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徽州聚族而居的風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嗎?

徽州聚族而居的風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徽州,聚族而居是一種普遍的風俗。那麼徽州聚族而居的風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嗎?據《寄園寄所寄》載:“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攙入者。其風最爲近古。出入齒讓,姓各有宗祠統之,歲時伏臘,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禮,彬彬合度。”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風,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

黟縣南屏全村共有30多座祠堂,宗祠規模宏偉、家祠小巧玲瓏,形成一個風格古雅的祠堂羣。村前橫店街,200米長就有八座祠堂。“序秩堂”、“程氏宗祠”爲兩大宗祠,另有三座支祠和三座家祠,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封建宗法勢力的博物館。古徽州名門望族修祠擴宇、營建支祠,規模勝似瓊樓玉宇,以顯示家族的昌盛。

徽州聚族而居的風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嗎?

這些大祠堂,用料碩大厚實,有的竟採用整塊長達6.7米、高1米多,寬80公分的大木料作月樑;用整根圓周2.3米、高7.8米的大木料作廳柱;開鑿出整塊10米多長、5米多寬的大石板作臺階。祠堂的“享堂”、“寢堂”採用一色的名貴木材,如銀杏等,稱“白果廳”;也有重樑疊架,稱“百樑廳”。祠堂大門多作“五鳳樓”,高牆翹角。整座祠堂莊嚴肅穆,體現出族法族規的神聖威嚴。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呈坎羅東舒祠融“古、雅、美、大”於一體,共四進四院,後寢寶綸閣高達13.6米,面闊11開間。著名的祠堂還有龍川胡氏宗祠、黟縣敬愛堂、棠樾清懿堂(罕見的女祠)等。在徽州地區現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遺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內外無數的遊客紛至沓來。

陳去病在他的《五石脂》一書中說,“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所以在徽州,聚族而居這樣的村落還有很多很多。

清朝僑寓揚州的徽州鹽商程庭,康熙五十七年返回歙縣老家岑山渡省親後,在他隨後所作的《春帆紀程》裏這樣描述:

“徽俗士夫巨室多居於鄉,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雜他姓。其中社則有屋,宗則有祠。……鄉村如星列棋佈,凡五里、十里,遙見粉牆矗矗,鴛瓦鱗鱗,棹楔崢嶸,鴟吻聳拔,宛如城郭……”

歷史上所謂的“徽州八大姓”,是指程、汪、吳、黃、胡、王、李、方諸大姓,倘若再加上洪、餘、鮑,戴、曹、江、孫,則是所謂的“新安十五姓”。他們的分支餘脈,在徽州的一府六邑廣泛分佈,以巨族大家的勢力和財力,爲族人的讀書入仕和經商,提供堅強的後盾與保障。

其實,源遠流長的徽州大姓,遠不止上面所說的這些,比如祁門謝氏,始遷祖爲東晉名相謝安的十三世孫謝傑,數百年世系不亂,謂爲“純族”。因此對一個宗族來說,修譜和修祠一樣,也是一件神聖的大事。會祭有萬丁之祠,宗佑有百世之譜”,家有牒書,無無譜之族,是徽州人的驕傲。不知爲什麼,在徽州,族譜俗稱“紙角譜”。每個宗族的族譜,或10年,或20年,或30年,都要重新編修一次。

中國的宗族是一個封閉性的血緣集團,族譜的中心內容是對“家系”的確認。

徽州聚族而居的風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嗎? 第2張

通過族譜,宗族成員產生共同的歸屬觀念、同源意識和親近感。在徽州,每一個聚族而居的家族組織都有一部或數部家譜,尤其是汪、程兩氏,支祠都數以千計,家族之家譜;也如同他們的祠堂一樣,分爲通譜、世譜、支譜、總族譜、分族譜、統宗譜、大同宗譜和小宗譜等等,外人搞不清楚這使得一姓一氏的譜乘往往多達成千上萬種。名宗右族的族譜,刻工精美,印製精良,而且卷帙浩繁。

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悠悠萬事,唯宗族爲大,徽州人逃難,往往一副擔子,一頭挑的是宗譜,一頭挑的是小孩。這是徽州文化最具有象徵意義的畫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