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登岳陽樓》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登岳陽樓》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登岳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1]

註釋《登岳陽樓》共二首,這是其中一首。岳陽樓,湖南嶽陽西門城樓,在長江南岸,瀕臨洞庭湖。始建於唐代,爲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①簾旌:酒店或茶館的幌子。

《登岳陽樓》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②夕陽遲:夕陽緩慢地下沉。遲,緩慢。

③吳蜀橫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爭奪荊州,吳將魯肅曾率兵萬人駐紮在岳陽。橫分,這裏指瓜分。

④徙倚(xí yǐ):徘徊。

《登岳陽樓》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⑤三年多難: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⑥憑危:指登樓。憑,靠着。危,指高處。

譯文: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捲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爲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麼心緒?登樓憑弔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着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的生活,詩人不由得悲從心來。

頷聯中,“登臨吳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作者簡介:陳與義(1090-1138),宋代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洛陽(現在屬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

陳與義生於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卒於1138年(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他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

陳與義詩作最逼近杜詩的是七律。像《登岳陽樓》之一、《巴丘書事》、《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除夜》等,雄渾悲壯,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詩 2首、《除夜》等則以清迥峭刻見長。五言古詩寫景造意,接近謝靈運、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間寫景:魚游水底涼,鳥宿林間靜。談餘日亭午,樹影一時正。… 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觀察細密,造語工緻。七言絕句重在意趣,格調清婉,如《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於興寄,或活用典實,屢見新意,耐人尋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