溫情的體貼,雖然自己是愁苦煎迫,但還想通過贈問,讓友人得到慰解。這是相憐相惜的純真友情。

最後兩句:“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覿。”《詩經·靜女》有“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話。這兩句說,他在焦急地詢問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與友人歡樂相會。這裏的“搔首”、“引領”是兩個細節,將他“望”的情態寫得更逼真、更鮮明瞭。從結構上說,開始寫“望”,中間寫“想”,這裏又是寫“望”,是個迴應,顯得很是緊湊。而中間的“想”又是從失約推開,寫到別後的思念,順序井然。這都見出謝靈運作品精於結構的特色。

這首詩化用典故很多,細究起來,幾乎每句都有出處,而以用《楚辭》的地方最多。《楚辭》多景物描寫,多用比興(尤其是興),謝靈運的作品亦復如此,加之作者心情也常感悒鬱,自然就會較多襲用《楚辭》語句了。但這首詩,並不給人餖飣生硬的感覺,正如方東樹所言,他的用典“見似白道”(《昭昧詹言》卷五)。這也是他的高妙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