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長平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趙括不見得是廢物,而廉頗也不見得就是英雄,但長平之戰,趙國只能被吊打,而且肯定會被打得很慘。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1.趙國VS秦國,從整體局勢到關鍵局部的力量對比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成爲公認強國。此時之勢,楚國最大、齊國最富、秦國最強。而能建統一之功的,要麼楚、要麼秦。除了秦楚,其他戰國根本沒有染指九鼎的機會。

最富的齊國也不行,原因就是金錢買不來實力。而戰國實力,一個是戰士,一個是糧食,這纔是絕對的硬通貨。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2張

但是,在秦楚之間,還有一個變量。就是趙國:

一個原因是趙國真得很能打,趙武靈王之後的趙國是唯一能在軍事實力上挑戰秦楚的。

另一個原因是趙國很形勝,跨山西高地和河北平原,這是攻略天下的形勢。但是,趙國的致命因素就是無法實現有效整合,有實力但打不出力量。

所以,在整體局勢上,趙國幹不過秦國。那麼,聚焦在長平之戰的關鍵局部,趙國有勝出的可能嗎?

也沒有,因爲秦戰國據關中而攜巴蜀,關中形勝兼巴蜀富饒,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碾壓趙國。

而在長平之戰前,秦戰國已經鞏固了河東、河內兩郡,而這兩個郡就是支撐長平作戰的重要籌碼。所以,秦戰國不僅本位關中,而且已經把手伸向了中原和山西。

所以,在長平之戰這個關鍵局部,秦國不怕趙國,甚至可能佔優。因爲趙國根本沒有能力整合自身資源,打不出有力量的重拳。

2.戰鬥意志,秦國發了瘋而趙國還在猶豫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韓國的上黨郡。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之後,就把上黨郡與韓國本土徹底分開。所以,這個時候,秦國的目標很明確:折騰了這麼多年、死了這麼多人,終於能見到收成了,就是要從韓國身上切下上黨郡這塊肥肉。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3張

因爲上黨十七城,是一塊戰略高地,位於山西東南部,號稱天下之脊。這塊地方可以成爲秦國兵略天下、撻伐中原的前沿基地。東出函谷關,再占上黨郡,那麼秦戰國就真得可以橫行天下了。所以,在這個時候,秦國並沒想跟趙國開戰,但是,它卻在爲跟天下開戰做準備。

然而,煮熟的鴨子飛了。上黨太守攜上黨十七城與百姓,一起投降了趙國。秦國這就真得沒法忍了,從來都是自己欺負別人,這次竟然被人玩了。

而趙國是什麼反映呢?趙國很猶豫,而且一直猶豫,所以趙國在決策層面就沒有決心。

先是,要不要接收上黨郡。

一派認爲有便宜不佔、天理難容;一派認爲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兒,即使掉也不見得掉到自己頭上。但利益之心,佔了上風。趙國接收上黨郡,而且廉頗的大軍也開了過來。

於是,秦趙之間立即開戰,秦國當然要堅持自己一直欺負人的本性,因爲咱家有實力,不欺負人才天理難容。

再是,到底該怎麼打,是主動進攻還是持久防守。

廉頗根本也不是後世認爲的那樣:是什麼守成持重的老將。他上來就主動進攻,連續幹了三仗,但是都打敗了。正是因爲吃了敗仗,所以廉頗才改攻爲守。開始是主動進攻,後來是轉攻爲守,這是一種戰略上的大變化。而得出的結論就是趙國慫了:大不了不要上黨郡了。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4張

後是,趙國朝堂到底是想打還是想和,猶豫不決。

廉頗改成持久防守戰後,趙國朝堂也向咸陽派去了議和使者。就是向秦國主動認慫,我不打了,大哥咱們談判吧。

但是秦國呢:你趙國開什麼玩笑,爲了幹你,我都已經舉國總動員了,今天必須得幹出個勝負來。

再後是,趙國朝堂再又改守爲攻、棄和爲戰,趙國就一直就沒想好。

於是,趙國立即臨陣換將,把趙括換了上去。趙括能不能打,不知道。但是趙王就是死活看不上廉頗。原因就是趙國耗不起,他集中不了力量、打不了持久戰。

趙國突然換將,立即觸動了秦國的敏感神經。秦國接收到的信號是:趙國這是要幹到底的節奏。所以,長平之戰就不能再是局部戰爭了。於是,趕緊抽調關中精銳奔赴長平,同時還把戰神白起給祕密派了過去。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5張

所以,此時秦趙雙方的戰鬥意志是完全不同的:趙國就是爲了利益,也就是上黨十七城,爲了錢是不需要死太多人的;而秦國則是爲了臉面和今後的大戰略,這就得打大仗、死很多人了。雙方的戰鬥意志,也就決定了結果。

3.其他戰國的反映:看熱鬧的永遠不嫌事大

戰國是七雄,不能就秦趙兩家折騰,還得考量天下大勢,也就是考量其他諸侯要怎麼看、怎麼幹?

燕國,就是等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國只要被打趴下,我就去搶他的土地。

韓國,終於實現禍水北引了,秦國揍我的時候,你們看熱鬧,現在我終於可以看熱鬧了。

魏國,跟韓國一個心理,因爲同樣一直被秦國欺負,而被欺負的時候,別人都在看笑話。

楚國,你們隨便玩、你們隨便打,最好全都打死打殘,然後我再去收拾你們。

齊國,趙國你不是橫嗎?你不是要稱霸關東、稱霸中原嗎?行,我看你怎麼稱霸。等你被打殘了,我在考慮救不救你。

行了,外部局勢可以不用考慮了,天下諸侯就是一幫作壁上觀、看熱鬧的,而且看熱鬧不嫌事大。但是,秦趙之間真得搞出了大事,而且搞出的大事,膽寒了天下。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6張

5.結果就是長平之戰,趙國被徹底打殘

既然趙國打不了持久戰,那趙括爲將,就不能再在持久戰上做文章。

不管勝負,必須趕緊了結長平之戰。主動出擊,即便不能打勝,也要把秦國打疼,打疼了就好議和。

但是,秦國這面就完全不是趙括想得那麼簡單。

什麼打勝、打敗,那根本就是扯淡,我就是要打死。

爲了幹好這一仗,秦王都跑到了河內郡,詔令整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徹底動員起來,向前線輸送物資。同時,名將白起,祕密出發,到了前線就制定了團滅計劃,要打死就徹底打死。而在趙括臨陣換將之後,關中精銳就已經開赴前線,成爲長平之戰的絕對主力。

趙國,爲了利益向前衝,準備幹一場局部大戰爭;秦國,爲了天下總動員,準備幹一場滅國大戰爭。

於是,長平之戰,貿然出擊的趙軍,被秦軍徹底包圍,困其四十六日後,白起將投降的趙國四十多萬甲士全部活埋。

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根本原因不在將領身上! 第7張

這就是長平之戰的結果,也是秦趙之間搞出來的大事情。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基本就等於滅國了。

這個時候,天下諸侯全都害怕了。早知道秦國強、秦人彪悍,但怎麼也沒想到秦國這麼強,關東軍事強國趙國竟被幹死四十多萬;更沒想到秦人會這麼彪悍,此戰之後立即就是滅國。

膽寒了的天下諸侯誰也不敢上了,作壁上觀但不再看熱鬧,而是膽戰心驚

後來的事情就都知道了:秦國將相不和,秦軍沒慫、秦王卻慫了。然後,趙國有了喘息,而天下諸侯再害怕也不能允許秦國再彪悍下去,來了一次衆志成城地五國攻秦。

4.趙國誰當統帥都沒用,只能被吊打

秦國VS趙國,整體局勢佔優、關鍵局部佔優。

戰鬥意志上,秦國就是要玩命,而趙國是爲了利益。

所以,長平之戰,趙國誰當主帥,都不行。原因是:說了算的不是統兵主帥,而是趙王和趙國朝堂,這夥人根本就沒想好怎麼接收上黨十七城,更沒想好接收完了、怎麼面對秦國。

而秦國呢?

開始就沒想跟趙國打,然後被惹火了,再後就是把長平之戰定義爲生死之戰,必須得打出大陣勢。

所以,無論是廉頗還是趙括,都決定不了長平之戰怎麼打。而在這種形勢下,任誰都會被吊打。

趙國能輸得不這麼慘嗎?或許有可能。

但是,趙國一定會被打得很慘,因爲靠趙國的實力不足以支撐持久作戰,持久的結果就是自己越來越弱,然後被秦軍痛打落水狗。

既然自己實力不行,就得需要借力外援,而最強外援的齊國,只能等到趙國被打慘,纔會出兵相助。

所以,各種因素考量的結果就是趙國任誰做統帥都沒用,只能被打慘。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