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江淹《別賦》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

江淹《別賦》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江淹的《別賦》是他的代表作,那麼這篇賦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其實它的特點就在作者不止是抒發自己的離愁別緒,而是描寫人間種種離別的情景。實際上,它的寫法是鋪陳離別其事其情的詠物賦,不僅描寫,而且議論。作者的情感,與其說是傷感的同情,不如說是無奈的感慨,而且相當清醒。

《別賦》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趙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谷。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豔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裏,瀝泣共訣,抆血相視。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泉裏。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雲。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熅,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樑兮永辭,左右兮魄動,親朋兮淚滋。可班荊兮憎恨,惟樽酒兮敘悲。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珮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冬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迴文詩兮影獨傷。

江淹《別賦》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仙。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竈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遊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羣英,賦有凌雲之稱,辨有雕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着乎?

賞析

本賦的結構類似議論文。開宗明義,點出題目,列出論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指出離別的距離遠、時間長,更加悲傷。然後概述一般離別的雙方,遊子和思婦的處境與心情。接着便列舉公卿、俠士、從軍、去國、宦遊、成仙、情戀等各類離別悲傷情景。最後歸結到離別悲傷的深重,以至難以形容。顯然,這是從一般到特殊的列論,結構簡明,層次清楚,在寫作上便於對具體的類型進行具體描寫,而本文的精彩恰在於此。

作者善於從不同方面對各類離別悲傷進行特徵的描寫。一般離別發生在遊子離家、思婦空閨的情境。“行子腸斷”是離開親愛者與熟悉的生活環境,登上旅程,涉水越山,暑夏寒冬,一切陌生、奇異、無聊,引起孤獨落寞的思念,“百感悽惻”。“居人愁臥”是生活環境依舊,丈夫離開了,忍受孤獨空虛的煎熬,時光消逝,朝思夢想,一切熟悉、感傷、思愁,百無聊賴,“怳若有亡”。對行居雙方的心理描寫都採取人物對處境及時令光景的感受。旅途山水是變動的,空閨光景是習常的。變動有新鮮感,習常有親切感,然而因爲離別的失落感,全都變得黯然失色,無精打采。這樣的描寫是細緻的,表現是富有特徵的。

同樣,對各類特殊的離別情境,作者也分別其各自特點,突出描寫某一側面,表現富有特徵的離情。公卿餞別,設帳祖飲,貴客羣集,歌舞綺麗,“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音樂十分動人,幾乎成了盛大宴會娛樂。只是到了臨別一刻,才悲傷地“感寂寞而傷神”。劍客俠士的復仇訣別,則是風雲變色的慷慨赴義,不顧親情與生死,呈現一種悲壯氣氛。從軍衛國的離別,則是另一番筆墨,只用兩句寫北邊山水,在阻遠隔絕中顯得闊大;又用兩句寫攀桃李,送愛子,淚沾羅裙,仍然是寫送“愛人”即征夫,不是母親送子之詞。《吳聲歌曲·懊儂歌》有“愛子好情懷”句,正用“情人”之意。而中間六句寫景物,渲染出家鄉和樂,風光絢爛,充滿溫情,避開正面描寫離別悲傷,更不觸及慷慨赴死的愛國壯心,而委婉顯出從軍保衛家鄉和樂生活的意義,突出家人的理解和愛心。他如出使異國,突出故國鄉親的思愁悲緒;宦遊離別,側重於閨婦的寂寞蹉跎及無望期盼;修道成仙的長逝,不無詼諧地點出凡心的依戀;私情苦戀則以春情秋思襯托。作者力求寫出不同離怨的不同特徵,不僅事不同,而且情不同,境不同,因而讀來不類同,不重複,各有一種滋味,也有不同啓迪。

善於抓住特徵,善於選擇素材,還必須有相應的語言藝術技巧,方可描寫出色。這是一篇駢賦,首先要求通篇駢對精巧整飭,又必須運用參差靈活的句法使文章語調句序活潑不呆板。同時,由於類型描寫,集中一點,字句不宜多,選詞必須精練,含意才能豐富,而又要傳聲繪色的文采,因此要詞藻又不要堆砌,要用典故又不可艱僻。應當說,作者的語言藝術造詣使本文成功地做到了:駢對精整,文句活潑,詞采絢麗,用典得當,而且聲韻鏗鏘,和諧動聽。

江淹《別賦》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 第2張

齊、樑駢文基本形成四六句的格式。本文除通篇四六爲主的駢對句之外,很注意四六句的搭配運用、虛詞和語氣詞的調節作用以及句子的語法結構變化。例如“況秦吳兮絕國”四句,去掉虛詞、語氣詞,便是四言四句:“秦吳絕國,燕宋千里,春苔始生,秋風暫起。”加了“況”、“復”、“或”、“乍”及“兮”字,主要不是句意明確與否,而是語氣情調明顯了,變得舒緩沉重,抒情色彩濃厚了。一般地說,四言句在中古漢語中結構緊湊,比較簡潔斬截,本文多用於論敘;六言句則多轉折,比較舒緩流走。本文主要是描述,所以用六言句多,並且句子結構靈活變化,造成語調抑揚、節奏活潑的藝術效果。如“日下壁而沉彩”二句是主謂結構,語調是“日下壁——而——沉彩”;下接“見紅蘭之受露”二句是省略主語的動賓結構,語調是“見——紅蘭——之——受露”;兩兩相對而語調抑揚,效果顯然。正因注意效果,本文起結用散句以增強氣勢,中間也屢用楚歌的三三兮字句,而且在四六搭配上,不拘泥於固定的四四六六或四六四六的格式,因情取式,因勢造句,往往連用六字對句而變化句式,需要時也用一色的排句。

詞采絢麗是本文顯著特色和成就。詞彙豐富是寫作駢文必須的條件,無論順對逆對,正對反對,都要求適當的詞彙,並且在對仗中顯出文采。本文並不堆砌詞藻,而是準確使用適當的詞語進行敘事述情,傳聲繪色,因而在描寫不同特徵的離別情景中,自然而然地顯出豐富多彩的詞藻。如寫行子居人的離愁,一是旅途山水,一是閨中光景,各用清詞麗語描述出來,便形成兩相對襯的畫幅。詞語是構成形象的材料和手段,其功能如同顏色、音響及光線,不在多,而在恰當。事實上,本文有不少詞語是重複的,屢次出現,但由於使用適當,各盡其職,令人不覺重複,卻有文采。例如日、月,有“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光”;“秋月如珪,明月白露”等,寫時令光景,詞語、材料不免相同,關鍵在於使用適當。其他傳聲繪色的詞語也這樣。

用詞語熔鑄典故,是文學語言精練的重要修辭手段。本文用典同樣顯示了作者的語言修養。本文用典很多,方式不同,但很少用僻典,不用生典,也不追求舊典翻新。作者只是要求精練和適當。有的運用熟典,一讀便知,而熔練精當。如“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用“伯牙鼓琴而淵魚出聽,瓠巴鼓瑟而六馬仰秣”的故事,見於《韓詩外傳》、《荀子》及《淮南子》等典籍,是熟典,涵意是形容音樂動聽,這裏同其涵意,而以“驚”、“聳”二字突現動聽的用意,避免直用形容音樂動聽的詞語,使文章詞采豐富而表現生動。有的熟典只是點出即止,例如“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分別指春秋戰國的刺客聶政、豫讓、專諸、荊軻,其人其事久傳習知,所以點出其事發生場所,不予陳述,讀者從上下文聯繫便明白。再如“織錦曲兮泣已盡,迴文詩兮影獨傷”,以及“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等等,都是點出典故,化於文章,用意明顯,卻使文采增輝,形象鮮明。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