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印度在歷史上一直未曾真正統一過,到今天也是,因爲真正的印度原本應該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是原本印度文明覆蓋的地方,也是莫臥兒王朝的基本版圖。印度原本陷入四分五裂,印度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統一,多虧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英國人依靠強大的武力和分化拉攏,基本統一印度大陸,歸於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之下。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印度獨立前,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主要是謀取全印度的統一和獨立,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前夕,印度教領袖和穆斯林領袖認識到將數量都很龐大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統一在一個國家非常困難,喋喋不休的權力爭奪將毀了獨立的時機,加上穆斯林羣體獨立建國的願望高漲,因此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和全印穆斯林聯盟真納決定接受蒙巴頓方案,分別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

印度獨立過程中和獨立後,爲了穩固和擴張領土,可謂是手段百出。按照蒙巴頓方案,印度很多土邦(約佔全印度次大陸面積的五分之二)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印度、巴基斯坦或者自己獨立。印度首先是通過利誘、恐嚇和威脅打消了絕大多數土邦獨立建國的要求,接着通過拉攏或者軍事手段“擴大領土”,成爲二戰後,擴張領土最多的國家。

1.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面積面積17.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千萬。

印度獨立前,克什米爾由當地土邦王公統治,當地王公原本計劃獨立,但是巴基斯坦和印度都不想放棄。不幸的是,克什米爾王公雖然是印度教徒,但是居民卻77%是穆斯林,結果,當地居民要求加入巴基斯坦,王公迫於形勢要求加入印度。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第2張


原本按照蒙巴頓方案是尊重多數居民的意願。但是爲了領土,印度也顧不了人家說自己“背信棄義”了,很果斷的牛氣了一回,直接開打。

1948年、1966年、1971年印度先後打了三次“印巴戰爭”,最終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的五分之三,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爾的五分之二。

2.錫金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第3張


錫金古稱“哲孟雄”,居民多爲尼泊爾族人,多信奉藏傳佛教。錫金原爲獨立的世襲君主國,1975年在印度的主導下全民投票被印度吞併,成爲印度的一個邦。人口約60萬,是印度人口最少的邦。該邦面積約7096平方千米,在印度各邦中的土地面積大小排名爲倒數第二,僅大於果阿邦。

3.果阿、達曼、第烏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第4張


果阿原本是葡萄牙殖民地,也是印度唯一一個基督教佔主流的邦。印度1947年獨立,果阿仍然在葡萄牙人手中,而且當地基督徒也不情願回到印度。在和平手段無效的情況下,1961年12月18日至19日印度出動軍隊,武力收復被葡萄牙殖民者長期控制的果阿、達曼、第烏島等地區。

4.本地治理

開掛的印度也很硬氣,看印度建國後如何開疆擴土! 第5張


本地治裏聯邦屬地由四個分散在印度沿海、相互不連接的前法屬印度地區組成。這幾塊兒地方原本是法國與英國爭奪印度失敗後的“保留殖民地”。所以不在英國人制定的印度獨立方案之中。本地治理面積492平方公里,人口近百萬,是印度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1947年印度獨立,法國與印度於1948年達成協議,由法屬印度的人民公決其前途。在印度手段齊出威脅拉攏影響下,最終將本地治理逐步拉進印度版圖,1954年成爲印度的一個幫。

在印度獨立過程中,印度還曾直接並佔領那些居民多數是印度教徒但王公是穆斯林又不願意加入印度的土邦,使之成爲印度的一部分。同時還以實力威脅不丹1949年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實際控制了不丹的外交和國防。不丹國王旺楚克五世在2008年主動進行民主化改革,就是希望藉助民主體制和國際社會的聲援來抵制印度的進一步入侵。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