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賞析,詞人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賞析,詞人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其善詩文,尤工於詞,其風格宏偉豪放,爲“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等傳世。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張孝祥的《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賞析,詞人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裏繡旗紅。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賞析】

據乾道本《於湖先生長短句》,此詞調名下另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此詞當爲作者任知荊南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的作品。“觀塞”即觀望邊塞。這時荊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這裏“塞”應是指荊州郊外的防禦工事。

這首詞抒寫了因觀塞而激起的對中原滄陷的悲痛之情,上闋寫觀塞,下闋抒悲感。首句寫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並點明時節。“霜日明霄”繪出晴空萬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氣必是白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荊州城東有長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這句寫得水天空闊,下下輝映,是荊州郊野平原地帶的實景。次句切合觀塞,耳目所觸,一片軍戎氣氛。“鞘爲鞭梢”。“繡旗”爲繡有物狀的軍旗。響亮的鞭聲,耀眼的紅旗,俱是從耳目易感的對東西突出,故給人的印象極爲深切。“澹煙”句把視線展開,顯出邊地莽莽無垠的遼闊景象。如果說首句還是自然景象對作者感官的客觀反映,這句可說是詞人極目觀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內心思緒,俱是一片茫茫。正如王維詩“山色有無中”,雖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爲深遠。東坡曾稱柳永的“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謂“不減唐人高處”,對這句也可如此看待。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賞析,詞人張孝祥正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 第2張

由觀塞而自然地想到淪陷的中原,“萬里”句即是觀塞時引起的感慨。“烽火”爲邊地報警的設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這樣提點一下,可抵千言萬語,這其間含有無限難以訴說的悲慘酸辛。“一尊”句承上啓下,北望中原,無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罷益悲,真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於是不禁向風揮淚。“濁酒”爲顏色渾濁的酒,常用於表現艱苦的生活中,微帶有粗獷悲壯之意。范仲淹《漁家傲》雲:“濁酒一杯家萬里”。“戍樓東”,指作者所登荊州東門城樓“”東“字似非無意,實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揮淚“即灑淚,表現內心悲慼之深。秋風吹來,令人不寒而慄,感念中原未復,人民陷於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圖恢復,故覺風亦滿含悲意。

此詞上闋描寫望中要塞景色,明麗壯闊,其中景物也隱約隱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麗,而人的心情卻深藏陰黯。下闋抒發感慨,從人的活動中表現。在讀者眼前儼然呈現一位北望中原悲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詞色彩鮮麗,而意緒悲涼,詞氣雄健,而蘊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強烈愛國感情的小詞,與其《六州歌頭》同爲南宋前期的愛國詞名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