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明朝曾出現蒙古僱傭兵:千人狙擊萬人 令敵膽寒

明朝曾出現蒙古僱傭兵:千人狙擊萬人 令敵膽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世紀中葉蒙古東部,即大興安嶺以東,直到女真地區,北抵黑龍江流域,南臨西拉木倫河的廣大地域,駐牧和活動着不少的蒙古部落。

其中較爲著名的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烏齊葉特部和札剌亦兒部等等。

兀良哈三衛又稱朵顏三衛,由泰寧衛、福餘衛、朵顏衛組成。元朝滅亡後,兀良哈三衛與韃靼、瓦剌構成了蒙古的三大部落。

明建文元年(1399年),明朝發生皇室戰爭,史稱“靖難之役”。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藉助兀良哈三衛蒙古人的支持,挫敗了鎮守大寧衛(衛治在今赤峯市寧城縣)的寧王朱權。

後來,他又向兀良哈三衛借用3000名精騎兵,作爲其“靖難軍”的骨幹。建文四年(1402),朱棣即皇帝位後,爲了酬謝“從戰有功”的兀良哈三衛蒙古人,決定把大寧衛(今承德市、平泉縣、建昌縣及老哈河流域)割讓給他們。

明朝曾出現蒙古僱傭兵:千人狙擊萬人 令敵膽寒

同時,他還封三衛首領以都督、指揮、千戶和百戶等職;決定在開原、廣寧兩地開設互市,供兀良哈三衛蒙古人和明朝進行交易活動。

朱棣第三次出征時,在蒙古草原上轉悠了幾個月,沒有找到韃靼或瓦剌的軍隊,糧草不繼,無奈下令退兵。這次出兵沒有取得任何戰果,讓朱棣很是不爽,於是他採取了一個背信棄義的做法。

朱棣在回軍的途中,突然偷襲了本是明朝子民的兀良哈蒙古——朵顏三衛,以此作爲他取得“大勝”的資本大加炫耀。

這次無恥的偷襲徹底暴露了明朝的真實面目,從此,朵顏三衛不存在了,兀良哈蒙古爲了得到明朝給予的牧場(大寧),屢次南下與明軍交鋒,最終控制了灤河一帶。

蒙古達延汗時,兀良哈蒙古被遷到今天俄蒙交界處,清朝以後被稱爲烏梁海。

可是後來朱棣出征蒙古,每次都找不到蒙古的主力部隊決戰,還沒走多遠,對方就跑的沒影了.

而且補給十分困難,而朵顏三衛的一些將領對分給自己的土地太小,他們非常的不滿意。

朱棣心生疑心,怕他們遲早反水和蒙古和好,於是派兵突然襲擊挨個挨個的包圍朵顏三衛的三個大本營,於是連人帶馬全部逮捕。

但是有一部分人依然騎馬逃脫到北方蒙古去了……

另外一部分朵顏三衛的人被抓住的,都直接被朱棣殘忍的殺害了,這些人死的時候菜知道朱棣是一個背信棄義不守信用的大壞蛋。

永樂皇帝的決定和允諾並沒有完全兌現。明廷不允許三衛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

兀良哈三衛蒙古各部,爲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聯合了當時頗爲強大的阿速特部(明朝稱其爲韃靼部)首領阿魯臺。

明朝曾出現蒙古僱傭兵:千人狙擊萬人 令敵膽寒 第2張

他們經常聯兵進攻明朝。永樂帝在1422-1424年連續三年“親征”,攻打阿魯臺時,曾率領軍隊深入屈裂兒河流域,打擊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三衛,使他們受到極其慘重的傷亡。

但是,兀良哈三衛並未屈服,他們爲爭得大寧地區與明朝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不久,他們揮師南下,進入灤河流域駐牧。

1428年,他們又進入大寧城,並經會州(今河北平泉縣)直趨寬河(今河北瀑河)。他們還同明朝宣宗皇帝親自率領的3000騎兵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當時,科爾沁部在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統率下遷入嫩江流域。他們全力支持兀良哈三衛向南推進,奪取大寧地區。

明朝在宣宗末年和英宗初年,即15世紀30年代後期,其邊防鬆弛,御警薄弱。

三衛蒙古人從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全面展開攻勢,向南推進。到15世紀中期,他們終於來到明朝長城邊外駐牧。

蒙古達延汗時,兀良哈蒙古被遷到今天俄蒙交界處,清朝以後被稱爲烏梁海。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