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長平之戰爲什麼一定要用趙括?趙王的選擇錯了嗎?

長平之戰爲什麼一定要用趙括?趙王的選擇錯了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趙括,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遠交近攻害了韓國和趙國

范雎是繼商鞅之後再一次給秦國帶來巨大且永久改變的重要人物。張儀之後,秦國雖說有着連橫策略應對山東六國的合縱,在執行上卻與當初有着天差地別。齊國伐楚,肥了韓國和魏國,導致齊國被五國所攻滅七十餘城;秦國參與韓、趙、魏、燕四國的滅齊行動,肥了燕國和趙國,阻礙了秦國的東出,增加了其統一六國的難度。范雎明確地向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將其設爲國策爲數代國君所沿用,直至秦朝建立。遠交近攻不只是用在軍事上,還是在外交上,軍事和外交相結合的運用,相得益彰。遠交近攻戰略初次付諸於實際,便給秦國的軍事行動帶來極大的變化,將其一味地被動改爲主動。

長平之戰爲什麼一定要用趙括?趙王的選擇錯了嗎?

長平之戰,準確地說是“韓、趙和秦的三國戰爭,並不是秦趙之戰”。范雎成爲秦國宰相後,遠交近攻戰略貫徹落實地更加徹底。秦國兵鋒直指夾縫中求生存、一日弱過一日的韓國。韓國本就是弱國,如今秦國勢大欲東出,它還不願意割地保命。公元前265年開始,秦國不斷向韓國發起進攻,相當猛烈的進攻,韓國的土地被秦國一口一口、一仗一仗地吃掉。韓國被吞掉,最大的受害者是趙國,不說魏國是因爲魏國已經衰弱不復從前,已不在意這些,而且魏國是比韓國強大些許,但也管不了這事;而趙國是軍事強國,韓國還是他的南面屏障,韓國被滅下一個遭殃的就是它。

長平之戰的僵持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佔韓國土地野王,直接切斷了韓國上黨郡與韓國的重要通道,韓國好比是一條蛇,被秦國一切爲二。當時上黨郡的郡守名叫馮亭,是位相當剛烈的漢子,寧願將割上黨郡十七城邑給趙國換取庇護,也不向秦國投降。趙王思量一會,選擇了吃下這塊糖衣炮彈。平原君獨領一軍前往上黨郡駐守,大將廉頗則進軍長平防備秦軍,兩者成犄角之勢,互爲聲援阻擋秦軍前進。秦王看着都已經到嘴邊的土地被趙國搶走,十分憤怒,遂派出王齕率領秦軍進攻上黨。上黨郡的韓趙守軍擋不住秦軍的兇猛進攻,所以退到老將廉頗率領的趙國主力部隊所在長平。

長平之戰爲什麼一定要用趙括?趙王的選擇錯了嗎? 第2張

久經沙場、深知秦趙實力的廉頗選擇築壘固守、拒不出戰,欲打持久戰,拖垮秦國,迫使秦軍退兵。不得不說廉頗不愧是軍中宿將,穩啊,秦軍看着趙軍烏龜殼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硬碰硬,秦軍從來不虛,更不怕,可這樣長時間的攻防戰,秦國是真有點頂不住。秦國不是隻有趙國一個敵國,還有燕國、齊國、趙國、魏國啊,他們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有機會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撲上來給秦國來一口狠的。無論秦軍怎麼做,廉頗指揮下的趙軍就是紋絲不動。

趙王的選擇完全錯了嗎?

既然廉頗不出來,那就想辦法讓趙軍出來,怎麼讓趙軍出來呢?幫趙軍換個主帥唄。秦國使出離間計,讓趙國境內傳播“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的謠言,再重金賄賂趙國權臣鼓動趙王換帥一事。當時趙國算是孤軍奮戰,趙國國庫快給不出前線所需的數十萬軍隊的日常糧草器械消耗,國家處在崩潰的邊緣。若是再不出個結果,趙軍不給秦軍打敗,就要給自己打敗了。其實解決這個糧草器械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其餘諸國幫忙提供,趙國出人出力,其他國家出錢出糧食,如此秦國肯定比趙國先崩潰撤兵。但是啊,趙國無論怎麼說,齊國等都不願意給糧食。

趙王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準備召回廉頗,讓年輕的趙括代爲趙軍統帥。趙括是趙國傳奇名將趙奢的兒子,自幼跟着趙奢學那些兵書戰事,可沒有什麼太多的實戰經驗。趙括軍事理論和戰爭推演比其父趙奢還好,可趙奢並不認爲趙括是名將,他距名將還差一個腳踏實地。趙王想用新將趙括大敗秦軍,深知其底細的趙國宰相藺相如十分反對:“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括紙上談兵、不知變通,是不行的啊。趙王不聽。

趙括母親又急衝衝地去找趙王說:“始妾事其父,時爲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爲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爲何如其父?父子異心,原王勿遣。”趙括不愛惜士卒,不能得到將士們的擁戴,如此重要的戰事換趙括絕對會輸啊。趙王仍不聽。

長平之戰爲什麼一定要用趙括?趙王的選擇錯了嗎? 第3張

紙上談兵是無能之輩

趙王用趙括,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若是趙奢還活着,他會冒險用趙括嗎?肯定不會啊。趙王認爲與其慢性死亡,不如轟轟烈烈戰一場,賭一場,看能不能贏。藺相如和趙母的話都有道理,趙王知曉,可他認爲自己堅持的選擇沒錯,自己的判斷是沒錯的。是的,長平之戰趙國戰敗,趙王賭輸了,趙王的判斷錯了,趙括的確不是當將軍的料。但也不是說趙王全錯的,誰知道趙括不是後來的項羽或韓信,首次大規模的惡仗,一個破釜沉舟一個背水一戰,接連取勝。

實在是趙括太離譜,一到軍中不是穩固人心,而是在全面修改廉頗掌軍時期的法令,調動官吏握緊權力,然後就向秦軍發起進攻了。就算趙王要你趙括速戰速決,也不要這麼快動手啊。下面的將軍你認識幾個?軍中士卒擁戴你這位毛頭小子嗎?即使是要決戰秦軍,起碼也要真正將趙軍整合完畢,再進行殊死搏鬥啊。你一個新來的小將,第一件事不是拉攏人心,而是破壞團結和穩定,你叫幾十萬趙軍進行殊死一搏人家就會殊死一搏?做夢吧。我叫你努力,你就會努力嗎?我叫你奮鬥,你就會奮鬥嗎?

所以趙王想打破僵局是沒錯的,奈何選了趙括這個無能之輩。堂堂趙國,就真找不到類似韓信或項羽這樣的軍事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