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甲午戰爭與慈禧生日:一邊擺喜宴而一邊卻在苦戰

甲午戰爭與慈禧生日:一邊擺喜宴而一邊卻在苦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雖然甲午戰端已開,而且清軍在黃海節節敗退,但對大清帝國來說,老佛爺六十壽誕的喜慶,不可受到破壞。農曆八月,光緒詔令在太后的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後面,再加“崇熙”二字。老佛爺的徽號每加兩個字,國庫便要每年增撥二十萬兩白銀,作爲太后的個人津貼。

只不過迫於形勢與輿論壓力,慈禧不得不發了一條簡辦壽誕的上諭:“所有慶辰典禮,著仍在宮中舉行,其頤和園受賀事宜,即行停辦。”放棄了在工程浩大的頤和園受賀,選擇在寧壽宮過生日。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誕辰,也是萬壽慶典的高潮。這一天,慈禧從西苑乘八擡大轎至皇極殿,光緒詣慈禧跟前跪進表文,又率諸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禮。隨後,光緒的嬪妃、皇室公主、滿清貴族的福晉、命婦詣慈禧前行三跪三拜禮。極盡繁文縟節。初九、初十、十一這三天,太后與君臣“聽戲三日、諸事延擱”,從前線發來的戰報也晢時擱置一旁。十二日,“慈禧升皇極殿寶座,光緒率領近支王、貝勒、貝子、公等詣皇極殿筵宴,光緒向慈禧進酒爵,進舞”。

網絡配圖

十三日,“慈禧升皇極殿寶座,皇后率領妃殯等位、公主、福晉、命婦等詣皇極殿筵宴,皇后向慈禧進酒爵、進舞”。十五日,“光緒御文華殿,美、俄、英、德、法、瑞典、比利時、日斯巴尼亞等國駐京使臣覷見,祝賀慈禧六旬萬壽”。十七日,又是君臣看戲,“戲畢,光緒率皇后、瑾妃、珍妃跪送”慈禧回宮。萬壽慶典至此結束。幾乎與慈禧大壽同一時間段,在距離北京不太遙遠的黃海上,1894年9月,北洋水師與日軍展開了激戰。這一役,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艘,官兵死傷千餘人;日本雖有損失,卻一舉奪得了黃海的制海權。

之後,經鴨綠江大戰、威海衛大戰,李鴻章一手締造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滅,曾經耀兵於東洋的“定遠”號以自殺式爆炸的慘烈方式沉沒於海底,“鎮遠”號觸礁受損,投降敵軍,被編入日本海軍。1895年2月11日晚上,陷身於包圍圈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在劉公島上飲下一杯濃濃的鴉片水,掙扎至次日凌晨,才嚥了氣。

北洋水師覆滅的消息傳回國內,深宮之中的慈禧、光緒母子相對痛哭。一次當着朝臣的面,她說着說着抹起眼淚來,難得地袒護起光緒:“皇帝甚明白,甚孝,我每聞軍前失利,我哭,皇帝亦哭,往往母子對哭……”深宮母子對泣之時,明治天皇已移駕前往日本西南部重鎮廣島,面朝朝鮮海域坐待前線捷報。

李鴻章被當成了造成甲午慘敗的罪人。彈劾他的奏摺如雪片般飛來,光緒皇帝拔去他的三眼花翎,奪去黃馬褂,革職留任。然而,甲午戰爭留下來的爛攤子還得需要“裱糊匠”去收拾。在慈禧的授意下,朝廷又發佈上諭:李鴻章着賞還翎頂,開復革留處分,並賞還黃馬褂,作爲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

甲午戰爭與慈禧生日:一邊擺喜宴而一邊卻在苦戰 第2張

網絡配圖

這次和議,日本獅子大開口,要求清廷割讓臺灣。張皇失措中急欲求和慈禧,居於深宮只聽任身邊太監的撥弄,街談巷議傳言與日訂合議,全靠李蓮英在地圖上隨便一指,太后見不過是個“墨點”,便認爲“割讓臺灣,可也”。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方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次赴日,是李鴻章人生中第一次出訪外國。在老對手伊藤博文那裏,他卻受到了超乎意外的禮遇。故人相逢,伊藤一語就戳到了“裱糊匠”的傷心之處:“十年前我在津時,已與中堂談及,何至今一無變更?本大臣深爲抱歉!”李鴻章顧左右而言他,徒有羨慕的份。

不過,在中國,歷經甲午奇恥大辱之後,伊藤博文所指的“變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1895年5月2日,康有爲帶領一千多名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簽訂《馬關條約》,並強烈要求朝廷變法維新。三年後的1898年,中國曆法上叫戊戌年,在京城宣揚維新的康有爲終於迎來他人生中最春風得意的日子,一雪十年前在京師拜謁顯宦備受冷落之恥——大年初三,李鴻章、翁同龢、榮祿、廖壽恆、張蔭恆等朝廷要員召見了剛過不惑之年的康有爲,諮詢變法事宜。

甲午戰爭與慈禧生日:一邊擺喜宴而一邊卻在苦戰 第3張

網絡配圖

廖壽恆問如何變法,康有爲說道:“宜變法律,官制爲先。”已經垂垂老矣的李鴻章對於變法的前景將信將疑,問了一句:“然六部盡撤乎?”康有爲的回答不留餘地:“誠宜盡撤。”這位維新派全盤托出的激進變法主張,幾乎完全以日本明治維新爲藍本。他甚至建議光緒效仿明治天皇在御門誓衆變法,由此“舉國便可風從”。康有爲在他的《日本變政考》中,描繪出一幅完全可以一蹴而就的變法藍圖:“歐美三百年造成治體,日本以三十年而摹成。以中國之廣土衆民,三年可宏規成,五年而條理備,十年而霸圖定!”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