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康熙登基後,爲了治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康熙登基後,爲了治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國古代,有“胡虜無百年運”的說法,這個說法在清朝建立之前確實算數。

康熙登基後,爲了治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清朝之前,雖然也在兩宋時期有遼、西夏、金國享國超過百年,但都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大一統,遼、西夏更是在長城內只佔據一隅。

而以異族爲主要統治階層,卻能做到大一統的王朝,就只有兩個,分別是元朝和清朝。

元朝從正式建朝起到滅亡,只有97年,如果從南宋正式滅亡算起,就只有89年。

之所以沒能享國長久,是元朝中以蒙古人爲主導的統治階層沒有把長城以內中原地區的民衆,特別是南方地區的民衆融合進元朝的大家庭中。

反過來說,也是元朝的統治階層沒能主動被漢化,不接納也不融入。

這從元朝把統治下的百姓分成四等人,人數最多的南方漢人是第四等就能看出來,元朝是真的把農田當牧場用。

當然,這也和元朝在徹底滅亡南宋前,就已經是無比強大的帝國有關。

別說滅亡南宋之時了,早在兵臨黃河之前,蒙古就已經在西域方向縱橫無敵,拓地萬里。

在和南宋正式開戰時,蒙古的統治區域、財富等是超過南宋的,算是以大欺小,如此得到的大一統,他們覺得不需要向弱者學習

有強橫的戰鬥力、廣袤的國土、滿倉的財富做保證,蒙古貴族們在開始統治中原地區時的心態,和此前畏畏縮縮,逐步從學習漢文明中強大起來的異族截然不同。

心態的不同,讓蒙古貴族們,在看待中原文明時,一直是高高在上的。

而因此產生的拒絕融合的行爲,拒絕引導讀書人和百姓認可元朝的行爲,成爲了元朝在長城以內沒能有百年以上國運的主要原因。

清朝則不同,直到消滅掉南明勢力爲止,滿人貴族從文化和心態上都還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比較低的位置。

這是因爲,清朝在入關之前,即使擁有了朝鮮、蒙古和遼東等不算狹小的統治區,但綜合實力還是遠遠弱於明朝,特別是文明。

清朝的成功是藉助明朝的內亂,而不是元朝式的碾壓,滿人貴族也沒有如當初蒙古貴族般高高在上的驕傲心態。

康熙登基後,爲了治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第2張

因此,入關後的滿人貴族在統治方式上是學習型的,爲了保證勝利成果,也願意主動融入。

治國其實就是治民,而在古代,要治民最關鍵的無非兩點:

其一是得到能幫助治民的重要幫手的擁戴,這個幫手就是讀書人和士紳。

其二是把民衆的思想進行適當的引導,讓他們的行爲規範有利於王朝的統治,也就是通俗說的“教化”。

只要做好這兩點,基本上就能得到大多數民衆的認同,很好的鞏固統治基礎

而在這兩點上,清朝做的遠比連搞個科舉都猶猶豫豫,也不在乎民衆思想的元朝好太多。

清朝在入關的第二年,即順治二年,就搞起了科舉考試,以此來拉攏讀書人,而且是無條件的學習明朝的科舉,一點不加改變的就用上了。

由此,前明朝的讀書人中,相當一部分人迅速倒向清朝,爲清朝後來的治理提供了足夠多的有才幹的官員。

到天下一統後,又特別注意引導和教化百姓的行爲和思想。

清朝完成大一統始於康熙朝,故而,教化百姓的重任也落到了有深厚儒家素養的康熙皇帝頭上。

根據《康熙實錄》中的記載,康熙親政初始,也就是剿滅鰲拜後,馬上就發佈教化百姓的指令,宣稱:“至治之世,不以法令爲亟(意急迫),而以教化爲先”。並多次強調要把教化至於擬定法令之前,表示:“蓋法令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若徒持法令而教化不行,是捨本而務末。”

康熙九年,康熙還專門爲教化百姓,發佈了讓全國讀書人、士紳必須學習,並以此爲指導綱領,教導和規範百姓行爲的《聖諭十六條》,這些條令是:

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

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

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

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

訓子弟以禁非爲,息誣告以全善良。

誡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

聯保甲以弭盜賊,解讎忿以重身命。

康熙登基後,爲了治民都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第3張

以《聖諭十六條》爲準,康熙把百姓的日常行爲規範全部給考慮進去了,並完全符合他們長久以來,所熟悉和遵循的儒家思想要求的行爲規範。

以儒爲基準,讀書人歡迎。在熟悉的行爲規範引導下生存,百姓也接受。

如此雙管齊下,讀書人和百姓對清朝的認同也就越來越深,願意按照康熙《聖諭十六條》的引導被“教化”,“反清復明”的市場越來越小。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引導民衆認同自身的方法,元朝不屑也不願去做,於是,應了“胡虜無百年運”,清朝熱心的主動去做,於是,打破了這個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