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雍正帝對治民是什麼態度?採取了哪些政策

歷史上雍正帝對治民是什麼態度?採取了哪些政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號雍正。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其實,在古代王朝中,治民的難度更高於治吏,雍正皇帝執政時,在這方面下的功夫,一點都不比在官員們身上消耗的精力少。

清朝入關之後,皇帝們也都開始學儒,因此,在治民的方略上,同此前的王朝差不多,都是宣揚儒家的道德觀,以此來整合國家的社會風氣。

雍正皇帝對此尤其重視,他曾專門發上諭給各個省的總督、巡撫,要求他們把治民的重要性置於其餘諸事之前。《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中記載:

至於地方大吏,料理刑名錢糧案件,自是要緊,若能轉移民間風俗,使之向善,又在辦理諸事之上。

由此可見,雍正對待治民的態度,他非常清楚,吏不穩,只是疥癬之疾,而民不穩,則國不穩。

雍正搞的那些改革,除了爲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外,也是在相應的減輕底層百姓的負擔,這是引導百姓向善的基礎,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

當然,這只是治民的其中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主動引導百姓的道德觀,把“刁民”教導成符合儒家思想的“順民”。

歷史上雍正帝對治民是什麼態度?採取了哪些政策

而要引導和鼓勵百姓,在古代,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皇帝直接參與了。

如《雍正起居注》中的記載,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一個農民在幹農活時撿到了銀子,隨即上報,如此拾金不昧的榜樣,直接驚動了雍正皇帝。

雍正不但下旨將撿到的銀子又賞賜給了那位農夫,還命令把此事作爲教導八旗子弟的範例“將此事通曉八旗,諭令知之”。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河南的一個叫翟世有的百姓,也撿到了銀子,並物歸原主。

在雍正寵臣田文鏡(時任河南、山東總督)已經公開表彰過翟世有,給其賞銀、賜匾、立碑的基礎上,雍正還繼續親自對翟世有予以獎勵。

雍正認爲翟世有的拾金不昧“乃世俗轉移之明證,國家實在之祥瑞”,下令再獎賞翟世有銀一百兩,並賜予其七品頂戴。

至於河南的父母官田文鏡,也獲得了“田文鏡化導獎勸之功亦於此可見”的高度評價。

雍正的重視就是一盞指路明燈,在翟世有拾金不昧當官後,類似事件就頻頻出現了,至於真假,就很難說了,當然,也沒有更多的頂戴送出。

但雍正對此卻非常高興,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時,他還專門爲各省拾金不昧現象頻出表態:

數年以來,細民不取遺金者屢見於京師、河南、山西等處,朕心慰悅實,翼遠近觀感興起,風俗漸歸於醇厚。

雍正七年,雍正爲了教化百姓,還命令在各個鄉村設立“鄉約”,要求地方詳細記錄民間“善行”及“過惡”。

同時,雍正要求各地方在民間鄉村大力宣講《聖諭廣訓》(雍正二年時,在康熙的《聖諭十六條》基礎上,重新編纂的道德書籍),必須達到“家喻而戶曉”的地步。

不過,雍正雖然竭力宣揚道德,不惜親自下場參與,但實際效果未必就那麼好,即使有效果,也只能管一時,而無法管一世。

如前面所寫的河南翟世有拾金不昧的故事,雍正最後是用官位、金錢去鼓勵,會產生什麼後果?

最關鍵還是要依靠普世的教育,來實現民衆的覺悟和道德觀的提升,但在這方面,雍正卻不怎麼重視。

歷史上雍正帝對治民是什麼態度?採取了哪些政策 第2張

如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時,廣西巡撫奏請在土司聚集區開辦學校,以便教化山民,但雍正卻予以拒絕,還指責廣西巡撫迂腐:

土民愚蠢性成,惟在地方官約束嚴明,使之畏威感德,庶可收革面革心之效。乃欲以三字經、千字文之類,謂可使之明義理而消兇惡,亦迂闊之甚矣。

雍正是想用官府的權威強行推動道德的改變,卻忽視了提高全民素質,其作用只在一時,絕無法永久。

雍正執政時,甚至一度因好幾個省的民風達不到他的要求,下旨停止了地方上的鄉試、會試,要求地方上改正後,才能恢復考試。

而民風又哪是一時半會能糾正過來的?還不得慢慢教育?又不願意多開辦學校,僅憑地方官吏口頭宣講,能管用多久?

綜上所述,雍正在治民一事上,還是相當重視的,拾金不昧都能御賜頂戴,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

不過,他採取的方式不太妥,要改變民風,引導百姓有更高的道德觀,還是需要用全面教育的方式,提高百姓素質,這需要長遠的佈局。

當然,在古代,要做到這一點很難,畢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說法,在古代統治階級的心中,還是有相當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