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永樂遷都是怎麼回事?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永樂遷都是怎麼回事?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後,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史稱永樂遷都。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建立一個新王朝,有時並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朱元璋在參加元末的起義時,也許並沒有規劃自己成爲一個帝王,最終榮登寶座一事,更多的是在拼打廝殺中半推半就實現的。

但是,在選定繼承人的問題上,對於向來有些糾結的朱元璋而言,就頭疼了許多。要說值得高興的,是朱元璋兒孫滿堂,他不僅有好幾個兒子,在他尚未離世時,隔代的孫子們也都已經長大成人,朱氏江山並不愁無繼承人的問題。而讓他頭疼的,同樣是來自於兒子太多、孫子成年這樣的現實。

按照嫡系傳承的理念,朱元章把自己的皇位傳給長子朱標並不存在爭議,也不存在藩王造反的口實,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尚未將大統傳下去時,朱標就撒手人寰,留下十五歲的兒子朱允姣以及空缺的太子之位。

永樂遷都是怎麼回事?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朱元璋其他的兒子正值壯年,風華正茂,正是繼承大統的絕佳人選,但他們卻不符合立長不立幼的觀念;孫子雖是皇位最爲正統的繼承人,但年紀尚幼、資歷尚淺,如何鎮得住四海之內的權臣和蠢蠢欲動的各色人等。

這樣的苦惱一直困擾着晚年的朱元璋,直到生命即將謝幕的最後-刻,朱元璋才做出了決定,將皇位傳給身份最爲毋庸置疑的皇孫朱允效。這個決定對於才華橫溢的皇子們,尤其是鎮守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不過,此時的朱棣縱有千般不願、萬般不肯,面對先皇留下的遺訓,他也沒有反抗的權力和資格。而面對繼承大統的朱允墳時,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朱棣都必須雙膝跪地,尊稱他一聲“陛下”,否則,他可能連眼前的藩王之位都無法坐得安穩。

然而,朱氏這對叔侄的較量並沒有就此停歇,隨着朱允效即位之後極力削弱藩王勢力開始,朱棣就明白了自己不能這樣坐以待斃,於是一場聲勢浩大、聽上去名正言順的起義正在北平府悄然醞釀。

朱允姣這隻初生牛犢對自己權力的“進犯”,最終促使朱棣做出出兵南下的決定。在明眼人看來,朱棣其實就是爲了爭奪皇室權利而出兵,但朱棣還是聰明地爲自己找到了一個無可挑剔的理由。

當初,朱元璋在位時,爲了保持朝政的有序進行,曾用一紙詔書賦予藩王一項特權。按照詔書所寫,藩王如果遇到奸臣擾亂國家秩序,出於維穩的目的,可以帶兵入京,以此協助皇帝剷除當道之奸臣、穩固皇室的權威、振攝朝野。朱棣恰恰就是利用了這一點,以“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揮師而下,以此來獲得自己一路南下的暢通無阻。

永樂遷都是怎麼回事?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2張

面對朱棣浩浩蕩蕩的大軍,朱允效一時慌了神,輔佐在他身邊的老臣爲其出謀劃策,卻反倒落下了一個奸臣擾亂朝綱的口實。加上朱允效少不更事,作戰經驗及臨陣資歷淺顯,因此,在與朱棣的幾次大戰中都被逼陷入了主力被殲、兵敗如山倒的境地。

四年以後,朱棣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建文帝朱允蚊,“風風光光"地完成了這場“鋤奸護園”的劇目。只是,對於朱元璋關於藩王特權的規定,朱棣只引用並執行了前半部分,也就是出兵護國這一折,對於後半部分所要求的、在除去奸臣之後五日內離京的規矩,朱棣卻置若罔聞。隨後,朱棣乘勝而上,經過一系列誅殺老臣、大封功臣的舉動,爲自已登上皇位徹底掃清了障礙。1402年朱棣正式登基,並在改國號爲永樂。

永樂皇帝登基以後,大臣李至剛上奏,燕京北平是朱棣的“龍興之地”,建議提升燕京的地位,將其視爲陪都。這個建議獲得了朱棣的認可,他隨即將北平府更名爲“順天府”,將北平城稱呼爲北京,並以屢下政令的形式將人流引向北京,使其從成邊之地開始演變爲人口衆多、政治經濟日益興盛的陪都。

永樂四年,朱棣開始下詔,抽調大批能工巧匠前往全國各地採集建造宮殿的好材料,並要求他們以南京故宮爲藍本,將這些由勞工辛苦收集來的稀有楠木、丹陛石等天然材質以及質量上乘的金磚等建築用材運抵北京,並在北京的中心地帶,圈定了一個面積可觀的佔地,建造皇帝的行官。

永樂七年,朱棣決定,遣派數萬名工匠前往北京郊外建造自己的陵墓,這一舉動從實際行動上告訴了人們,皇帝遷都北京已是勢在必行。然而,對於遷都北京一事,並非所有朝臣都能贊同,他們中有不少人在皇帝詔集的羣臣商議中提出了反對的意見,怎料,明成祖遷都的心意已決,幾乎所有反對他遷都的人都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於是,經過幾次商議,再沒有人敢反對明成祖遷都北京的決定。

隨着北京紫禁城的建成,明成祖也適時地頒佈了遷都的詔書,明成祖在永樂十八年住進了他費盡心機建造的紫禁城裏,北京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實的京師,而原來的都城南京則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留都。

永樂遷都是怎麼回事?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3張

紫禁城分爲前三殿、後三殿,其中,乾清宮的地位和功能爲最尊貴,它不僅僅是皇帝的主要寢宮,同時還是皇帝主要的政治活動場所,明朝一共有十四位皇帝居住於此。據說,當初建築師在爲皇帝設計這一座宏偉雄渾的宮殿時,特意將紫禁城房間的數量設計成了9999間,取天下至大之數的概念,以匹配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

故宮的每一處設計,幾乎都是圍繞着皇權的至高無上展開的,比如整個宮殿羣的排列秩序、東西六宮的主次和融合、南北取直左右對稱的設計等等,都是如此。無論從規模還是精巧程度上看,紫禁城都無愧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的精彩一筆。

而這座宏偉的建築羣在取名的時候,也是遵照着中國古代星象學中提到的紫微星也就是北極星位於中天,被認爲天帝的居住之地,故而將人間皇帝的住所稱之爲紫禁城。

朱棣的遷都,促使整個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心由南至北進行了轉移,到今天,人們依舊可以看到這一舉措帶來的影響,而整個明朝也在明成祖遷都之後,進入了屬於自己的、全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