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周武王姬發身上有哪些爭議?又有哪些軼事典故?

周武王姬發身上有哪些爭議?又有哪些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姬發,即周武王,姬姓,名發(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爲珷),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開國君主,被後世尊崇爲古代明君,在位十三年,去世後葬於周陵。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姬發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繼承父親遺志,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武王姬發身上有哪些爭議?又有哪些軼事典故?

人物爭議

死亡年齡

武王克殷二年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 武王年壽有九十四歲、 九十三歲、 五十四歲、 四十五歲, 甚至有六十多歲等多種說法。 元年夏六月,葬武王於畢。 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輔佐繼承人成王。

姓名誤寫

在漢字文化圈諸國一些史書版本中,出於爲自己君王避諱的傳統或因襲傳抄原因,有的將“周武王”寫爲“周虎王”,如高麗史書《三國遺事》,爲高麗惠宗“王武”避諱即改“武”爲諧音的“虎”。

人物評價

周武王有着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有着果斷地處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無道,他打出了爲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來獲得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從而大大的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在伐紂的過程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帶領兵馬直搗朝歌,打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周武王有着很傑出的個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這也是他獲得人們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

周武王姬發身上有哪些爭議?又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武王封貔貅

貔貅(音皮休)是一種瑞獸,和龍、麒麟一樣皆不存在於現世間。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爲“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爲“辟邪”。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有着內容特別豐富的民俗文化。在這些民俗傳統文化中,有深受人們喜愛的能夠驅災避邪、招財納福的五瑞獸:貔貅、麒麟、獅子、龍龜、蟾蜍。而貔貅則是排名首位。

關於貔貅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貔貅是三百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隻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並當做自己的坐騎。帶着它打仗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爲“雲”。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裏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後無不爭先恐後,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武王與麪條

周武王與“龍肉”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於周朝。相傳周武王伐商時在岐山遇到像“龍”的怪獸。殺了怪獸,爲了鼓舞士氣,決定每人分吃怪獸肉。但是人太多,不夠分,就煮湯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雛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