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蒙古徵日並非敗給“神風” 豆腐渣戰艦是主因

蒙古徵日並非敗給“神風” 豆腐渣戰艦是主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廣泛流傳着這樣的傳奇故事:“神風”在元朝時期曾兩度施威摧毀蒙古入侵者的船艦,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此後數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對“神風”頂禮膜拜,還興起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然而,最新考古發現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是導致蒙古艦隊葬身魚腹的主要原因。

蒙古徵日並非敗給“神風” 豆腐渣戰艦是主因

考古學家表示:“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據漢文史料記載,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可載千石或四千石大艦者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十五日動工,限期完成。六月,900艘軍艦完工。

當時,造船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軍隊的控制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將造船的任務交給技術較爲落後的高麗人。一方面,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認爲元朝出兵日本肯定會要求高麗蔘戰,這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讓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實屬難事。高麗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元十八年(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採用了當時較爲流行的水密隔艙設計,而此種戰艦的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一個一個艙區,艙數一般爲8或13個。它大約發明於唐代,宋以後被普遍採用。雖然該結構便於船上分艙,有利於元軍在航海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了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了主體結構,削弱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

當時有人還發現:戰艦殘骸的碎片沒有一塊超過3米,大多數碎片都在10釐米到1米之間。他據此推測,蒙古戰船可能採用了類似新安古船的一種“魚鱗式”船殼結構形式。其船殼板之間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這種結構在巨浪的拍擊之下容易碎裂。

還有研究認爲,除了艦隊拖後腿之外,蒙古人的後勤和裝備也比不上日本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