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是因爲什麼呢?

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是因爲什麼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五穀雜糧,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們說一個人長期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時要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安慰生病的人則會說“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五穀文化早已融入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普通又不凡,看起來似乎很日常,但在歷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之起源。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學會了培育它們,成功活下去之後才誕生了文明、藝術等一切輝煌的東西,時至今日五穀也是平凡的卻依然關鍵的東西。不過其中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又是因爲什麼呢?

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是因爲什麼呢?

五穀這個概念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禮·天官·疾醫》中就有“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這樣的記載。大家認知中的五穀就是五種糧食作物,但實際上還有一種獨特的劃分,這種方法將“五穀”劃分爲“天谷”、“地谷”、“懸谷”、“風谷”、“水谷”的。天、地、懸、風、水這五種所代表“五穀”還並不一定都是糧食,甚至包括菱角。蓮藕這種並不算主糧的作物。

而大家熟知作爲具體五種糧食代稱的“五穀”概念也有兩種,第一種一種說法是指稻、黍、稷、麥、菽,即水稻、黃米、粟、小麥和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黍、稷、麥、菽,相比之下多了麻子少了水稻。兩種說法都是成立的,因爲它們都確實在一段時期內是我國人民餐桌上最重要的主糧。

不過仔細考究就可以發現,第二種說法應當是早於第一種的,因爲水稻在古代是屬於南方的糧食作物,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顯然沒有那麼早就將其變爲主糧。不過不難發現,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黍都是必在其列的,那爲什麼曾經不可或缺的黍,現在卻退出了大衆視野呢?

首先就是產量問題,在過去黍是再好不過的作物。在秦漢之前,中華文明一直是在北方黃河流域發展,氣候比較乾旱,南方此時還屬於邊遠地區,還遠沒有開墾到與北方同一水平的程度。而黍不但非常耐旱,而且成熟期短,在農業水平還不怎麼發達,糧食還不怎麼充盈的當時,黍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詩經》中的名句“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就是很好的證明。但隨着農業技術發展,南方地區開發,黍漸漸就不夠看了。據記載,黍在歷史上每畝地產量僅爲兩百斤左右,即便是現在改良後的黍,每畝地產量爲最多也超不過四百斤,而此時小麥的產量是它的兩倍還不止。所以顯而易見,人們會選擇其他更好的作物,黍就被淘汰了。

其二就是在之前,其他穀物既不容易收割,也不容易貯藏。拿小麥舉例吧,我們都知道小麥熟得快枯得也快,而且成熟收割是在夏季,此時天氣變化無常,不是烈日當頭就是突然間暴雨傾盆,所以老話說收麥如救火,人們需要爭分奪秒搶收,不然一年辛苦就白費了。

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是因爲什麼呢? 第2張

小麥儲藏難度也不小,只要加工不及時,很容易就會受潮,之後就徹底成爲各種蟲子的溫牀,這還怎麼吃?所以甚至到了唐朝前期,小麥也依然無法作爲最主要的糧食,不論是官方收糧、屯糧,還是普通百姓家中自備,大多還是選用黍或者是稷。

不過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各種農業用具的出現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在唐代就出現了長鐮刀麥釤,收割效率瞬間提升不少,到了宋元年間又出現了新型麥綽、麥籠等,小麥的收割漸漸不是什麼難題。

黍作爲五穀之一卻漸漸從大家視野中淡出,這是因爲什麼呢? 第3張

收割問題解決了貯藏也找到了好方法,水磨、石磨等工具先後出現並普及,小麥從容易腐爛的顆粒能很快變成可長期儲藏的麪粉。另外各種防蟲藥也逐漸廣泛應用,不同地區也按規律研究出來合適暴曬的日子,發黴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地解決。

收割方便,不易發黴,人們敢放心大膽的種植而沒有後顧之憂。此後小麥種植遍地開花,不僅是北方,連長久以來被認爲是佈滿瘴氣的廣東也豐收了,如此一來,小麥很快就成爲中國的主糧。據《天工開物》記載,當時百姓的飲食已然“小麥居半”。小麥如此,就更不要說水稻了,“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就可見一斑。所以說黍的地位漸漸走低直至消失,是歷史的必然。

從古至今,人們對吃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黍顯然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所以從餐桌上漸漸消失。但其作爲一種文化符號卻是誰也替代不了的,《詩經》名篇《黍離》就是最好的證明,黍不僅僅是填飽人們肚子的糧食,而是包含着家國情懷的精神食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