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爲何在明清時期“醫生”的社會公衆形象非常之差?

爲何在明清時期“醫生”的社會公衆形象非常之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一直在看《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該書對明清時期到民國時期的醫事訴訟,有一個縱向觀察和比較,大致情況就是明清時期極少,而民國時期尤其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大量出現。這種變化涉及醫療模式、醫病觀念從傳統到現代的轉換,但更重要的是司法環境的各種變化。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就是,國家權力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尤其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對基層社會的滲透和控制。

爲何在明清時期“醫生”的社會公衆形象非常之差?

網絡配圖

這讓我想到羅志田在《國進民退:清季興起的一個持續傾向》一文中所言:“現在不少人研究中國史,喜歡說國家如何向基層滲透,甚至研究古代史的也這樣說。其實在治理層面,國家不在基層,且也無意進抵基層(即缺乏向基層擴張的意願和動力),是很長時間裏的常態。國家真正涉入基層的治理,應是20世紀北伐之後的事了。”可以說,《發現醫病糾紛》一書所呈現的歷史狀態是很符合這樣一個判斷的。

一般而言,學界都比較認可明清時期的國家權力對於基層社會不太乾涉,傳統時代的政府是很精簡的小政府。呂思勉說“中國官治,至縣而止”。費孝通提出“雙軌政治”,自上而下的皇權和自下而上的紳權、族權平行運作,而皇權也是到縣爲止,基層是靠紳士自治的;黃宗智提出“集權的簡約治理”,“考慮到官僚機構僅僅能延伸到在19世紀人均負責管理25萬人的縣令一級,它的基層滲透權力的程度很低”。但現在一些學者的研究又不能不讓人產生一些疑問。王家範曾對乾隆《吳江縣誌》的編外“準公務人員”有一個統計,因爲該縣誌對自明到清的徭役敘述比較詳細。

爲何在明清時期“醫生”的社會公衆形象非常之差?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此統計,明代吳江縣的編外“準公務人員”名目有29種,共13716人,還有“其他”給縣以外派出的,總計不少於17000人。王家範因此認爲,“現在媒體上常說中國古代縣政府機構非常精簡,這說明它不明歷史底細”。(《複雜的歷史,需要複雜的頭腦——從“黃宗羲定律”說開去》,《探索與爭鳴》2010年第1期)

不僅是縣級政府的辦事人員數量並非如官方宣稱的那樣精簡,而且在管理的層級上也突破了縣級的限制。胡恆關於清代縣轄政區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研究,顯示“雍正中期以後清代基層管理策略發生了較顯著的變化”,即大量的縣轄政區通過佐雜官(縣丞、主簿、典史等雖不入流,但也都是正式官僚人員)的分防實際上得以設立,雖然功能不一,大多以警政爲主,不少兼具司法功能,還有一些能經徵錢糧,但顯然強化了對於基層社會的治理力度。同時,胡恆又特別強調,由於受到國家財政經費的定額制約,佐雜官數量有限,無法大規模滲透到基層社會,因而清代仍是一個傳統社會,一個未對基層社會進行全面控制的社會,直到清末新政,清政府在各縣廣設“區官”,國家權力才“第一次以無可置疑的、普遍的、成規模的方式”進入基層社會。(《皇權不下縣?——清代縣轄政區與基層社會治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爲何在明清時期“醫生”的社會公衆形象非常之差? 第3張

網絡配圖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通過《巴縣檔案》、《南部檔案》等縣級衙門的檔案瞭解到,一些地區宗族尊長的選任需得到地方官員的認可,頒發諭戳,委以事權(“立族正”);家族法規也要得到官府的批准;族長各種權力(立嗣、查察舉報、族內教化等)也是通過立法授予。這表明國家與社會的中間人,跟那些編外“準公務人員”一樣,也都具有“官方授權”的色彩。(吳佩林:《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中華書局2013年)綜上所述,明清時代的國家權力是否涉入基層社會,應該是一個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