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明代長篇小說英烈傳第十四回:常遇春採石擒王

明代長篇小說英烈傳第十四回:常遇春採石擒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烈傳》,又名《雲合奇蹤》《皇明英烈傳》《皇明開運英武傳》等,是明代無名氏(一說徐渭或郭勳)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分爲十卷,共八十回。成書於明萬歷年間。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

《英烈傳》寫的是朱元璋率羣雄英烈推翻元朝統治、剪除割據勢力、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英烈傳》的作者扣緊題名,濃墨重彩地塑造出皇明開運時期叱吒風雲的英烈羣像。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販烏梅、取襄陽、戰滁州等。

第十四回 常遇春採石擒王

明代長篇小說英烈傳第十四回:常遇春採石擒王

卻說太祖出得湖口,與水陸衆將聚畢。自此,大將、步將、騎將、先鋒將、水將,都已雲集。便留步軍一萬,戰船五百,與俞通海、廖永安二將,在牛渚渡紮營操演,其餘將士,盡隨至和陽。正是:“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不一日,來至和陽,即欲提兵過江,取金陵爲建都之計。和陽王依議,乃留朱文正、朱文遜、朱文剛、朱文英、趙繼祖、顧時、金朝興、吳復等,統兵一萬,保守和陽,其餘人馬,俱隨太祖即日引舟東下,向江口進發。恰喜江風大順,征帆飽拽,頃刻到牛渚渡。俞、廖二將迎接,說道:“蠻子海牙屯兵南岸採石磯,阻截要路,勢甚猖獗,如之奈何?”徐達說道:“兵貴神速,乘此順風明月馳行,猝然而至,彼必措手不及。”遂分戰船爲三路:太祖居中隊,領戰船七百隻,郭英爲先鋒;徐達居左隊,也領戰船七百隻,胡大海爲先鋒;李善長居右隊,也領戰船七百隻,常遇春爲先鋒。掩旗息鼓。那時月明風順,水溜江深,這戰船如飛馳駛,比至五更,竟到採石磯。元兵哨馬報知蠻子海牙,他便挈兵而待,那磯上刀槍麻列,旌旗雲屯,水上戰船如織,兩軍相去不及三丈,便擺開陣勢。郭英領長槍手,奮勇爭先,將及上磯,誰想上面矢石星飛雨灑將來,士卒多傷,不能前進。太祖傳令胡大海、常遇春說:“二公先鋒定在今日,有先登採石磯者,即正先鋒。”大海大喜,意在必登,率衆向前。誰想岸上炮弩較先更急,大海力不能支。遇春乘快船後至,便領防牌、神槍手,奮力衝至磯下。元兵見朱兵近岸,炮箭如飛蝗的放來,防牌也不能遮,神槍也無可用,衆兵亦欲退後。遇春大叫道:“取不得采石磯,誓不旋師!”便舍舟提牌,挺槍先登。那磯在水面上,約高二丈有餘。磯上元將老星卜喇正用長矛戳下,遇春便用右手拿住防牌,護了矢石,把左手便捏住矛杆,就勢大叫一聲,從空直跳而上,就撇了防牌,將槍刺了老星卜喇。三隊軍士,看見遇春登岸,各催兵鼓譟而登,元兵棄戈奔走,死者不可勝數。蠻子海牙收拾殘兵,退駐西南方山。太祖就於採石磯安營,衆將各各獻功。太祖便說:“常將軍備勇爭先,萬將莫敵,攻克採石磯,特拜爲正先鋒。”遇春叩謝,惟大海有不平之色。太祖又說:“此舉非獨崇獎常將軍,正以激勵諸將。”大海氣方平妥。

明代長篇小說英烈傳第十四回:常遇春採石擒王 第2張

是夕,屯兵磯上。正值新秋,月色如畫,衆將在帳前共玩明月,盡歡而散。

次早,拔寨直抵太平城下。郡將吳升聞知,便開西門納降。太祖說:“久聞汝是江左名賢,今日相見,猶恨晚也。”即擢爲總管。吳升俯伏謝恩說:“主帥如此恤民撫士,無徵不服。”太祖遂命善長揭榜通衢,嚴禁將士剽掠,城中肅清,便進城撫卹士民。恰有元平章李習,率衆來見。習本漢人,博通經術,看得元綱不振,特來投見。太祖說:“太平誰是賢才?”李習對說:“有一人姓郭名景祥。又一人姓陶名安,字立敬,少年敏悟。他年少時,鄰近有個土地廟,前通大河,後接深巷,神明極靈。那廟祝先一夜夢見土地對他說:‘明日河中有一件異樣的事:其中有一人不久便當輔佐真主,安邦立國,你可十分恭敬他,便留在廟中攻書,不可有誤。’次日,廟祝絕早起來,呆呆的等到日中,也無人來,也無異樣的事。廟祝對衆僧說:

明代長篇小說英烈傳第十四回:常遇春採石擒王 第3張

‘大分是個春夢。’正說間,只看見對岸十數個小孩兒,止約有十來歲,在大樹底下趁着晴明,猜三角五,翻筋斗,疊灰堆耍子。不知那處,忽然從河中溜過一株紫皮大樹來,那大樹叉叉丫丫,一些枝葉也不曾去。這十數個孩子,便把一條竹竿到河邊搭住那樹,那樹在水中如解人意,竟貼岸邊來。這些孩子,都把身坐在上面,有一個略大些的,把那竹竿在水中撐來撐去,正如船中坐定,說說笑笑,攏了又開,開了又攏,卻有十數次。只見一個孩子,在樹上立起身來說:‘偏你會撐,我也會撐撐耍子。’那大些的孩子說:‘使得使得,我正撐得沒力氣哩,讓你耍耍。’那孩子按過竹竿在手便撐,方撐得到河當中,倏然間四邊黑雲走陡合,大雨傾盆。那孩子慌了,流水的拼命要撐攏來,冤家的竹竿陷在泥中,再撥不起。頃刻間,那樹頭動尾擺起來,竟如活龍在水中游來游去,嚇嚇有聲不止。那雨越落得大,把十數個孩子,都蕩在水中,沒了性命。只有一個穿着一領紫色袍,綰住了樹枝,任他顛顛倒倒,只不放手,竟隨風浪過廟岸邊來,大叫救人。那些僧人,立在山門屋下,望見,便往雨叢中趕去,扯得他上岸。轉眼之間,那樹也不見了。廟祝暗思道:‘昨日神明囑咐,是這位了。’便問孩子:“你是那村小官人,姓甚名誰,因何到此頑耍?’那人便對說:‘我姓陶名安,是對河陶家村裏住。’自後,廟祝便留他在廟讀書。近來果是知今達古。那徐壽輝、張士誠等,皆慕他的名,遣人來請,他也不屈節輕仕。”太祖說:“我也素聞他名字,你便可同孫炎去請來。”不知肯來與否,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