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金匱之盟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爭議?

金匱之盟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爭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金匱之盟,俗作金櫃之盟,指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這份遺書藏於金匱(匱,通櫃)之中,因此名爲“金匱之盟”。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金匱之盟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爭議?

背景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皇位由其弟趙光義繼承,正史記載是奉太后“金匱遺詔”之命行事。

“金匱”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開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九月。此次爲趙普所獻,併爲太宗發現和公開的“金匱之約”正爲“獨傳約” 。在《宋史》——《杜太后傳》裏面記敘:“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終在旁服侍不離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長,召宰相趙普入宮。太后問太祖:‘你知道怎樣得天下的嗎?’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統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爲汝所擁有乎?汝死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能立長君,國家之福也。’太祖頓首泣道:‘敢不如教誨!’太后轉過身對趙普說:‘爾同記吾言,不可違背也。’趙普於牀前寫成誓書,普於紙尾寫‘臣普書’。藏在金匱(同櫃),命謹慎小心的宮人掌之。”意思即傳位於弟趙光義,北宋官方文獻中《實錄》、《國史》等所記錄和承認的“金匱之約” 也只是“獨傳約”。 此即金匱之盟的由來。

另一方面,北宋時期的私史稗乘對金匱之盟多有“三傳約”的記錄,即“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金匱之盟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爭議? 第2張

爭議

儘管亦同樣爲世人所知,但沒有一條材料記載是由趙普獻與太宗的,也沒有任何官方材料記錄和承認過它。

《宋史·杜太后傳》裏面記敘:“建隆二年(961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爲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

四海至廣,萬幾至衆,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爲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宋史·魏王廷美傳》雲:“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爲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金匱之盟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爭議? 第3張

在司馬光《涑水記聞》、王禹偁《建隆遺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等史著中對於兩種說法都有大致類似的記載。

影響

歷史上人們雖然相信有所謂的“金匱之盟”,但卻找不到盟約的原文。學術界普遍認爲金匱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對金匱之盟的具體內容有較大爭議,多數學者支持三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