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後漢書·鄧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鄧禹傳

《後漢書·鄧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鄧禹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後漢書·鄧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鄧禹傳

《後漢書·鄧禹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光武亦遊學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數年歸家。

及漢兵起,更始立①,豪傑多薦舉禹,禹不肯從。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於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 ,寧欲仕乎?”禹曰:“不願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爲?”禹曰;“但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閒語。禹進曰:“更始雖都關西,今山東未安,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三輔假號,往往羣聚。明公②雖建藩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於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悅,因令左右號禹曰鄧將軍。常宿止於中,與定計議。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薊至信都,使禹發奔命,得數千人,令自將之,別攻拔樂陽。時任使諸將,多訪於禹,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爲知人。使別將騎,與蓋延等擊銅馬於清陽。連大克獲,北州略定。及赤眉西入關,更始使定國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將軍劉均及諸將,分據河東、弘農以拒之。赤眉衆大集,王匡等莫能當。光武籌赤眉必破長安,欲乘機並關中,而方自事山東,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

顯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爲太傅,進見東向,甚見尊寵。居歲餘,寢疾。帝數自臨問,以子男二人爲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諡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劉玄登基。②明公:指劉秀。

(節選自《後漢書·鄧禹傳》)

《後漢書·鄧禹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鄧禹傳 第2張

譯文:

鄧禹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十三歲時,能背誦《詩經》,到長安跟人學習,當時光武帝也在京師求學,鄧禹雖然年紀小,但他見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於是和光武帝很親近。幾年後返回家鄉。

等到 漢兵興起,劉玄登位,許多有見識的人都向劉玄推薦鄧禹,鄧禹不肯跟隨劉玄。等聽說光武帝鎮守河北,立即驅馬向北渡過黃河,在鄴縣追上光 武帝。光武帝見到他非常高興,對他說:“我可以獨立任免官員,你從遠方趕來,難道是想做官嗎?”鄧禹說:“不想。”光武帝說: “假如是這樣,你想做什麼呢?”鄧禹說:“(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廣施天下,我能夠爲您盡一點力,在史書上流傳功名罷了。”光武帝笑了,於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談。鄧禹提議說:“劉玄雖然建都關西,但現在山東沒有安定,赤眉軍、青犢軍之類,動輒有上萬人,三輔也自立名號,常常聚集兵力。明公雖然有建藩鎮,輔助劉玄的功勞,但我還是怕您沒有什麼更大成就。當今之計,不如招納英雄,努力取悅民心,建立高祖的功業,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這樣的人來謀劃天下大事,不會費多少時間費多大力氣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興,於是讓身邊的人稱鄧禹爲鄧將軍。鄧禹常住在光武帝住處,一起商定計策。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從薊縣到達信都,派鄧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幾千人,命令鄧禹親自率領這支隊伍,另行攻取樂陽。(光武)當時委任派遣各位將領,大都向鄧禹諮詢,鄧禹每次舉薦的人,(職位)都能和才能相當,光武帝認爲(鄧禹)能夠了解人。派他另外率領部隊,和蓋延等人在清陽攻打銅馬軍。連連大捷,北州大致平定。等赤眉軍向西進入函谷關,劉玄派定國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將軍劉均以及各路將領,分別據守河東、弘農以抵擋赤眉軍。赤眉軍各部大舉會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擋。光武帝算計赤眉軍一定會攻破長安,想乘這個機會兼併關中,但他自己正進攻山東,不知該把這個任務託給誰,因爲鄧禹沉穩有度量,所以把西討的計劃交給他。

顯宗登位,因爲鄧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爲太傅,上朝見駕可以面向東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寵愛。過了一年多,臥病在家,顯宗好幾次親自登門慰問,把他的兩個兒子提拔做郎官。永平 元年(58),鄧禹年五十七歲去世。諡號元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