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的中國1936年奧運選手

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的中國1936年奧運選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本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的英雄卻爲何默默無名?

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的中國1936年奧運選手

柏林奧運會上,他是中國拳擊隊隊員,在賽場上連勝強敵,血戰到底,只因裁判無理判罰才與決賽無緣。

抗日戰爭時期,他是一名中國軍人,率部阻擊日軍四晝夜,最終以集束手榴彈炸敵人坦克時壯烈犧牲。

爲國捐軀後,他被授予民族英雄稱號,但其事蹟卻被淡忘,我們只能從他的後人那裏才能找回這段歷史。

12月24日,在本報做了奧運歷史人物系列專題報道之後,記者意外地接到一個讀者的電話。在電話裏他告訴記者,他岳父王樹芳的父親是曾經作爲中國代表團拳擊隊成員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拳擊運動員王潤蘭。

帶着對這位鮮爲人知的英雄的好奇,記者走進了王潤蘭的兒子王樹芳位於北京西郊五孔橋的家裏。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王潤蘭和拳擊隊、舉重隊隊友的合影靜靜地擺在電視旁邊的櫃子上,照片中的王潤蘭身材挺拔,穿着短褲背心直視前方,英氣勃發。

戰爭無情,王潤蘭在短短的4年間完成他整個人生的幾個跨越,給世人留下他剛毅英勇的壯舉後,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他曾經試圖改變的世界。而他的後人,只能靠報紙報道、文獻資料來增加對他的瞭解。

他本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的英雄,卻爲何默默無名?他本是抗戰史上的烈士,又爲何鮮爲人知?在這個讓世人感到陌生的英雄背後,到底有哪些故事?帶着這些疑問,記者在他的後人的幫助下,開始瞭解這位英雄的一生。

王潤蘭生平

幼年愛好武術。1934年,考入北平河北軍事政治學校第二期。體格健壯,有武術基礎,被選入該校業餘拳擊隊,經訓練武藝大進。1936年,被選爲出席第11屆奧運會拳擊隊選手。預賽中,先後戰勝日本、英國選手,取得決賽權。但大會無理改判我隊失敗,決賽權被取消。幾經交涉終因我國力衰弱而未奏效。回國後不久,任三十二軍補三團三營排長。抗日戰爭開始後,與部隊積極投入戰鬥。1937年9月14日,他率部隊在漳河北岸阻擊來敵,連戰4晝夜,負傷後堅持指揮作戰。9月21日拂曉,帶幾名戰士以集束手榴彈炸敵坦克時,壯烈犧牲。國民政府國防部授予他“民族英雄”稱號。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