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春思》唐代皇甫冉所作,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春思》唐代皇甫冉所作,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甫冉,字茂政,唐朝時期大臣,大曆十大才子之一。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皇甫冉所作的《春思》吧。

我們的春,從立春開始,或者,從春節開始。但夏商周的春天,分別從正月、十二月、十一月開始。天道輪迴,我們的春天又回到最早的夏王朝。天地之大,春日的起點竟如此不同。何況到每一個人?

誠如西方諺語所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詩人的眼睛裏,我們看見了不同時代裏不同的春天。

20世紀朱自清的春,從山、水、太陽、花、樹和風雨開始;南宋朱熹的春,從找尋芳草開始:“勝日尋芳泗水濱 ”(《春日》);北宋王安石的春,從打爆竹開始:“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盛唐皇甫冉的春,從鳥叫開始,如他的《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爲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皇甫冉說,鶯歌燕語預報了臨近新年,馬邑龍堆是幾千裏的疆邊。家住京城比鄰着漢室宮苑,心隨明月飛到邊陲的胡天。織錦回文訴說思念的長恨,樓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獨眠。請問你主帥車騎將軍竇憲,何時班師回朝刻石燕然山。

《春思》唐代皇甫冉所作,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皇甫冉,今江蘇丹陽人,字茂政。先世居甘肅涇州。他是晉代高士皇甫謐的後人,10歲便能作文寫詩,張九齡呼爲小友,深受張九齡器重。天寶十五年,以進士第一的身份被授無錫尉。之後,歷左金吾兵曹、河南節度使王縉的掌書記。大曆初,累官至右補闕,奉命出使江表,後在家中去世。

皇甫冉才華橫溢,佳作頗多,留給後人的有《皇甫冉詩集》3卷,《全唐詩》收其詩2卷,補遺7首,共241首。詩歌多寫離亂漂泊、宦遊隱逸、山水風光。詩風清逸俊秀,深得唐代詩選家高仲武讚賞。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由盛而衰。處在此時此境,他所賦詩文,反映了安史之亂的社會狀況。皇甫冉寓居義興,對義興的山山水水情有獨鍾,題詠頗多。有《荊溪夜湍》、《洞靈觀》、《三月三日同義興李明府泛舟》等詩作。

皇甫冉的這首《春思》,借一名少婦在明媚動人的春天裏對愛人夢繞魂牽的思念,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盛唐是社會相對安定的時期,但邊境戰爭卻並未停息。前方將士與家鄉親人相互思念之情。仍然是詩人們吟詠的重要主題。這一類詩作總的來說具有較爲深刻的社會意義,內容也較爲充實。由於富有真情實感.其中不乏千古傳涌的佳作。

在這首詩裏,這位少婦除了借用了全天下都存在的月光來傳達思念之情之外,還仿照古人爲遠方的夫君織一幅錦字迴文詩。迴文詩循環可讀,無始無終,思婦的離恨也纏綿不盡,地久天長。錦字詩有多長,愛恨便有多長,錦字詩無窮,愛恨也無窮。

《春思》唐代皇甫冉所作,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第2張

首聯“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點明題意,首句點“春”,次句點路遙“相思”,兩句對比鮮明,動人心絃。“鶯啼燕語”是和平太世的象徵;新春佳節,這是親人團聚的時辰。鶯歌燕舞的新年,好像一派歌舞昇平。然而它只是想當然的假象。有多少人天各一方,爲混一口飯吃(或者說得覺悟高點,是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世界大同)而飽受相思之苦!上句“鶯啼燕語”四字,寫得色彩濃麗,生意盎然。使下句“馬邑龍堆”,更顯得沉鬱悲壯。詩人好似信筆而下,但震撼力卻很強。

頷聯“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寫少婦和徵人所在之地,一在漢,另一則在胡,相隔千里。詩中的少婦雖然目睹京畿的繁華與和平,但早已無心欣賞,因爲她的“心”已“隨明月到胡天”,飛到丈夫的身邊去了。關河萬里,能隔斷人的形體,卻隔不斷心靈的呼喚,而作爲心靈交通媒介的,大概只有那普照萬方的明月了。

頸聯“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兩句寫離恨,寫春情。借用典故和擬人的手法。竇滔是前秦皇帝苻堅的秦州刺史,後被貶龍沙。其妻蘇蕙能文善詩,給丈夫寄去織錦做的迴文旋圖詩。其詩共八百四十個字,縱橫反覆皆通文意,織錦回文訴說了綿綿的相思。此處借用錦文,表達了思婦的相思之恨。下句寫連樓上的花枝也取笑她在春光中獨眠,用了擬人的手法。

《春思》唐代皇甫冉所作,寫出了對反侵略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第3張

尾聯“爲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兩句故作問語,問征夫何時功成返鄉。

這裏的燕然山,東漢車騎將軍竇憲大破匈奴後遂登此山,命令班固勒石作銘的地方,地點在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名字改成了“杭愛山”。

燕然山,不知道盛唐時期是否收復,因爲此詩用的可能是典故。這個典故用得太多了,如:王維的“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李白的“倚劍登燕然,邊峯列嵯峨”,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陸游的“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而這兩句運用典故,借漢詠唐,是想諷刺統治者窮兵黷武,表達了反戰的思想。

皇甫冉的這首《春思》,落腳點在“恨”和“獨”,一方面少婦對親人的思念是痛苦而深摯的,故而因孤獨生恨意。另一方面,少婦明白,只有徹底戰勝了敵人,國家統一了,邊疆穩定了,纔會有離散家庭的重新團聚。此刻,國家尚未完全統一,不光自己,普天之下所有家庭都一樣,經歷着離別的傷痛。所以少婦也深明大義,她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統一起來,賦予了這首詩以比較積極的社會意義。

正因爲皇甫冉所作詩句精玄微妙,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所以《全唐詩》評價他說“天機獨得,遠出情外。”而唐代詩評家高仲武評他說:“可以雄視潘(嶽)、張(協),平揖沈(約)、謝(靈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