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甲午戰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衆所周知,在甲午海戰前,大清的國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亞洲首屈一指。當時清朝的GDP佔到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又有誇張說法是三分之一,有說是29.75%),西方列強已經開始驚呼"睡獅已醒",要提防清朝崛起。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可是1894年9月爆發的甲午戰爭進程和結果,讓這一切都淪爲一場笑談。

甲午海戰爆發,號稱亞洲老大、世界第五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交鋒之後,損失慘重,轉身就跑、退守威海衛基地

此戰過後,清政府因循傳統,繼續割地賠款,清政府在國人面前的權威再次降低,爲清朝滅亡埋下伏筆。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2張

甲午戰後,清政府不僅把唯一的藩屬國丟掉,列強也受到鼓舞,之前還曾經想講究吃相的,一看不講究吃相的獲得的更多,也就順理成章希望分吃中國這塊肥肉,不再堅持講究吃相,合力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很多人對於清政府急於向日本政府妥協認輸大惑不解,看經濟數據,清朝確實崛起了,國力也的確比日本厲害許多。

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花費了千百萬兩白銀,從十九世紀60年代開始,經濟增長一直持續了三十年,成績斐然,面貌日新月異,地球人都說大清朝的軍隊的軍事裝備和戰鬥力都有了飛速提高,爲什麼要匆匆停戰,嚥下苦果?

全民皆兵堅持打持久戰,自救者,人恆救之,通過自身的努力爭取國際調解與援助,跟日本打消耗戰不是更好?

其實當時持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時任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宋育仁就是這樣想的,他覺得日本彈丸小國,資源有限,甲午海戰已經是孤注一擲;而清朝可以說沒有傷到元氣,只傷了皮毛。因此宋育仁洞若觀火、冷靜地分析說"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完全可以發起反攻,甚至籌款訂購軍艦,組織洋兵洋將,準備登陸日本。

而實際上日本也真的是拼盡全力,捉襟見肘了。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3張

甲午戰時,日本外務大臣了陸奧宗光給天皇上了一道絕密奏摺,上面這樣描述日軍面臨的情況:

"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隊人員,軍需固已告缺乏。"

形勢明擺着,日本除了兵源有限且財政吃緊,所以慈禧只要下令清朝軍隊打持久戰,日軍必將陷入泥沼無法脫身最終將其拖垮。

所以不少大臣都建議慈禧不要跟日本妥協,豁出去跟他決一死戰。

但慈禧最終還是把主戰派的建議束之高閣,不顧一切跟日本議和,這是爲什麼呢?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4張

首先清朝從太平天國開始,軍隊的實際指揮權落到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爲代表的漢人將領手中。

這些將領形成不同派系,爲了一己之私官場中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把國家利益放到一邊,把保存實力看做首要任務。

因爲在這樣的背景下,誰的軍事實力大,誰的政治資本就大,安全係數就高。

相反,誰要是在戰爭中把老本拼沒了,誰就一文不值,任人宰割,沒有話語權了。

因此在甲午戰爭中,帝國軍人最高指揮官忙着和死對頭戶部尚書翁同龢爭權奪利,只想保存自己的實力,根本就沒有決心跟日本決一死戰。北洋海軍被認爲是李家軍,李鴻章的戰術就是"保船制敵"。

打仗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勝利,如果有了總指揮下達了"保船"這個死命令,這仗還怎麼打?

無獨有偶,在李鴻章愛將葉志超前往朝鮮參戰前夕,葉怯戰不想去,李鴻章告訴他,又不一定真打,你怕什麼。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5張

一個國家的軍隊統帥,在如此重大的決戰面前,竟然心存僥倖,沒有拼死一戰的決心,這仗還沒有打就見分曉了。

因此說,作爲兩軍統帥的李鴻章只想保存實力,沒有打算打。

在這個思想指導下,甲午戰爭中貪生怕死當逃兵的將領,不管陸軍還是水師,他們都是淮軍體系的人。

當逃兵不稀罕,奇怪的是李鴻章竟然冒着風險爲他們開脫。

當逃兵的將領必須要殺頭,方伯謙因爲臨陣脫逃被正法,因爲他不是合肥的。

葉志超狂奔500裏,受到處分的時候,李鴻章竟然敢冒風險奏請留營效力。

而北洋水師的統帥丁汝昌因爲指揮不力備受指責,李鴻章頂着壓力遞交《復奏海軍統將折》,爲丁汝昌辯護。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6張

合肥人衛汝成,合肥人趙懷業當時負責大連灣駐守炮臺,在龔照嶼臨陣脫逃的時候他沒有選擇阻止而同樣選擇逃亡。

而且他們在逃跑的時候大搖大擺帶着許多軍糧和菸草,不慌不忙在煙臺置辦家產。但這些合肥系逃跑將軍都沒有受到嚴懲,保全了性命,得以安享晚年。

這就是帝國軍隊的現狀,一個黑色幽默。

有李鴻章這樣的統帥,國家的軍隊還能打仗嗎?

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不過是軍閥中飽私囊的遮羞布,當時就有不少人上書朝廷說兵工廠(金陵製造局)是李家的。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李鴻章做的沒錯,清朝滅亡了,跟李家無關,李鴻章身後留下價值幾個億的家產。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7張

慈禧不敢跟日本打持久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清朝軍隊畏敵如虎、貪生怕死。

在甲午戰爭中,清朝軍隊傾巢出動,以63萬大軍跟日軍24萬兵力對決。

但是被稱爲軍力亞洲第一的清朝軍隊官兵不堪一擊、一觸即潰、玩命逃跑,遼東半島等地相繼淪陷,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再看雙方傷亡情況,清朝軍隊僅僅陣亡就有31500人,日軍一共傷亡13306人,其中陣亡1132人,其餘的都是非戰爭死亡,兩軍傷亡比例接近30:1。

30個清軍換一個日軍,用有句很糙的話說,一個人趕三十頭羊也夠費勁了,何況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呢?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8張

平心而論,甲午海戰時兩國軍力差距不大,爲什麼會戰成這樣的結果,唯一解釋就是軍人沒有血性。爲什麼會這樣,那就是中國千百年的儒家教育、奴性教育毀掉了人性中起碼的血性。奴性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危害也是無窮的。

凡是儒家教育成功的地區,軍人面對外敵都失去了戰鬥力。敵人來了百姓都是一動不動、伸着脖子等殺。

凡是軍隊能戰鬥的,他們都來自蠻荒地區,比如廣西狼兵、比如西北甘軍,奴性教育還做得不夠好。

清朝對蒙古人的奴性教育,也是一個另類奴化成功的典範。

清朝征服蒙古後,爲了一勞永逸進行統治,爲了防止反抗,就劃地爲牢,限制蒙古人自由,不讓他們跨區放牧,等於把野養的動物改爲家養了,蒙古遊牧民族的野性也消失殆盡。

不僅如此,統治者還強迫在蒙古推行喇嘛教,收取了他們的刀劍。在蒙古各地大肆興建寺廟,強制蒙古男人出家,一家至少有一個男人剃度當喇嘛。

這樣一來,原先彪悍的蒙古男人,都變成了慈眉善目的僧人,看到血腥腿就發軟,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反抗了。

清朝皇帝爲了統治穩定要百姓絕對服從,有了戰爭想讓他們以一當十、奮不顧身,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

所以,甲午戰爭中清朝軍隊的逃跑成爲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9張

不錯,戰爭中也涌現有不少勇士,他們爲大清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但你可否想到,軍人天生就是保家衛國的,就像警察天職是抓壞人一樣;當軍人上戰場不怕犧牲、警察在工作中抓到壞蛋成爲新聞,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統治者心裏沒譜不敢打,將領爲了保存實力不想打,這就是甲午戰爭清朝軍隊不敢打持久戰的真實原因。

光緒開始時是真怒了,慈禧也支持跟日本開戰,因爲日本人欺人太甚,打仗就打仗吧,你還到處張貼檄文《告十八省豪傑書》,挑撥國內民族矛盾,儼然要推翻大清朝的樣子,這時候的清廷當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回擊的目的是爲了維護清朝統治。然而北洋水師被全殲、陸上軍隊節節敗退被人打到距離京師幾百裏的時候,那是真怕了。

甲午戰爭本來可以不用輸的 慈禧堅持投降又是怎麼回事 第10張

所幸日本人內部也在爭論,並沒做好全面侵略、改換朝廷的準備,當慈禧通過外交通道得悉日本人的真實意圖之後,怎會不喜不自勝,只是圖些錢糧、土地之類“細枝末節”的東西,何足掛懷?與他好了!錢沒了可以再賺,朝廷倒了那可就對不起列祖列宗了!

投降於是便成爲清廷唯一的正確選項,當我們後世在瞭解並驚詫於(甲午戰爭之後)清末新政導致經濟高速增長勢頭後(增長率連年突破10%,末年有說法是到了18%),或許你還會朦朧產生些許感慨於慈禧的隱忍或大局意識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