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揭祕晉國一分爲三後 韓國爲什麼是最弱小的?

揭祕晉國一分爲三後 韓國爲什麼是最弱小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04年)的曠日之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韓、趙、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但是,同樣是來自於晉國的三個國家,韓國無疑成爲了其中最弱小的一個。那麼,問題來了,相對於魏國和趙國,韓國爲什麼最弱小呢?

揭祕晉國一分爲三後 韓國爲什麼是最弱小的?

網絡配圖

首先,雖然魏趙韓都來自於晉國,但是,大多數人看來,魏國纔是那個繼承晉國衣鉢的諸侯。具體來說,在戰國時期,糧食對國家的強弱產生直接的影響。其中,就趙國來說,在戰國時期分得了太原盆地、河北山麓平原等產量區,魏國則擁有晉西南、關中渭北平原等產糧區。而韓國的糧食來源,主要就是河南中部平原。與此同時,分家後的趙國擁有太行之險可守,魏國更是獲得了黃河之險和太行山脈,而韓國在沒有吞併鄭國之前,可以說是無險可守。

其次,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各國的強盛,往往都是在變法的基礎上。最爲典型的就是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飽受魏國的打擊。當然,就魏國來說,之所以在戰國前期狠狠壓制秦國,也是李悝、翟璜、吳起等人的變法後,才逐漸成爲戰國前中期的霸主。而對於趙國來說,雖然戰國初期不比韓國好到哪去。但是,在趙武靈王這位明主開啓胡服騎射後,趙國日益強大,不僅吞併了中山國,還讓自己的領土擴大了三倍左右。與此相對應的是,韓國推行的申不害變革,其作用主要穩固了韓國君主的統治。

揭祕晉國一分爲三後 韓國爲什麼是最弱小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再者,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同樣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強弱。對於韓國來說,地理位置上處於多個國家的交匯地帶,特別是在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後。在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優勢下,韓國的商業和手工業在當時都比較發達,還一度吸引呂不韋到這裏經商過。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韓國卻沒有積極鼓勵工商業的發展。相對於春秋時期的齊國,韓國並沒有促使發達的經濟條件轉化爲國力。

最後,當然,能從戰國開始存活到秦始皇滅六國時,韓國也有自己的優勢。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爲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同時,韓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爲相,促使韓國完成了小康之治。但是,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最終,韓國成爲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於公元前230年覆亡。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