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如何理解成語“一竅不通”?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語“一竅不通”?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一竅不通”?有什麼典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 一竅不通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釋】: 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如何理解成語“一竅不通”?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成語故事】:

紂王,是商朝時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寵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妲己飲酒作樂,既不理會朝政,也不管老百姓們的痛苦;同時,他還聽信寵妃妲己的話,殺害了不少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因此,各地的諸侯都想推翻他。紂王的叔父比干看見他這樣昏庸,便費盡心機的苦諫,勸他不可沉迷酒色,不要屈害忠良,枉殺無辜,應該振作起來,爲國家和百姓做點有益的事情。妲己知道之後,十分的氣憤,心中想道:“比干不除,我的地位終將不能穩固。”於是,她便對紂王說:“比干成天干涉我們倆的生活,誰知道他是不是另有目的?如果他真是忠良的話,爲什麼不叫他自己胸膛剖開,取出心肝來看看呢?”紂王被妲己迷住了,竟不分是非好壞,賜比干剖胸而死。

如何理解成語“一竅不通”?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第2張

這則故事,在呂氏春秋中也有記載,並且加了注,它的全語是這樣的:“紂心不通,安以爲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

“一竅不通”就是從上面的話引申而來的,用來譏笑人家的愚蠢和胡塗,同時也可以比喻人對某種技藝學術的一無所知。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