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馬陵之戰存在哪些爭議?此戰的戰場在哪裏?

馬陵之戰存在哪些爭議?此戰的戰場在哪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陵之戰,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前343年,魏國爲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齊威王待魏韓火拼後以田盼爲主將,田嬰爲副將,孫臏爲軍師攻打魏國。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在馬陵全軍覆沒,隨之田盼又以“減竈”之策誘魏國龐涓中計,追至馬陵(在今河南範縣城西,原屬山東省)中伏身亡,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但未全殲魏軍。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了霸主地位。

戰爭爭議

馬陵之戰的相關爭議非常多。

首先是因爲《史記》中對魏惠王和齊威王徐州相王后改元記載錯誤,改元后的年號當成新王年號,結果導致馬陵之戰時間被記載爲魏襄王和齊宣王之時,這也導致對於馬陵之戰時間點爭議頗多。

其次是將領爭議,馬陵之戰雙方交戰的主要將領究竟是孫臏和龐涓,還是田盼和太子申,千百年來衆說紛紜,沒有定論。因爲《竹書紀年》記載魏國攻打韓國的是襄疵,而攻打齊國的是太子申,所以《孫子吳起列傳》中所說,龐涓領兵攻打韓國,被孫臏偷襲後方而回師也就存疑了。

馬陵之戰存在哪些爭議?此戰的戰場在哪裏?

第三是動機爭議。魏國是被偷襲後方而從韓國回師抵抗齊國入侵,這一戰明確叫做“馬陵之戰”,而馬陵地點根據一些說法,應該在衛國濮陽以北,在齊國都城臨淄和魏國都城大梁之間的要道上,當時屬於齊國,而不屬於魏國,且遠離大梁。魏國抵禦齊國入侵又怎會在齊國境內,魏國完全有可能是要出兵懲罰不服自己稱王的韓、齊兩國,在戰勝韓國後又出兵攻打齊國,而非被齊國偷襲後方,所以最終戰場也在齊國境內。

另外,太子申領兵與齊國交戰前,曾路過宋國外黃,被外黃徐子規勸不要出戰,而外黃是今商丘民權縣,在今開封的大梁以東,從大梁出兵前往馬陵並不需要路過外黃。這也就引出了另一個爭議,那就地點爭議。

關於馬陵地點的另一種說法,在山東郯城,當時屬於齊國城陽都,魏國抵禦齊國不可能到如此遠的地方,而且這裏也不在臨淄和大梁之間。但如果魏國是主動去攻打齊國城陽都,那出兵時經過位於大梁城東的宋國外黃也就都合情合理了。《史記 魏世家》中就有“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的記載,表明此一戰的目的是攻打莒縣,從河南開封到山東南部的莒縣,確實可能路過郯城一帶,卻不太可能路過馬陵之戰其他爭議戰場地點。郯城境內的馬陵道遺址,也確實符合《孫子吳起列傳》中所說的“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而其他爭議地點卻多在平原地區。

因爲爭議過多,所以古今學者甚至有人認爲馬陵之戰根本不存在,可能是司馬遷找到兩份年代相近,過程也相近的齊魏交戰史料,但兩份史料不同點也頗多,所以拆分成兩戰處理,這便是史記中的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但這種說法沒有得到普遍認可。

馬陵之戰存在哪些爭議?此戰的戰場在哪裏? 第2張

戰場爭議

範縣說(與濮縣說、莘縣說、鄄城說、濮州說系同一種說法)

東晉虞喜在《志林》述道:“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唐代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用虞喜之說,並加:“按:龐涓敗即此也。”由此產生了馬陵戰址鄄城說。爲紀念馬陵之戰,保護馬陵之戰古戰場遺址,2005年莘縣於此修建了馬陵之戰紀念館。

元城說

晉劉宋人徐廣在《史記音義》述道:“馬陵,在魏州元城縣東南一里。”徐廣的說法源於晉杜預《春秋左傳註疏》。杜注:“衛地,陽平元城縣東南有地名馬陵。”後林堯叟又在杜注後加注:“史記,馬陵道狹,而旁多阻礙,可伏兵。”從而將元城馬陵與馬陵戰址聯繫在一起。史記三家注的另外兩家即劉宋的裴駰(撰《史記集解》)和唐代司馬貞(撰《史記索隱》)都引用徐廣說“在元城”,於是在史記三家注中就形成了鄄城說與元城說並存的局面。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