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歷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著名的楚漢成皋之戰歷來爲人們所津津樂道。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楚漢成皋之戰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戰役中,劉邦在兵力不佔優勢,且先失軍事重地成皋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後勤補給優勢,並派出奇兵在汜水與曹咎所率的楚軍展開決戰,一舉擊潰楚軍,順利收復成皋,取得了楚漢成皋之戰的最終勝利。此一戰亦爲楚漢爭霸劉邦的最終獲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記載,楚漢成皋之戰始於公元前204年5月,一度被楚軍追擊的劉邦倉皇從滎陽圍城中逃出,先後至成皋、函谷關徵集兵力,並派人說服項羽麾下悍將英布叛楚附漢。

項羽聞訊後引兵前來,憑藉兵力優勢先行擊退彭越大軍,佔領成皋。自知實力不如楚軍的劉邦不敢正面應戰,只得先從北門撤出,北渡黃河至修武,打算重整旗鼓。

不久,劉邦收編了韓信、張耳的軍隊,頓時實力大增。於是,漢軍一邊固守修武,一邊與彭越大軍聯合攻擊楚軍,一舉攻下樑地十餘座城池,這樣一來,戰略形式發生了顛覆性的反轉,楚軍一下子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時至九月,項羽率軍反攻樑地,親命大司馬曹咎固守成皋,並囑咐他審時度勢,不要輕易與漢軍交戰,因此,當漢軍主動前來挑戰時,曹咎按兵不動。奈何劉邦一早洞悉了曹咎急躁的脾氣,遂命漢軍將士日夜在楚營外叫罵挑釁,一連五六日,終使得曹咎怒不可遏,遂率部渡汜水應戰。

然而當楚軍半渡之時,漢軍發動突襲,楚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曹咎兵敗自殺。至此,漢軍重新佔領成皋,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這便是楚漢成皋之戰的始末。

 成皋之戰雙方兵力

在中國歷史上,成皋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04年,前後歷時兩年之久,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之間圍繞戰略要地成皋而展開的一場決定漢楚興亡的持久爭奪戰。說起成皋之戰的雙方兵力,千百年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根據史料記載,最初漢軍在人數和戰鬥力上都遜於楚軍,因此,成皋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勝利而告終,無疑是一場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第2張

成皋之戰雙方兵力

儘管成皋之戰雙方兵力的具體數量在今天已很難考證,然而我們依然可以從民間保留的相關文獻中窺見些許端倪。

戰爭初期,項羽手握數十萬雄兵,實力不可小覷,在正面戰場上,劉邦顯然不是對手。於是,項羽憑藉兵力優勢,首先佔領了成皋,更在彭城一戰中一舉殲滅了劉邦的三萬主力部隊。潰不成軍的劉邦僅帶數十名騎兵狼狽逃出重圍,倉促間竟連自己的老父和妻子呂雉也被楚軍所俘,成了項羽的階下囚。

此戰令漢軍元氣大傷。不過劉邦畢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強者,稍作休整後,他立刻採納謀士張良等人的建議,一邊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一邊利用楚軍內部矛盾,遊說楚將英布反水。

漢高帝二年,劉邦捲土重來。此時成皋之戰雙方的兵力已不似最初這般懸殊,在先後收編了韓信、張耳等人的殘部之後,劉邦實力大增,且糧秣充足,而楚軍的後勤補給卻捉襟見肘。

急於速戰速決的項羽遂任命大司馬曹咎爲主將,固守成皋,卻因曹咎莽撞的性格令楚軍在汜水一戰中遭受重創,最終,這場曠日持久的成皋之戰以楚軍的慘敗落下帷幕。

成皋之戰漢軍取勝的原因

成皋之戰是發生在距今兩千多年前楚漢爭霸時期的一場歷時兩年之久的戰役。此戰役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無疑令戰爭雙方都傾盡了家底。成皋之戰最終以劉邦的漢軍大獲全勝而告終,而被譽爲一代梟雄的西楚霸王項羽,在遭受了這次戰略上的重創之後,似乎提前預見了其爭霸天下的敗局。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第3張

成皋之戰

今人論成皋之戰漢軍取勝的原因,多半會直指項羽的剛愎自用和曹咎的輕率魯莽,然而更深層次地分析成皋之戰漢軍取勝的原因,則更應看到劉邦作爲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指揮家所具備的個人魅力。

交戰之初,漢軍無論在兵員數量還是戰鬥力方面,都遠非楚軍的對手,因而項羽先佔成皋,後取彭城,打得劉邦的三萬精兵丟盔棄甲,更令劉邦遭受了老父、老婆淪爲項羽階下囚的奇恥大辱。

然而劉邦並未因一時的戰爭失利而受挫,富有政治遠見的他在重整旗鼓之後,立刻採納張良等謀士的正確建議,在爭取民心的同時,廣招軍政人才,重用韓信、彭越等悍將,同時利用楚軍內部矛盾遊說項羽麾下大將英布倒戈,因此可以說,在政治上佔據主動地位,是成皋之戰漢軍取勝的原因之一。

待劉邦重建舊部,再戰成皋之時,雙方兵力已旗鼓相當,而此時,楚軍的後勤補給已現空虛。由於彭越切斷了楚軍糧草供給的生命線,逼得項羽不得不選擇速戰速決,於是,任用性格魯莽的曹咎爲主將,終在汜水一戰中惜敗於漢軍。所以,劉邦揚長避短,出奇制勝的軍事韜略,成爲了成皋之戰漢軍取勝的另一重要原因。

成皋之戰的評價

成皋之戰是發生在距今兩千多年前,楚漢爭霸時期的一場歷時兩年之久的大規模城防爭奪戰,戰爭雙方爲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人皆爲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也是在那個戰亂時代中叱吒風雲的人物。  

楚漢成皋之戰漢軍爲何可以戰勝楚軍取得勝利 第4張

成皋之戰的評價

有關成皋之戰的評價,在後世文獻中鮮有記載,然時至今日,人們依然能從這場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戰役中解讀出許多深遠的歷史意義,從而以今人的理解和判斷,給予成皋之戰更爲客觀公正的評價。

戰爭之初,楚漢之間實力對比懸殊。項羽手握數十萬雄兵,率先奪取戰略要地成皋,繼而在彭城一戰中大破漢軍,使得劉邦初次嚐到了敗北的滋味,甚至在一路潰逃的過程中,連自己的父親妻子也淪爲項羽的階下囚。因此,歷史對成皋之戰的評價,普遍是,最初劉邦以弱小的軍事力量抗衡項羽的一場戰鬥。

可戰爭的結果,爲什麼是漢軍大獲全勝,從而完全扭轉楚漢之間的強弱形式呢?這就要從劉邦兵敗彭城後,重新制定了戰略方針說起。武功蓋世的項羽無疑是當世英雄,然而他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即缺乏政治謀略,難以駕馭麾下有才的干將,比如英布就是其一。

工於心計的劉邦一邊聯絡韓信、張耳所部,擴充軍力,準備捲土重來,另一邊積極遊說楚將英布倒戈,使得項羽未經交戰便先失一員大將。所以,從劉邦站前所做的諸多準備工作來看,成皋之戰之所以最終會以楚軍的全面潰敗而告終,其罪或許並不在曹咎的指揮無能,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項羽的政治遠見不如劉邦,這或許纔是最正確的對成皋之戰的評價。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