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泥封”始於先秦 古代稱官場泄密者“喜鵲嘴”

“泥封”始於先秦 古代稱官場泄密者“喜鵲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在中國古代,已有相當嚴格的保密制度,從早期的“泥封”制到宋代的“實封”制、清代的“密奏”制,保密手段不斷升級,對試卷等機密文字材料的保管更可謂“嚴防死守”……

最早防範公文泄密的“泥封” 始於先秦時期

漢代“泥封”高下有別

“武都紫泥”爲皇帝專用

中國最早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是使用泥封技術,這項保密技術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防僞包裝技術。所謂“泥封”,就是使用一種叫“封泥”的材料,對重要文檔進行密封包裝的方式。

“泥封”始於先秦 古代稱官場泄密者“喜鵲嘴”

網絡配圖

泥封興於先秦時期,到兩漢時廣爲流行。當時不論是公函還是私人書信,大多寫在竹簡、木牘一類的“紙板”上。簡牘在現代考古中多有出土,如湖北雲夢睡虎地四號秦墓出土的兩封中國現存最早的信件,便是寫在木牘上。

簡牘不能摺疊,寫在上面的文字很容易讓人看到。出於保密,古人又發明了一種木板,蓋在簡牘上面,這樣就把文字內容蓋住了。這塊木板就是書函的蓋子,古人叫作“檢”。所謂“檢”,依《釋名·釋書契》上所釋,“檢,禁也。禁閉諸物,使不得開露也。”“檢”,其實就是中國最原始的信封,或者說是現代信封的雛形。爲防止有人隨意開“檢”,“檢”上刻有三道繩溝,中央挖一方形凹槽,叫作“印齒”。然後用繩子通過繩溝與印齒捆緊扎牢,並填泥封實,趁泥未乾時,在上面摁印做標記。將封泥烘乾後,“檢”與“牘”就固定在一起,如果有人拆了封泥,就會被發現。

後來,有人將用來傳遞書信的木函,做成“鯉魚狀”,故漢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中稱,“客從遠方來,遣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如果文件不僅有一支簡牘,便要串好裝進布袋或錦囊中,然後袋囊口用繩子紮緊,繩子也纏入檢齒內,並蓋上封口人的印章,以發現被拆痕跡。漢成帝曾下密詔弄死被其臨幸而產子的宮女曹宮,便是將詔令封於綠袋中,讓太監田客去執行。此即《漢書·外戚傳·孝成趙皇后》裏所說的,“中黃門田客持詔記,盛綠綈方底,封御史中丞印。”

古代布袋錦囊的封裝方法啓發了現代郵政,現在郵政所用的郵袋正是布袋錦囊的翻版,不同的是,泥封換成了密封效果更好、更耐用的鉛封。

需要說明的是,爲防止泥封僞造,古代對璽印、封泥、檢、囊、繩等包裝保密材料的材質、大小、形狀、格式、顏色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以易於辨識真僞,如在漢代,皇帝封泥專用“武都紫泥”,而一般人只能“青泥封書”。

“泥封”始於先秦 古代稱官場泄密者“喜鵲嘴” 第2張

網絡配圖

宋代將“糊名” 制度化

科舉考試卷上

考生個人信息一律“彌封”

魏、晉以後,隨着紙張的普及和應用,泥封保密手段成爲歷史,古人進而研製出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火漆”。火漆,又叫“封口漆”,是一種人工合成膠合劑,其功能和作用與膠水、糨糊相似,顏色呈紅色或棕紅色,在尚未凝固時打上印記,凝固後就會留下清晰的圖案。

公文保密技術的重要發展時期是宋代。宋代創設了新的“軍郵制度”,規定重大軍情或重大事變必須密封,並在封皮上註明“系機密”或“急速”字樣。

對文書分“急”件與“不急”件,在先秦時已出現,併成爲秦代一種公文傳遞制度,秦《行書律》規定,“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到了漢代,公文更注意保密,出現了“封事”、“合檄”、“飛檄”等不同保密級別的文書,均由專人另行封送。

除了軍事領域,宋代在非軍事領域如事關機密、災異、獄案等官員呈奏的文書,也必須將封皮折角重封,兩端蓋印,無印者要寫上官名。在科舉考試中,爲防止試卷泄密,宋代的保密工作更是“嚴防死守”。

科舉制度確立於隋唐時期,宋代才逐步規範、成熟。從宋太祖趙匡胤起,便着手改革科舉考試製度。宋代將唐代武則天時已出現的“糊名”手段制度化,所有試卷的卷頭上有關考生個人信息部分一律“彌封”,接下來還有“謄錄”、“別試”等,這些都是出於試卷保密的需要,防止泄密作弊。其中有的保密制度不僅爲後面的元、明、清諸朝效仿,也爲現代高考所採用。

“泥封”始於先秦 古代稱官場泄密者“喜鵲嘴” 第3張

網絡配圖

此外,宋代還採取暫時限制涉密者的措施,即現代所謂的“隔離制度”。如針對科舉考試的“鎖院制”,就是一種臨時性隔離辦法。相關官員在被任命爲“知貢舉”(主考官)、“權知貢舉”(副考官)等考官後便被鎖於貢院之中,斷絕與外界的聯繫,以避免出現泄露試題事件。

“鎖院制”自宋代起開始實行,一直到現代高考都在採用,有關命題人員要被“隔離”,直到高考結束後才能“放”出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