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隆中對究竟是對是錯?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

隆中對究竟是對是錯?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隆中對》選自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是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來征戰,令人關注的從來都是奇謀與猛將,然而任何一場戰爭謀劃一定是始於地理,所有的戰略戰術都將圍繞地理這個冷兵器時代人力最難征服的因素展開。今天我們從地圖中看下千古奇略“隆中對”的是非對錯

公元208年春,歷經坎坷半生的劉備時年四十七歲,南陽耕讀平靜半生的諸葛亮時年二十七歲。這是相差二十歲,人生經歷迥異的二人的首次見面,一次註定彪炳千秋的會面,他們自己也許都不知道接下來的一席話(隆中對)將對浩浩蕩蕩的中華史產生多麼大的影響。

隆中對究竟是對是錯?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

“隆中對”——南方的覺醒

在細說隆中對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覆盤天下局勢。公元208年,東漢十三州曹操已得其八,唯餘揚、荊、益、交、涼五州之地不在控制之中。其中交州遠離華夏文明,涼州戰亂百五十年,真正對曹操軍能產生威脅的僅餘揚、荊、益三洲。

隆中對究竟是對是錯?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 第2張

而自東漢末年往上追溯,此三州從未對大一統王朝或中原主流勢力產生過任何威脅。秦滅楚之戰的關鍵戰役均在河南境內,破楚都壽春(現安徽壽縣)後整個南方几乎傳繳而定;楚霸王項羽在垓下戰敗後寧肯自裁也不願南渡,“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背後是對以南擊北全無信心的無奈;東漢立國之戰也僅有益州公孫述割據反抗過七個月。

由史可見,以南抗北自古以來沒有先例,沒有核心戰略思想做支撐,究其原因還是古華夏南北發展的極端不對稱,南方山川河流密佈,地廣而人稀,經濟高度不發達;各族雜居,沒有統一的文化共識,統治難度極高。因此南方在此前一直遊離於主流中原文化之外。正這一切的困難才更凸顯出“隆中對”在歷史上的宏大地位——首次開創式提出來以南方爲基地對抗北方的戰略,爲後世千年間華夏南北對峙的戰略鼻祖。

千年奇策的誕生

縱觀“隆中對”可總結爲三個內容部分,分別爲“人謀、人和與天下”

在“人謀”部分,諸葛亮闡述了一個觀點——“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簡單來說曹操漢賊尚可弱克強勝袁紹,不全是天時,更勝在人謀,告訴劉備,雖皇叔當下蹉跎,但更應奮發圖強,相信人定勝天。可以理解成爲整個“隆中對”定下調子,即此事可爲,事在人爲。

在“人和”部分,諸葛亮分析了天下勢力——“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意思很明白,最大的兩股勢力,都打不過,咱就別有想法了,但是曹操是漢賊不兩立,孫權倒可以多走動走動,敵人的敵人即是朋友,此部分定下縱橫之策。

在“天下”部分,則作爲整個“隆中對”最精華的部分。一個耕讀隱居的二十七歲白麪書生卻打開了上帝視角,彷彿從萬米高空看天下十三州。提出了“益州+荊州”的稱霸模式。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歷史之中,益州和荊州不過爲中原附庸,秦使用“關中+益州”模式一統六國關鍵在關中,益州只是關中的附庸。而此時在諸葛亮的謀劃中益州和荊州恰恰都在兩個“不成器”的主人手中(劉璋、劉表),可謂“天予之”。

同時也引出了“隆中對”最大的歷史價值,首次提出並肯定了長江防線與南方諸地的價值。手握荊、益,外結孫權,形成“益州+荊州+揚州”的長江防線形成“退可守”之勢,同時大漢四百年統治,漢祚未絕尚是天下主流思想,這個主流與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必將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中原生變”指日可待,一旦生變,坐擁荊、益的劉備軍即可從“退可守”轉爲“進可攻”,並從荊、益兩路出兵。在此之前的歷史長河之中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在稱霸天下的戰爭中常是傳繳可定的存在,而此部分中諸葛亮將長江以南地區的戰略意義提升到了南北對峙的新高度

失敗的“隆中對”

幸運的是如此複雜而龐大甚至以天下爲棋盤的“隆中對”,在諸葛亮的巧手調教之下,竟然實現了預想中的戰略格局。如果挑動這盤棋並獲利最豐的是坐擁揚州的孫權可能還可預料,但偏偏是勢力最小的劉皇叔。公元219年,劉備坐擁荊益兩州之地,並進位漢中王,十一年間蹉跎半生的劉皇叔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達到人生巔峯。我一直認爲這個階段是最體現諸葛亮戰略眼光和戰術執行的階段,也是奠定諸葛孔明歷史地位的階段。

後續誠如“隆中對”所計,蜀漢大將關羽兵出荊州,圍樊城、淹七軍、戰龐德威震華夏,許昌以南直至荊州各郡縣心向蜀漢,遙遙呼應,曹操都險些遷都鄴城以避鋒芒。蜀漢邁入巔峯時期;但沒人知道巔峯後的墜落如此讓人猝不及防。覬覦荊州已久的孫權背盟出兵,陸遜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而亡,荊州全境丟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上庸三郡降曹,本來漢中與荊襄兩個北伐總基地可通過上庸走漢水相連接,無論兵力、錢糧的調度都十分方便快捷,蜀漢退可據長江而守,進可將主力在兩地間迂迴調度,讓曹魏疲於應對(蜀軍坐船走,曹魏軍可只能邁開腿跑),北伐勝算非常大。而伴隨荊州失陷,上庸三郡成爲蜀漢不可守的“飛地”。

“隆中對”正面臨全面失敗,而劉備的含恨伐吳則是對“隆中對”的緊急補救,正是這個連“隆中對”的總工程師諸葛亮都堅決反對的軍事行動,葬送了蜀漢十年經營的精銳之師,與衆多中生代蜀漢將領,直接導致了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夷陵大火燒燬的不僅僅是蜀漢七百里連營,更是諸葛亮嘔心瀝血的“隆中對”最後的希望。失去荊州的蜀漢同時也失去了夷陵的大片土地,退到永安(現四川奉節)依託山水之險,終於形成蜀吳穩定的邊界。隨後面對 “隆中對”的失敗,明知事不可爲的諸葛亮依舊選擇了六出祁山,鞠躬盡瘁報君恩。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毫無疑問“隆中對”是偉大的,但是在偉大的構想下悄悄隱藏了三個不起眼的破綻,而潰堤千里的蟻穴這三個破綻——三個不同的“人心”

自江東小霸王“孫策”佔據揚州之前,就問策江東名士張弘(江東二張之一),當時張弘就給孫策闡述了全據荊揚固長江而虎視中原的戰略,併爲孫策採納以爲國策。這條戰略不僅是國策,更是國仇(孫堅死於荊州),孫家對荊州歷來志在必得。有野史記載,赤壁之戰後周瑜取南郡之初向孫權獻策“二分天下”即假聯姻禁劉備,取四川,全據長江防線,從多個資料上去推敲,此記載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麼“隆中對”中第一個“人心”的破綻就出現了,長江防線只有一條,劉孫均想佔,這就爲“隆中對”的失敗埋下了第一個伏筆——孫劉兩家面和心不和。劉備全據益州之後,“二分天下”之策失敗,但奪取荊州的依然是孫家國策。公元215年,劉孫兩家就在荊州險些火併,最後因爲劉備籌備與曹操賽跑攻打漢中,需要穩定後方,最後勉爲其難劃了長沙桂陽兩郡給孫權(史稱“湘水化界”)。

隆中對究竟是對是錯?對後世產生多大的影響? 第3張

湘水劃界——一場失敗的妥協

事實證明這是一場失敗的妥協,此前孫權勢力自揚州往西只到豫章(現江西南昌),孫權要攻打荊州要不就逆水行舟沿長江而來,要不就從贛中盆地翻山越境至汨羅,相對困難很多,此時雙方國界相對穩固。而“湘水劃界”後由於湘水並不是什麼天險,雙方邊界反而模糊化了。正是這場失敗的妥協導致了後續的白衣渡江,蜀漢全失荊州。劉孫兩家之於荊州不可調和的矛盾,正是“隆中對”失敗的第一個破綻。

第二個破綻不再是外部勢力的人心,而是內部。蜀漢據荊益二洲之時,劉備地盤不大,手下不多,但派系卻着實不少。元從派以關、張、趙等元老爲首,荊州派以諸葛、龐統(已逝)、馬良、黃忠爲首,東州派以法正、孟達、李嚴等爲首,益州派以黃權、嚴顏等益州本土人士爲首。其中益州派名人不多,但數量龐大。三派打壓益州派,成爲時下共識,更兼益州新附、漢中未平,雖然荊州異常重要,但是劉備的重心還是放在益州,守備荊州以關羽爲首,但是關羽以下除糜芳、傅士仁還是以荊州派爲主,而關羽重心在征伐,政治上整個荊州嚴重缺乏權利的制衡,關羽只能重用糜芳、傅士仁這兩個平庸之輩以制衡荊州派。這也導致陸遜偷襲荊州之時整個荊州幾無抵抗,傳繳而定。忽視派系之爭,這就是第二個破綻

第三個破綻則是天下“人心”。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準確的說是西漢皇族,而非東漢,這一條是劉皇叔最大的破綻。因此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急於通過“還於舊都”來彌補這個破綻,確認劉備身份的合法性與“漢祚不絕”天意。因此從“隆中對”一提出就明顯重益州輕荊州,計劃其實非常正確,完全符合古人所言“天時、地利、人和”。因爲自益州出兵可經漢中至長安,而荊州出兵則是走南陽坦途至曹魏中心許昌,或經武關到長安。在當時經荊州出兵將面臨曹魏的主力阻截,誠難以爭鋒;而長安雖是西漢故都,但在東漢末年經過百年羌亂與董卓西涼軍的洗劫早已沒落,對於曹魏而言必然重許昌輕長安。

然而這個計劃在漢中之戰時就已經走偏,雖然劉備獲得漢中,進位漢中王獲得當年西漢高祖的龍興之地,但是可惜獲得的是個空漢中,曹操撤走前遷走漢中近30萬人至左扶風,既削弱漢中這個進攻關中橋頭堡又將漢中人口以塞關中,恢復關中元氣。這一減一增讓“隆中對”中出益州伐秦川成爲鏡花水月,恢復漢中元氣至少需一代人之功,否則就只能千里從成都調糧調兵,修養近10年後諸葛亮六出祁山依舊困於軍糧,可見漢中之疲敝。

也許是還於舊都太過於誘人,也許是諸葛亮正在試圖調整“隆中對”的戰略重心,但時間不等人,攻佔漢中後不久荊州就全境丟失。太過於執着天下人心,太過於希望還於舊都,未及時調整全盤戰略,這就是第三個破綻。設想下,如果攻佔漢中後,劉備親居荊州,天子守國門,還會有白衣渡江嗎?不過真如此,可能新附的益州亦會叛亂頻發,後方不定,可能荊州亦不可守吧。

歷史沒有如果,“隆中對”戰略的失敗,核心的原因還是在於劉備太弱,基礎太薄,導致處處如履薄冰,沒有半分容錯率。但這一切都並不影響“隆中對”在歷史上的重大意義。時勢造英雄,東漢末年初步開發的長江以南已經具備初步對抗北方勢力的基礎,後續東晉、南宋均偏安百年也都沿襲了“隆中對”中的長江防線,也許諸葛孔明也沒想到他未完成的“隆中對”在此後千年卻庇佑了無數漢家兒郎。

隆中對的是非對錯,爭論千年,歡迎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