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張公藝九代同堂:中國史上唯一九世同堂的家族

張公藝九代同堂:中國史上唯一九世同堂的家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世同堂、天倫之樂,就是我們普通人所羨慕的了,四世同堂就更難得了,五世同堂幾乎世上少見,筆者此生以來唯一一次見過一個六世同堂的家族,在廣西巴馬的長壽村,最長者是個110餘歲的老太太,中國健在壽星裏排前幾名的;可中國歷史上竟有一個九世同堂的家族,他自然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九世同堂家族(至少是有據可查的)。他就是唐朝的張公藝。

張公藝(577—676),鄆州壽張(今山東臺前縣孫口鄉橋北張,一說今山東陽谷縣壽張鎮)人,漢初“開國三傑”之一張良第26世孫,歷北齊、北周、隋、唐4代,享年99歲(虛歲百歲)。《舊唐書》有記載。另據《資治通鑑》:“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

張公藝九代同堂,子孫繁衆,人財兩旺。對這個大家庭,周圍相鄰都交口稱讚。有說當家人公平、管理有方的,也有說一家人團結、品德高尚的,熱議遠揚,遐邇聞名,甚至驚動了當朝皇帝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趁去泰山封禪,一同前來查訪。

只見他們整個家族住有400個生活區,土地及一些財產完全歸集體所有,男女服裝統一製作,據個人可體而選。凡有探親的婦女,無論誰的孩子,不管親疏,只要近在身邊,就攜帶而去,展現出團結義氣的良好家風。

張公藝九代同堂:中國史上唯一九世同堂的家族

張公藝還向唐高宗介紹了家裏其他一些情況:“我們九世同堂,全家有900多人口共享餐飲,每到吃飯時間便以擊鼓爲令,羣坐餐廳,予以內外,男女分別入席,老人在上,晚輩在下,兒童另設桌凳,謙恭禮讓,上下仁和,雍睦燻蒸。”

唐高宗想考驗一下張公藝治家的本領,便取倆梨,看他如何處理。張公藝接過,遂讓家人用石臼粉碎,入缸注水,鳴鼓集合全家,每人用小匙飲汁一口。只有這樣,才能使全家人都可以嚐到。這些記載,至今畫在"百忍堂"的牆壁上。

這個大家庭不但人義氣,連家畜也與別不同,養犬百隻亦效家風有序,缺一不食。據說,唐高宗當時就看了喂犬的情形。直到現在,還有“張公藝家的狗缺一不食”的說法。

唐高宗經過各方面的觀察,非常欽佩,認識到此家族確實是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當唐高宗問張公藝治家祕訣時,他寫了100個"忍"字,並詳細說明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唐高宗深受感動,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讚頌之。

當時一代才子、唐朝“草聖”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天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爲憑。”爾後該族人便以“百忍”爲族徽。此外其族望還有清河、親睦、冠英、燕貽、孝友、敦睦、敬宜、流遠等堂號。

千百年以來,張公藝及其大家族倍受歷代人民的尊敬,傳爲美談。至今,他所寫的“百忍歌”,還在當地廣泛流傳,影響深遠,傳遞着滿滿的正能量。在當今建設兩個文明的時代裏,仍有其巨大的新的現實意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