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滿清入關後採取了哪些政策來鎮壓漢人?

滿清入關後採取了哪些政策來鎮壓漢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644年,清朝的軍隊在明朝將領 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京師,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滿清入關的時候,爲了壓制漢人的反抗,用了非常殘忍的高壓手段。比如“揚州三日”“嘉定三屠”之類的屠城行爲,還有“剃髮易服”“留髮不留頭”等高壓強制政策。可以說其手段是非常殘暴的。

我們知道,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高壓政策是永遠無法壓服老百姓的。元朝入駐中原的時候,就採用了高壓政策,比如他們把國人分成幾等、掠奪漢人的土地改作牧場、進行全國性駐軍監控漢人行動、嚴格管控刀具等等。也正是蒙古人在中原實施這樣的高壓政策,因此,蒙古人統治中原國家還沒有一百年的時間,就被漢人推翻,不得不重新回到草原過遊牧生活。

但是清朝的情況卻很不相同。清朝入關以後,也採用了上面我們說到的那些高壓政策,而且手段也非常嚴厲。可是,沒過多久,漢人就停止了大面積的反抗。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藩之亂”。說起來,“三藩之亂”正是漢人對滿清發動絕地反擊的大好機會。雖然說由於當年吳三桂放滿人入關以及絞殺永曆帝的事情,讓他在漢人中的好感大打折扣。但是,畢竟是反清,“三藩”應該還是會獲得極大支持的。就算漢人們不支持“三藩”,但是他們完全可以揭竿而起啊。元朝末年的時候,不是有那麼多諸侯揭竿而起嗎?

然而,當時“三藩之亂”中,除了“三藩”的軍隊,並沒有其他揭竿而起的組織。這就說明,當時的漢人,其實並沒有真正想要反抗滿清。

那麼,爲什麼清朝的漢人,會很快就停止反抗呢?

滿清入關後採取了哪些政策來鎮壓漢人?

顯然,這與清朝入關以後,所採用的策略不無關係。

其一,滿清並不拒絕漢人當官。

中國古代,在各種事業中,當官無疑是最成功的事業。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爲什麼唯有讀書高?因爲讀書可以進仕途當官。社會上的精英,只要能夠走上當官這條路,至少掌握話語權的這一部分人,不會說三道四。只要不說三道四,一般都不會蠱惑人心

因此,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把知識分子吸納到官場裏去,讓他們能實現人生的最高價值。

元朝卻不是這樣做的,他們限制南方漢人當官的資格。因爲給予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許多知識分子留在鄉野,這讓他們具有很大的怨氣。而這種怨氣,實際上是一種反宣傳,在老百姓中傳遞負面影響。

而清朝沒有這樣做。雖然漢人當官,依然沒有滿人那麼順暢。但是機會確實很多。而當這些漢人知識分子當了官,得到了實惠後,他們的怨言就少了。再加上在“別人的朝廷”爲官,他們更不敢隨便亂說話。因此就不會在民間帶節奏。自然,民間對清朝的怨氣就少了。

其二,滿清全面恢復漢人的價值觀。

滿清實際上在入關之前,就已經積極地學習漢人的文化,學習按照漢人的方式來做事。比如皇太極就稱帝,開始努力實現皇權集中制了。

但是,一直到滿清入關,康熙皇帝之前,皇權集中制都沒有真正完整地實施。之所以不能真正實施,最重要的原因,是支撐皇權集中制的那一套價值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這套價值體系,就是以儒學爲基礎的禮治體系。沒有這個基礎,皇權集中制是建立不起來的。

滿清入關後採取了哪些政策來鎮壓漢人? 第2張

元朝沒有實現這個體系,因此元朝的皇宮,出現了太多的權力爭奪,以及君王更迭等事情。而元朝這種來自高層的折騰,也讓元朝民間不再神聖朝廷,因此元朝纔會被迅速推翻。

滿清明顯吸取了元朝的教訓,同時,他們也搞懂了皇權制要以儒學爲基礎的這個道理。因此入關以後,雖然依然試圖保護滿人的那些文化,但是實際上卻全面鋪開了漢人的儒家文化。

這樣一來,在全國,雖說統治者變成了滿人,但是整個社會的運行規則卻沒有什麼變化。

對於很多老百姓來說,只要不打仗,能過安定太平的日子。只要不折騰,按照之前的方式來過日子,其實也就沒有什麼奢望的了。

除此以外,經濟的快速復甦,也是確保國人安定,不願意再鬧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此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