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抗日戰爭 > 二戰美軍觀察組組長:八路軍對抗日最感興趣

二戰美軍觀察組組長:八路軍對抗日最感興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1941年12月日本發起太平洋戰爭後,遭受偷襲的美國和英國同中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作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半年內,幾十萬英美軍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丟失成百萬平方公里土地,落後的中國卻靠堅強的韌性對日抗戰多年,這不能使盟國對中國產生敬佩和倚重之心。1942年1月反法西斯陣營發表《聯合國宣言》時,不能不將中國與美、蘇、英之並列爲“四強”。

1942年和1943年內,美國在加緊生產軍艦和擴充軍備,準備對日反攻,急需中國拖住日本爲自己贏得時間,羅斯福總統主要出於太平洋戰場的需求考慮,在1943年秋的開羅會議上不顧英國首相丘吉爾反對,提出應把中國拉入“大國圈子”。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出於對中國抗戰的尊重,又承認戰後臺灣應歸還中國,抗戰前,由於“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一向被西方輕蔑。盧溝橋炮聲響起後,中國以持久抗戰拖住世界第二號兇惡的法西斯強國,國際上纔開始對華刮目相看。中國有“四強之一”這種國際地位,不是靠洋大人賜予,而是用千百萬人的鮮血在抗日戰爭中爭取來的!

二戰美軍觀察組組長:八路軍對抗日最感興趣

此時美國對華態度的轉變,自然還是爲了自身和利益,羅斯福總統便稱:“維持中國的抗日,具有美國國防第一線的作用。”不過國民黨正面戰場上的作戰日益消極,加上大後方腐化之風蔓延,艱難的“駝峯空運”送到大後方的物資很多被投入黑市,甚至運到中日兩軍前線的交易市場。美國派到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史迪威得知後怒不可遏,他稱讚共產黨廉潔,譴責國民黨貪污、腐化及“與敵通商”。1944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曾來過重慶,感觀是:“來華前所聞很壞,來後方知所見比所聞更壞。”美國出於自身戰略利益雖繼續援蔣,卻十分失望,原定裝備90個美械師的計劃只裝備了39個師便中止。

中國解放區力量的大發展,也引起國際反法西斯陣營高度重視,過去只注意國民黨的美國政府也於1944年秋向延安派駐了觀察組,並派員深入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地區考察。被派到延安的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隨後向美國政府送回一系列報告,深刻地說明了他們對國共兩黨的觀感。他們報告說,打日本是中共領導人“最感興趣的事情之一”,中共軍隊“是一支年輕的、經過戰鬥鍛鍊的、受過良好訓練、伙食穿着都不錯的志願軍隊”。

美軍觀察組送到白宮的報告,還明白無誤地寫着觀察得出的結論——“中國正處在蔣介石向共產黨交權的邊緣”,“中國的命運不是蔣的,而是共產黨人的。”1945年春天繼任總統的杜魯門卻又認爲國民黨政府雖然腐敗獨裁,卻是親美的,能夠充當自己的附庸。中國共產黨儘管有許多優點被人稱讚,可是從美國控制中國的目標出發還是要全力支持國民黨政權。不過杜魯門也告誡國民黨,儘量不要打內戰,而要爭取和平溶化共產黨。

美國內部一批黑暗勢力特別是情報系統,一直積極支持國民黨內的反動勢力。主持中美合作所的美方諜報機關代表是海軍中校梅樂斯(後升爲准將),他在抗日戰爭後期就不掩飾地宣佈:中美合作所正在訓練中國全國警察力量的一批骨幹,他們將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以便在戰後維持中國治安。中美合作所的使命不僅要同中國共產主義作鬥爭,而且要考慮美國未來的全球地位。如果說史迪威等人的態度還反映了美國當時對華政策中較開明的一面,那麼梅樂斯這個特務頭子的態度則是當時美國反動勢力貫徹對外政策的典型代表。

1944年秋天,美國總統派到中國的特使赫爾利訪問了延安,同毛澤東會談時一度同意在中國建立聯合政府,還表示願意將援華物資分給中共一部分。赫爾利隨後又提出要求,讓中共軍隊接受美國軍官指揮。毛澤東隨即在內部指出:“這是將中國軍隊尤其是我黨軍隊隸屬於外國,變爲殖民地軍隊的惡毒政策,我們絕對不能同意。”由於想控制中共軍隊的圖謀不能得逞,美國就沒有向延安提供任何援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只能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條件下,用簡陋的武器實施遊擊性的反攻。美國在抗戰後期確定的援蔣政策,完全站在中國反動勢力一邊,也決定它的對華政策在隨後會完全失敗。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