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賽兒起義的歷史背景:其發展有着明教的依託

唐賽兒起義的歷史背景:其發展有着明教的依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教的影響

山東蒲臺在元朝末年曾經是紅巾軍控制的地區,早在至正十七年(1357)劉福通便派毛貴攻破膠州、萊州、益都、濱州等地,從此這一帶在紅巾軍控制下,明教也從此深入到民間,直到明初,明教作爲一種民間傳播的祕密宗教,在當地保持了很大的影響。

蒲臺縣城(今屬濱州市)年輕女子唐賽兒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民間宗教傳播的環境中,自幼便開始誦讀佛經,並以“佛母”自稱。而她又略通武藝和兵法,效法元末紅巾軍,以白蓮教聯絡民衆,她的丈夫林三,也是明教成員,而且很可能是當地明教的領導者,只是較早去世,於是當地明教的祕密傳播便由唐賽兒承擔起來。唐賽兒的傳教範圍不僅僅在蒲臺,到她發動起義的前夕,除蒲臺之外,益都、諸城、安州、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都發展了大量教衆。傳說是唐賽兒一次祭奠丈夫歸來時,在山麓見到石罅中露出一個石匣角,挖出來看,匣中有天書、寶劍等物,從此她便通曉法術,運用神劍,剪紙人馬作戰,完全成爲了一個真正爲教衆們所信奉的“佛母”。但這顯然只是唐賽兒爲傳播明教的宣傳,而實際上她之所以能夠得到民衆的支持,是因爲她能夠真正有助於那些失去生計的貧民。

唐賽兒起義的歷史背景:其發展有着明教的依託

戰亂與饑荒

元朝末年,山東是紅巾軍與元朝軍隊爭奪最爲激烈的地區,戰後的經濟破壞相當嚴重,明初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但是直到洪武后期,對於流民的安置,生產的恢復,仍然一直是令朝廷感到困難的問題。太祖死後,燕王朱棣從北平(今北京)起兵奪位,發動了靖難之役。山東一帶又成爲重要戰場,尚未完全恢復的生產重遭破壞。

明成祖即位之初的山東一帶,大部分地區百姓困頓,商賈不通,滿目瘡痍。對於這種情況朝廷是十分清楚的,朱棣曾經說過:“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調理之,庶幾可安。不然,病將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

對於在“靖難”中“供給特勞”的北平及永平、保定一帶“順民”,朱棣奪位後還能夠想到給予一些特殊的優免,然而山東地區卻不在此列。所以永樂間,當山東饑民需要賑濟時,許多地方已是倉無儲粟,不得不“於近旁軍衛有司所儲給賑之”。

在以後的多年中,山東又連續爆發了幾場大的災害。永樂四年(1406),山東濟南府發生蝗旱災害。饑民中疫癘流行。同年青州府樂安等州一次上報的戶絕田地便多達七十一萬三千八百四十畝。

而永樂後期,明朝爲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徭役征斂不息,加上連年天災,民衆困苦。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爲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爲生。永樂十七年,“山東、河南、山陝諸處饑荒水旱相仍,至剝樹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

沉重的賦役和連年的災荒給山東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尋找生路的農民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到了對宗教的信仰上面,唐賽兒所發展的教衆很快便多達數萬人,從而令地方官府感到畏懼與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