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十八路諸侯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最後將董卓徹底殲滅了嗎?

十八路諸侯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最後將董卓徹底殲滅了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羣雄並起、天下紛爭。在這一混亂的時期,漢室皇權極度衰弱,各路英豪割據一方。其中董卓原爲隴西豪強,通過鎮壓黃巾起義、收呂布滅丁原,整合兵力最終雄踞一方,而後入京廢帝,成爲漢室的實際控制者,爲虐一方。

在這期間,兇狠殘暴的他先後殺害了太后和少帝。並縱容士兵燒殺搶掠,荼毒百姓,使得京城內民不聊生,爲了樹立威信,他還濫用酷刑,朝廷百官苦不堪言。

董卓的這些做法有違天和,終於激起了各方諸侯的憤怒,他們決定形成聯軍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聯合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意欲徹底殲滅董卓,救回漢帝,可歷史的真相告訴我們這十八路諸侯並沒能完成這一重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十八路諸侯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最後將董卓徹底殲滅了嗎?

爲何聯合了衆多英豪的聯軍依舊沒能打敗董卓呢?

第一、關東聯軍沒有真正的首領,雖然根據史書記載當時聯軍推選出袁紹作爲聯軍盟主,但當時天下紛爭不斷,各自有各自的利益瓜葛,袁紹即使有盟主這一身份,可說話的分量依然不足,無人主持大局的關東聯軍就好比一盤散沙,從組建到最終解體,雖然聲勢浩大其實徒有其表。

第二、關東聯軍心思各異,如果說沒有主心骨如同斷了聯軍一臂,那麼各路諸侯心懷鬼胎可以說直接決定了討伐董卓失敗的結局。當時聯軍初建,他們並沒有將手下將士聚集在一起,而是分兵各處。哪怕如此,只要各路兵馬一同出擊,那麼董卓必然不敵,可是在衆多的勢力中,唯有孫堅與曹操兩方主動出擊討伐董卓,其餘人馬都是防守態度,不敢起兵進攻,甚至一些諸侯還整日沉迷玩樂,絲毫沒有將聯軍的事放在心中。

十八路諸侯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最後將董卓徹底殲滅了嗎? 第2張

當時討伐董卓爲天下大勢,深得民心,可這些人佔有“人和”卻不思進取,心懷鬼胎。這樣自然招致了聯軍失敗的結局。

第三、聯軍內部相互掣肘。既然組建了聲勢浩蕩的聯軍,總要有一番作爲,以免天下非議。聯軍與董卓曾多次對戰,而我們知道,在戰役期間作戰最重要的便是物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穩定的糧草供應是一場戰役能否勝利的關鍵因素,可管理糧草供給的爲韓馥大總管,他作爲冀州牧因爲擔心聯軍立功後會使盟主袁紹地位大漲,從而威脅自己,所以並不想全力支持袁紹,爲此他一步步減少糧草供應,最終大軍物資匱乏,無法繼續作戰,只好退回自己的區域。各方勢力在都在計算着作戰的得失,相互掣肘,唯恐他人力量變強威脅自己。

十八路諸侯組成龐大的關東聯軍,最後將董卓徹底殲滅了嗎? 第3張

第四、前面分析了三條聯軍的原因,最後一條與董卓有關,董卓能夠廢漢帝,權傾朝野,與他本人的實力密不可分。他生長在涼州,好結交羌人,環境的因素使得董卓養成了勇猛奔放的性格,起初他作戰有勇有謀,屢建戰功,後因爲鎮壓黃巾起義、參加涼州之亂等事情逐漸組建自己的勢力,實力大增。強大的軍事實力使他完全不懼一兩方勢力的出擊。

這四條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了關東聯軍的失敗。董卓造成東漢末年政權的極度混亂也直接加速了漢室政權的滅亡,他的暴政引發的關東聯軍起兵討伐也爲後世羣雄割據打開了局面。

最終董卓被呂布殺害,在他死後,關東聯軍沒了存在的意義宣佈解體,自此開始諸方混戰,肢解漢室王朝,袁紹吞了韓馥的冀州,袁術與荊州刺史劉表對立,孫堅兵敗戰死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使得羣雄先後登場,亂世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