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開齋節的習俗與由來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開齋節的習俗與由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柯爾克孜、塔塔爾、東鄉、保安、撒拉等十個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在我國,有一的民族稱開齋節爲肉孜節。

開齋節

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東鄉、撒拉、保安、哈薩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烏孜別克等民族的宗教節日,在每年回曆十月一日。阿拉伯語稱“爾德·菲土爾”,又稱“爾德節”、“肉孜節”。節期三天。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開齋節的習俗與由來

按照伊斯蘭教規,據說穆罕默德要求成年穆斯林在每年回曆九月齋戒一個月+齋月期間,每天只許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進餐,白天不得進食,但老弱病殘、孕婦、月經期婦女及兒童除外。教徒要剋制一切私慾、禁行房事、絕邪念,以示篤信真主安拉,直到回曆十月一日齋戒期滿,所以叫做開齋節。節前,穆斯林人家要清掃衛生,室內、庭院,巷道、廁所、清真寺等處全都收拾打掃乾淨。節日那天,人們都沐浴更衣,聽到清真寺“喚索倆”後,都聚集到寺堅參加會禮:“索倆”,阿拉伯語,意爲“禮拜”、 “喚索倆”,是由幾個或十幾個“滿拉” (清真寺學經的學生),集體到屋頂或“邦克樓”(清真寺最高建築物)齊聲頌念幾段提醒禮拜的阿拉伯詩文+教長站在“米哈拉布”祭壇上領拜,衆人均朝聖地麥加方向叩拜。禮拜時,舉雙手於頭兩側,口誦“真主至大”;立正,右手置於左手之卜, 門誦《古蘭經》首章;鞠躬,雙手扶膝,行鞠躬禮;直起身擡起雙手,口誦“讚頌主者,主必聞之”;下跪,雙手掌觸地,叩首至鼻尖接地;跪坐;再次叩首。如此七項動作連續完成,爲一拜。禮拜畢,“伊瑪目”(教長)爲大家講經佈道。然後,各自上墳,誦經悼念亡靈。生活富裕的穆斯林家庭依照教規,須“傳費土爾”。阿拉伯語,“費土爾”即“開齋捐”、“丁稅”的意思,每人拿一天的生活費(一般爲二斤四兩小麥,或折爲現金)向清真寺或孤寡無助的人家施捨。西北地區的回、東鄉、撒拉等族的習俗,節日裏家家戶戶都殺雞宰羊,炸饊子、油香、課子,準備一些杏仁、杏幹、瓜果、茶晶,用來招待客人和饋送親友。已婚及未婚的女婿要備上禮物到岳父家賀節。青年男女們則聚在一起彈口弦,唱花兒,打木球,摜牛等,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

開齋節在阿拉伯語中爲“爾德·菲圖爾”,在我國新疆被稱作“肉孜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與宰牲節齊名。它於回曆的十月一日,即約於公曆的五月舉行,一般歷時三天。

按伊斯蘭教法規,回曆九月爲齋月。齋月期間,所有的穆斯林每日自破曉至日落均得禁食、禁慾,以達洗清罪孽、推已及人之目的。

在齋月結束的第二十九天夜晚,當人們看到新月初升,便可開齋恢復正常的飲食起居,翌日(即十月一日)就是快樂的開齋節了,許多穆斯林國家或地區爲能及時、準確地向人們報告新月初升的喜訊,都設有觀測站,並通過電視、廣播等渠道向全國宣告。例如巴基斯坦每年均由知名的伊斯蘭教學者組成“中央新月觀察委員會”來負責觀察和報告有關新月的消息。一旦消息發出,萬民歡騰,舉國慶祝。節日裏,人們沐浴盛裝,舉行會禮;閤家團圓,共進開齋飯,走親訪友,互致節日問候;彼此饋贈禮品,施捨。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開齋節前的一個月(即伊歷的賴買丹月,也就是伊歷的9月)是穆斯林的齋戒月。《古蘭經》中說:“賴買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循正道,分別真僞,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這就是“主命齋”,也稱爲“天命齋”,齋戎期限爲一個月。封齋期中,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在日出之後到日落之前禁絕飲食,要剋制私慾、禁行房事、杜絕邪念;還要禁止一切不好的言行,如傷人、竊取、說狂言、惡語、謊話、穢詞、誹謗、謾罵等;同時要求不齋戒者在齋戒者面前注意禮貌,不當着他們的面飲食或說惡言穢語,以示尊重。伊斯蘭教認爲,齋戎可以使人們學會節制、磨鍊意志、清心寡慾、防止罪惡,防止罪惡,也是負疚者仟悔和贖罪的一種方式,以示寫信真主安拉的虔誠,也有利於維護安定和和諧的社會秩序。

齋月的最後一天、看見新月的第二天(即伊歷10月1日)就是開齋節了。開齋節可以連續歡慶三天。節日到來之前,要把自家的房屋、院落,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收拾得整整齊齊。節日的第一天,穆斯林很早就起牀,大淨之後換上最新最好的衣服,有的還要撩上點香水,到寺裏去參加會禮,聽伊瑪目誦經、演講。

然後相互走親訪友、互道“色倆目”(平安、和平、安寧之意,穆斯林相互祝安問候的詞語)、全家聚餐或者和親朋好友聚餐、全家人或者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到郊外遊樂。整個開音節期間充滿了喜慶、安樂、祥和的氣氛。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開齋節的習俗與由來 第2張

回族開齋節

伊歷10月1日是“開齋節”。有的將“開齋節”稱“爾德節”是不準確的,因“爾德”本是阿拉伯語,其意爲“節日”,是專指“開齋節”和“宰牲節”,也可以指其他伊斯蘭宗教節日的。

“開齋節”是中國回族的盛大節日,一般都要歡慶三天。節前,人們要把清真寺打掃得乾乾淨淨,各家各戶也要清掃院落、巷道等場所;節日的清晨,回族的成年人要休浴淨身,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節日早晨八點以後(以敲響會禮鐘聲爲難),彙集到清真寺,當阿旬宣佈會禮開始,穆斯林立即面向麥加禮拜,聽阿旬誦經和演講。禮拜後齊向阿旬道安,互說“色倆月”。開齋節時,家家戶戶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織等風味食品,同時還要宰羊、宰雞等,準備節日豐盛的食物;親戚好友之間互送油香、饊子等,以示祝賀節日。女婿要帶上禮品去給岳父母拜節。青年男女還要進行一些文化娛樂活動。

哈薩克族開齋節

哈薩克族把“開齋節”也叫做“肉孜節”。哈薩克族同胞過“開齋節”除了按伊斯蘭教的教義教規進行宗教禮儀活動外,還大多都騎着馬成羣結隊地去相互拜節,並舉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體育和娛樂活動。

維吾爾族開齋節

伊斯蘭曆的10月1日是“肉孜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維吾爾民族的傳統節日。“肉孜節”也就是“開齋節”。

除了按照教義、教規規定的內容,維族在歡度這個節日時形式上有所不同:在清真寺的拱門上有樂師高坐,吹奏着嘆吶和打擊着手鼓,更顯示着節日氣氛非常熱鬧和歡樂。人們還要舉行賽馬、摔跋、歌舞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在南疆還有說新疆評書的活動評書內容多爲伊斯蘭教的宗教故事。肉孜節一般也是歡度三天。

保安族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的“賴買丹”月(伊歷9月)是穆斯林的齋月,一個月的齋戎期滿後就是“開齋節”了。“開齋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據記載,《古蘭經》是在齋月裏通過先知穆罕默德傳到人間的。齋戒是穆斯林的一項主要宗教功課--齋功,通過齋戒以示虔誠。封齋期間,保安族穆斯林在日出之前吃封齋飯;日出之後至日落之前的整個白天,不能吃任何東西和喝水,乎日抽菸的人也應戒菸;穆斯林在齋月裏還應剋制一切私慾,斷絕一切邪念,以示罵信真主安拉;小孩兒和老、弱、病者以及孕婦可以不齋戒。到了晚上守齋結束時,人們就可以吃飯和飲水了,鄰里親朋之間也可以交往娛樂了。

一個月的齋戒期滿後,就是“開齋節”。節日的清晨,保安族穆斯林紛紛聚集到清真寺舉行禮拜,在這之後纔開始節日的歡慶活動。

男人一般在當天就可以去親朋好友家拜年節了;婦女們則要在隨後的幾天再去。節日期問,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穆斯林還要舉行開齋節的會禮活動,會禮時,大家互相祝福、暢談,熱鬧極了。

阿曼開齋節

阿曼人歡度“開齋節”的形式,除了穆斯林都具有的歡慶形式和方法外,還有一個討吉利的習俗。就是當開齋節到來時,有三個一幫或五個一夥兒身穿白色長袍的孩子們,去挨門逐戶地拜年,敲開一家的門後就說一聲“色倆日”,這家的主人馬上拿出一些錢來給孩子們,這些孩子們就到下一家去了。如果遇到了不借這一習俗的外籍u,不會拿出錢來給孩子們,孩子們還可說一句“能給點錢嗎”?其實,孩子們要錢只是象徵性的,阿曼人認爲這是在討吉利,討和順,討如意。

巴基斯坦開齋節

巴基斯坦“齋月”的開始日期是伊斯蘭教歷的8月29日或30日,這還要取決於哪一天能夠看見新月出來。“齋月”是指伊歷的9月(即賴買丹月)。按照伊斯蘭的教義來說,“齋月”是吉祥、喜慶、尊貴和偉大的月份。《古蘭經》對此也有記載,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說過:“拉馬丹(即賴買丹)是安拉的月份,它貴過一年中的任何一個月。”因爲伊斯蘭教歷每年只有355天,與公曆相差10天,所以,“齋月”在公曆中沒有固定的日子,總是一年一年的往後鍺。

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對望月是有講究的,要有三個以上忠誠可靠的穆斯林親眼看到纔算數。因此,在卡拉奇的最高建築物--哈比L銀行大樓的頂端沒有一個望月臺。如果由於連續陰雨,在地面上看不見新月,還可以乘飛機到高空去看。齋月期間,男滿17歲,女滿15歲的穆斯林都必須守齋。白天不許吃喝任何東西,也不能抽菸。爲了使人們注意,各報都在第一版刊登當天日落和次日日出的時間。小孩和老弱病人,雖可不必守齋,也要儘量節制飲食。總統下令所有飯館、餐廳,白天都不得營業。日出前的封齋飯必須吃飽喝足。

爲什麼要守齋,說法很多。據說是爲了使穆斯林更加虔敬真主安拉,讓富人嚐到窮人受飢餓的滋味,喚起同情心和不任意揮霍的自覺性。

守齋是一種嚴格的宗教意識的鍛鍊。在盛夏酷暑,每天縮短兩個小時工作時間的,只有政府和機關的工作人員。那些在烈日下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每到下午其飢褐之狀不難想象。據說,由於宗教意識特別強,齋月中打起仗來,穆斯林士兵的鬥志不僅不受影響,反而更加旺盛。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開齋節的習俗與由來 第3張

守齋禁食了一個月的人們,自然盼望輕鬆一下,所以,“開齋節”就成了非常熱鬧的節囚了。“齋月”結束的一天,並看到了新月的出現就是“開齋節”了。“開齋節”裏,男女老少都打扮一新,第一天去清真寺禮拜,接着就是親友鄰居互相祝賀,請客送禮。許多青年還特地選在這時舉行婚禮,熱鬧的景象頗似我國的春節。

齋月是穆斯林國家購買力最高的一個月,特別是到了後半月,商店裏擺滿了各種貨物,任由顧客挑選,巴基斯坦有的地方甚至是擠得水泄不適。各地還臨時增設了一些專門的開齋節市場,供穆斯林自由購物。

馬來西亞開齋節

馬來西亞人把伊斯蘭教奉爲國教,因此,“開齋節”是馬來人最隆重的節日。

伊斯蘭教教徒每年都有一個月的齋戒期,在這一個月的齋戒期內,白天都不得飲食。“破戒”者要道衆人唾罵,重者還可被控於宗教法庭,判學牛啃草。齋戒期滿新月升起的時候即可開齋,也就是開齋節到來了。爲了歡度開齋節,馬來人的家家戶戶連夜煎炸糕點。第二天,男女老少穿起五彩統紛的“紗籠”(馬來人的民族服裝),都打扮得珠光寶氣,相互拜賀送禮。年輕人奏着“甘奏蘭”(馬來人的民族樂器),跳起了“弄迎舞”(馬來人的一種民族舞蹈),往往是通宵達旦,歡樂的情景非同一般。男女青年也趁跳舞之機,竊竊地交談,傾吐他們之間相互的愛慕之情。

沙特阿拉伯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每年的賴買丹月爲“齋月”。“齋月”中,每日從黎明到日落,禁止一切飲食、娛樂等。只能等到太陽落山,沙特阿拉伯清真寺的宣札塔上宣讀“安拉平,艾克拜爾”(真主至大)後才能開始進飲食。在齋月裏,沙特阿拉伯人招夜晚當作白天,他們上街購買東西,走親訪友。夜晚成了他們最快樂的時刻。齋月對穆斯林來說,是考驗他們的意志和毅力的時刻;也還含有閉門思過的意思。沙特阿拉伯人視“開齋節”爲新年,這一天要休浴、禮拜、相互祝賀。

文萊開齋節

開齋節在文萊具有自己的特色。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馬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文萊園的蘇丹常常告誡人們說,伊斯蘭教的真諾是愛好和平,講究奉獻。所以,在文萊處處都可以感受到人們之間的友善情意。在這個國家裏看不到打架、鬥毆,連吵架鬧事的也見不着,人們都說文萊是“和平之鄉”。

開門迎賓是最能表達文萊人的真誠和友好的,特別是在歡度他們最隆重的開齋節的時候,早在三天之前,家家戶戶都打開了大門,以便誰想進來誰都可以進來,進家來的都是客人,都要招待吃喝,臨走時還要贈以禮品;小孩子進來還要給個紅包。不但民間是這樣,在開齋節期間,皇宮也對平民開放,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進去和國家元首(蘇丹)握握手,受到款待,離去時還都給一份禮物。

在倍奉伊斯蘭教的文萊國度裏,真如“世外桃源”和“大同世界”一般。

新加坡開齋節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意爲 “歡慶的日子” ) ,又叫肉孜節 (肉孜是波斯語“齋戒” 的意思) ,標誌着齋戒月 (Ramadan) 的結束,是穆斯林非常重要的節日。

伊斯蘭教歷九月 (即齋戒月) 是一年之中最爲吉祥尊貴的月份,教規中規定所有健康成年的穆斯林應全月封齋,每日從拂曉至日落,禁絕飲食,封齋29天,第29天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爲開齋節,如不見新月,再把齋1天,次日爲開齋節。

開齋節爲伊斯蘭教歷十月 (Shawwal,音譯爲 “閃瓦魯” ,意爲 “獵月” ) 一日,被稱爲穆斯林的 “小年” ,要歡慶三日,家家宰牛烹羊,做炸饊子、油果子等食品。

馬來族羣是新加坡最大的穆斯林羣體。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馬來族羣佔新加坡穆斯林總數的83.5%,其餘信衆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阿拉伯人以及部分華人、 印度人。新加坡馬來人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 大多數爲遜尼派穆斯林。事實上,伊斯蘭教已成爲確定一個人能否被劃分爲馬來人的主要標準之一。對以馬來族羣爲主體的新加坡穆斯林而言,齋戒月是投身敬拜、行善與分享的神聖之月。爲淨化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白天禁止進餐喝水。日落後,家庭成員匯聚一起,進行黃昏晚禱並一同用餐。

開齋節當天,馬來人黎明前就起牀爲節日活動做準備。男性穆斯林先去清真寺祈禱謝神,然後向長輩們請求原諒。這是馬來人最爲重視的傳統習俗文化。

他們認爲,年輕一輩向長輩請求寬恕是必要的。早祈禱後齋月就正式結束了,人們開始飲食,然後閤家出門團拜,與親友互相擁抱問候,互致 “Selamat Hari Raya! ” (開齋節快樂) 。a通常先去拜訪祖父祖母,然後再拜訪其他親戚朋友。這一天新加坡的穆斯林都穿上節日的盛裝,男士身着被稱爲 “馬來裝” 的寬鬆衣褲,女士則着經典亮麗的馬來套裝,而且一家人的衣服常常是同一色系,可以很容易辨識出來。

在芽籠士乃的馬來文化村和昔日馬來皇族居住的甘榜格南這兩大馬來族羣聚居地,齋月時每天晚上入夜以後開始熱鬧起來,街頭攤檔也會一直營業至深夜。從手工縫製的傳統馬來服裝和精緻坐墊,到物美價廉的波斯地毯和插花擺設,一切過節所需物品應有盡有。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開齋節市集上的馬來美食。在開齋節的三天節慶活動中,廣受各族喜愛的香甜黃梨撻、椰蓉蒸制並配上黑甜椰糖的碟蒸糕等傳統馬來糕點最受歡迎。開齋節的正餐也很豐盛,類似華人的年夜飯,各式經典傳統菜餚如辣燜牛肉 (Beef Rendang) 、咖喱雜菜 (SayurLodeh) 、馬來米糉 (Ketupat) 等充分滿足了持齋一月的信徒們營養需求和口舌之慾。新加坡開齋節期間,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引人人勝,是深入體驗馬來文化傳統的最佳時刻。

開齋節的由來

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爲開齋節。開齋節是全世界穆斯林盛大的節日之一。開齋節又叫肉孜節,“肉孜”即“減食”的意思。 據傳,早在公元624年,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在傳教前,爲紀念他受真主安拉之命爲“使者”和《古蘭經》首次下降,規定每逢伊斯蘭教的九月爲“齋月”。按照伊斯蘭教規定,這個月內,除病人、旅行者、孕婦、乳嬰和作戰士兵外,全世界的穆斯林都必須“戒齋”,俗稱“把齋”。每天從破曉到日落間,戒除飲食、娛樂和房事。穆斯林認爲,齋戒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和耐力,使富者“感到飢餓者的願望,嚐到別人的痛苦。”只有夜間纔可以吃些簡單的飯食。到29日齋月期滿時,由阿訇登樓望月,見到月牙即開齋,如果見不到月,則封滿30日,次日爲開齋節,恢復正常飲食。早在節日到來之前,人們就要粉刷房屋、打掃庭院、理髮、洗澡等,不僅要爲節日準備吃的,還要忙於趕縫節日的服裝。商店裏儲備了大量的節日貨品。一到開齋節,人們一大早就起牀作禱告,男女老少沐浴換裝,探親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