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如何理解成語“一筆勾銷”?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語“一筆勾銷”?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一筆勾銷”?有什麼典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 一筆勾銷

【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解釋】: 把賬一筆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如何理解成語“一筆勾銷”?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成語故事】:

范仲淹做皇家祕閣校理時,看到劉太后獨攬大權,把宋仁宗當成了傀儡,直言上書奏請太后還政。有人勸他,他說:“人都說直言會給自己惹禍、不是明哲保身之計,其實說這種話的人才是沒眼光的,他們不懂得:只有大家都敢於直言,君主纔不會犯錯誤、百姓才能沒有怨言。政治上清明瞭,才能禍患不生、天下無憂。這纔是遠離禍亂、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計!”

范仲淹做了參政(宰相)後,他選派了一批幹練的按察使去各路(路爲地方行政區)考察官吏善惡。每當得到按察使的報告,就毫不留情的把不稱職的名字勾掉。副職富弼見他勾掉一個又一個官員,勸他:“您一筆勾掉了事,要知道這一筆之下會有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說:“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

“一筆勾銷”比喻一下子全部去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