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思想與情感暗藏於全詩

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思想與情感暗藏於全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元幹(1091年—約1161年),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月洲村人)。其算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一位承前啓後的重要詞人,他尤長於詞,其作品中的二首《賀新郎》最爲著名,被稱爲壓卷之作,張元幹博覽羣書,文學修養很高,他能詩、能詞、能文,其著作有《蘆川歸來集》10卷、《蘆川詞》2卷,計180餘首。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張元乾的《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一起來看看吧!

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思想與情感暗藏於全詩

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張元幹 〔宋代〕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兩句詞人運用了兩個色彩迥異的動詞“撼”、“浸”,前者修飾出一雙巨臂搖盪着水中的孤城的畫面,施展力與暴;後者刻畫了少女的柔指輕撫着情人,展現了情與愛的綿柔。兩個字描寫了湖水的剛與柔,對比鮮明地描寫了自然美景的神祕。“水晶”二字體現其玲瓏剔透,“欲三更”表明了時間,暗示了詞人在此遊玩至深夜,襯托景色之美。“露荷翻處水流螢”,“流螢”二字作喻形象表現出荷葉沾染了露水後的清瑩明麗。“霧柳”句通過“暗”、“度”二字寫盡了柳的朦朧、月的舒緩;“露荷”句則憑藉“翻”、“流”二字傳達了露荷的圓潤、螢的飄忽,“蕭蕭”帶有自嘲的意思,也體現了詞人的自由瀟灑,“散發”體現了詞人的不羈。

上片一開始,詞人以雄渾的氣勢推出了一個蕩人心魄的畫面:平湖環繞,波濤震天,孤城獨立。孟浩然《臨洞庭》雲:“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詞人所採用的藝術手法和孟詩有暗合之處,但只是客觀物象和由此引起的蒼茫闊大的意緒在形式上的自然重疊,而不是主觀上的刻意模仿。下句意境突變,“湖光倒影浸山青。”詞人展現了一個平靜而恬淡的畫面:湖光瀲灩,山色青蔥,盪漾着沉醉的氤氳。這恰恰和以上波濤震天的懾人氣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畫面的轉換不但體現了動中有靜、剛中有柔的自然景觀上的複雜的情趣,而且在情緒上帶來了大起大落。末句“水晶樓下欲三更”是對以上畫面意境上的補充,它爲詞人所詠歎的景物籠罩上了一層朦朧的神祕的氛圍。“三更”點明時在深夜,從而爲下闋對夜景的具體描繪作了過渡性的鋪墊。

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思想與情感暗藏於全詩 第2張

到了下片,詞人意猶未盡,仍然陶醉於自然景觀之中。所不同者,此時詞人所刻畫的夜景主題愈加明瞭,“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兩句正體現了這一變化,前句暗合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情韻,後句又爲這銷魂的意境增添了幾許生意、幾許亮色——露珠敲荷,流螢相逐。這兩句不僅意境幽美,而且對仗和遣詞也極爲精工、貼切。由於詞人從細微的感觸着筆,表現了一種纏綿的風情。詞人疲於世情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與昇華,滋長了一種放曠的情懷,正如他在結句中所說的:“蕭蕭散發到天明”——詞人爲自己勾畫了一個超脫者的形象。它雖沒有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所表達的“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的人格上的闊大與深厚,但卻有其“不知今夕何夕”的達觀與迷戀。

這是一首描寫湖景的清新雋永的小詞,上片寫湖水由晝至夜的變化,始而波涌撼城,繼而平靜如鏡,浸山映樓。下片寫夜景變化,月陰時柳晤籠霧,荷翻時露流如螢。詩情畫意,使詞人流連至天明。總觀這首詞,它的重心在於寫景,通過景觀的變化帶動情緒的升沉。因此,全詞只有末句直抒胸臆,但詞人思想與情感卻暗藏於全詩,於“景”的空靈中無處不感到“情”的滲透與激盪。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