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魚目混珠”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魚目混珠”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魚目混珠成語出處】

漢·魏伯陽《參同契》捲上:“魚目豈爲珠?蓬蒿不成檟。”

《昭明文選》卷四十〈彈事箋奏記·箋·到大司馬記室箋〉:“明公道冠二儀,勳超遂古,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神功無紀,作物何稱?府朝初建,俊賢翹首;惟此魚目,唐突璵璠。顧己循涯,寔知塵忝,千載一逢,再造難答;雖則殞越,且知非報。不勝荷戴屏營之情,謹詣廳奉白箋謝聞,昉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雒書》曰:「秦失金鏡,魚目入珠。」又引《韓詩外傳》曰:「白骨類象,魚目似珠。”

釋義: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魚目混珠成語故事】

成語“魚目混珠”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古時候,在街市上,住着一個名叫滿意的人。有一次,他到一個很遠的地方辦事,那地方在未經開發的荒蠻的南方。在一家絕不起眼的鋪子裏,他用身上所有的錢和帶着的所有值錢的物品,買到一顆徑長一寸的聞所未聞的大珍珠。回到家,滿意用最好的材料做了一個盒子,上面鑲嵌了金銀和其他寶物,然後把那大珍珠放在裏面,嚴密地收藏着。只在大的年節,他纔拿出來給二三知己看。

滿意有個鄰居名叫壽量,也聽到滿意獲得一顆大珍珠的事。看到別人談論時臉上那種企慕之色,有好幾次他都想把家裏密藏的祖傳大珍珠,拿出來同滿意比一比。只是礙於祖宗“不可輕易示人”的遺訓,這才作罷。

事有湊巧,不久兩人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病,臥牀不起。四處問卜求醫,古怪稀奇的東西吃了若干,只是病不見有任何起色。兩家人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還是一籌莫展。一日街上走來一個遊方郎中,說能醫治各種疑難雜症。也是病急亂投醫,請到家裏,郎中看了看病人,說這種病需要珍珠粉來合藥,才能藥到病除。他匆勿寫了一個方子,就走了出去。可是滿意說什麼也不肯殘損那顆稀世之珍,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藥;壽星則忍痛吃了用家傳珍珠粉合的藥。

成語“魚目混珠”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第2張

幾天以後,遊方郎中來到滿意家問病況如何,滿意如實以告,郎中說:“我能否看看你的珍寶?”滿意打開盒子,那顆珍珠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果然是不世之珍!”郎中道,“你爲什麼不拿着它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展示它的風采呢?”

壽量告訴郎中,吃了藥卻沒什麼作用。“那麼你把所用的珍珠給我看。”郎中說。於是,壽量掙扎着起身,拿出了珍珠。郎中一看,那所謂的“珍珠”暗淡無光,於是大笑着說:“這哪是什麼珍珠?!這是海洋中一種大魚的眼睛。真是魚目混珠。

哪能治好你的病啊!”壽量羞得面紅耳赤。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