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南明三案”爲何這麼有名?其真相到底是什麼?

“南明三案”爲何這麼有名?其真相到底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兵入關佔領北京後,明福王朱由崧 (崇禎皇帝的從兄弟) 於順治元年 (1644年) 五月在南京即皇帝位,建立了南明第一個政權,並以“弘光”爲年號。新朝剛建立不久,就接連出現了三案,即:“妖僧”案,“僞太子”案和“妖婦”案。這三案,當時震動朝野,後來被稱爲“南明三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南明三案”爲何這麼有名?其真相到底是什麼?

“妖僧”案

清順治元年十二月,朱由崧得報,有一個自稱定王的和尚,要求官府前去迎接。朱由崧立即派人去捉。捉來後,這個和尚說自已是定王 (太子朱慈烺的胞弟) ,逃難中出家爲僧,法名爲大悲。他覺得潞王 (朱由崧的堂叔) 賢明,應當做皇帝。他來求見官府的目的,就是要求朱由崧下臺讓賢。

清兵入關後,太子弟兄的下落不明。這對剛剛稱帝的朱由崧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早在同年七月,當民間盛傳太子南來之際,他就對太子弟兄頒賜諡號,製造他們已經死亡的輿論。所以,剛獲知民間來了親王,不加調查就下令逮捕。當和尚說出自己是定王,且要求皇帝讓位之後,事態變得更加嚴重,於是,朱由崧傳旨,把和尚送交刑部,嚴加拷訊。

刑部在審訊過程中,和尚大悲的真實身份還沒有弄清,奸黨阮大鋮 (兵部侍郎) 、張孫振 (御史) 等就企圖把正直大臣史可法等人牽連進去,一網打盡。他們編造“十八羅漢”、“七十二菩薩”等名單,準備塞入大悲袖中,把史可法等羅織成“妖僧”一黨。後因馬士英不願牽涉過廣,此一誣陷陰謀纔沒得逞。

經過多次刑訊,官方宣佈,和尚大悲乃是原齊王后裔,冒充定王,決定處以極刑。

歷史資料對此說法不一,難以辨別。有的歷史資料上說,當時大悲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據《明史·諸王傳五》有關資料推算,定王本年還是個13歲的少年兒童,所以可肯定和尚確是冒充定王。

“僞太子”案

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家僕穆虎,從北方南下投奔主人。途中遇到一個少年相約同行。當晚脫衣就寢,此人露出了繡龍內衣。穆虎非常驚詫,追問究竟,少年說自己是個逃難王子。過不幾天,彼此相處漸熟,他又說自己是太子,並對高夢箕談到農民軍入京後的情況,還講述了不少宮廷舊事。

高夢箕原想把這件事上奏朝廷,但考慮到作爲帝位合法繼承人的太子入朝,吉凶難料,所以把他送到杭州,和侄兒高成同住。

在杭州,此人自命不凡,喝多了酒就狂言呼叫。高成懼怕出事,寫信密報叔父。高夢箕同樣怕惹禍,最後只得如實上奏。朱由崧得報後,立即派內監馮進朝趕到浙江,將“太子”押回。

對“太子”先後進行了四次訊問。據載,初審那天,在如臨大敵的森嚴氣氛中,太子對許多問題、甚至連外公周奎的名姓都說不出來。奉旨當堂辨認的朝臣們瞠目結舌,無人敢於表態。只有東閣大學士王鐸說了聲“假”。而當都御史李沾帶領隨從走上殿時,“太子”突然跪到地上,自認是駙馬都尉王昺的侄孫王之明,冒充太子乃穆虎教唆。

這次審訊,馬士英打算把另一正直大臣姜曰廣牽連進去,阮大鋮等則想誣陷鄭芝龍和左良玉。還是大理寺卿葛寅亮說,朝廷兵力既敵不過鄭芝龍,更遠非左良玉的對手,攀扯上他們也無法對付,馬、阮也因此泄了勁。由於朱由崧一夥失盡民心,駐外武將和全國軍民對太子存有幻想,因而一致相信“太子”是真。駐防廬州的靖南伯黃得功、駐守武昌的左良玉、坐鎮九江總督軍務的袁繼鹹、總督湖廣四省軍務的何騰蛟先後上疏,主張“多召東宮舊臣辨認”,反對“輾轉誅求”。這使朱由崧等不敢貿然處置本案,“太子”因而一直被囚禁在獄中。

不久,左良玉起兵討伐企圖“謀害太子”的奸黨。大軍從漢口攻向南京。馬士英慌忙把抗清前線的兵力後撤佈防。此時,清軍抓住這一有利戰機,由河南歸德分兵東進,乘虛直入。五月初就逼近南京了。

朱由崧乘夜棄城出奔,南京城中一片混亂。以監生趙某爲首的民衆破獄迎出“太子”,讓他做了皇帝。三天後清軍入城,他成爲俘虜,日後遇害於北京。

至於“太子”是真是假,已無法考證,留給後人的永遠是一個謎!

“南明三案”爲何這麼有名?其真相到底是什麼? 第2張

“妖婦”案

弘光元年三月,河南巡撫越其傑派人把朱由崧失散兩年多的“妃子”童氏送到了南京。沒想到,皇帝並不高興,相反,竟說童氏是假冒王妃的“妖婦”,把她押進了錦衣衛的大牢。

經過嚴刑逼供,童氏被迫自稱是周王府宮人,因聽說周王登基,特來投奔。總之,她認錯了人!但事後,她滿腹冤屈,給朱由崧寫了信,並把當年和當今皇上遇合的經過,告訴了馮可宗。

原來,崇禎十四年 (1641) 春天,李自成大軍攻克洛陽,殺死了禍國殃民的福王。王妃鄒氏和世子朱由崧狼狽出走。在尉氏縣留宿時,遇到了童氏。朱由崧垂涎童氏的姿色,對她甘言引誘,併發生了關係。後來在繼續南逃中途,三人亂中失散,各奔一方。童氏顛沛流離,一年後生下個孩子,沒成活。從此流落河南。朱由崧當上皇帝,尋訪到母親下落,把鄒妃接到南京享福。消息外傳後,觸動童氏心事,希望朱由崧能念舊情,接她入宮。河南巡按御史陳潛夫知道這件舊事,曾把童氏的下落上奏朝廷,但朱由崧沒有理睬。河南巡撫越其傑與鎮守歸德的廣昌伯劉良佐,對童氏和當今皇上的關係也深信不疑,於是,把她送到南京和朱由崧團圓。

童氏在自述中,對兩年前和朱由崧共同生活的情況,包括朱由崧最初勾引她所講的話,都談得很清楚。劉良佐也給朝廷送來聲言“童氏非假冒”的奏疏。連馬士英都認爲妃子不假,主張迎她進宮。

朱由崧對童氏上書不加理睬,仍然說她是“妖婦”,改命太監屈尚忠對之嚴加拷訊,童氏冤死獄中。

僅僅維持一年的弘光朝廷就出現了三起假冒案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新成立的南明朝廷其實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統治核心,皇位的合法性危機讓朝廷內部人心浮動,三大案的出現是“立福”、“立潞”的變形,弘光政權的確立看似是明王朝的繼續,其實不過是一個紙老虎而已。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