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俄國二月革命背景 俄國二月革命時間

俄國二月革命背景 俄國二月革命時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月革命,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外文名俄語叫做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發生時間是在1917年3月8日至3月12日(俄歷2月23日至27日),最終結果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建立,意義是結束了俄國的君主專政。

簡介

1917年1月,俄國革命運動急劇發展。資產階級也感到沙皇政權已經搖搖欲墜,企圖發動宮廷政變。

1917年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廠工人開始罷工。10日,發展成爲反對飢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的政治總罷工,罷工人數達到25萬人。沙皇政府下令開槍鎮壓參加示威和集會的羣衆,激起人民更強烈的反抗。11日,布爾什維克維堡區委員會決定將罷工轉變爲武裝起義。12日(俄歷2月27日),起義席捲全城。駐守彼得格勒的士兵拒絕向工人開槍,大批轉到革命方面。起義士兵和工人逮捕沙皇的大臣和將軍,釋放政治犯,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發出《告全體俄國公民書》,宣佈首都已經轉到起義人民手中。革命在全國迅猛展開。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覆滅。

目的:推翻沙皇統治;

任務:建立資產階級政府;

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俄國二月革命背景 俄國二月革命時間

  俄國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的勝利

到了1917年初,革命時機已經完全成熟。1917年1月22(9)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爾什維克的號召下舉行罷工。參加罷工的達14萬5千人。在莫斯科、哈爾科夫、巴庫等城市也舉行羣衆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當時彼得格勒警察局局長在給內務大臣的報告中說:“總罷工的思想一天一天地獲得新的支持者,並像1905年一樣流行。”在這個時候,資產階級感到恐慌。資產階級向沙皇呼籲,希望沙皇讓他們參加政權。但是,沙皇根本不予理睬,並以解散國家杜馬進行威脅。孟什維克爲着給資產階級撐腰,邀請工人在2月27(14)日國家杜馬開會那天到杜馬所在地塔夫裏達宮附近舉行和平示威,要求杜馬建立一個使“人民有生路”的政府。這樣可以提高杜馬的聲望,對沙皇施加壓力。

布爾什維克堅持反對孟什維克追隨資產階級的路線。由於沙皇政府的迫害,當時以列寧爲首的黨中央處在國外,稱中央國外局,黨在國內的工作由中央俄羅斯局領導。

1917年初,參加俄羅斯局工作的領導人是維·米·莫洛托夫,亞·加·施略普尼柯夫,彼·安·扎魯茨基。黨中央俄羅斯局通過決議,指出到杜馬去示威遊行必然模糊工人階級的革命意識。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委員會散發傳單,號召工人在“打倒沙皇君主制度!”“以戰爭反對戰爭!”“臨時革命政府萬歲!”的口號下舉行示威遊行。結果,在2月27日,有9萬人參加罷工,大部分工人都跟着布爾什維克走,在涅瓦大街示威遊行,去塔夫裏達宮的寥寥無幾。

在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的領導下,羣衆進一步發動起來。3月3日(2月18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廠衝壓車間工人舉行罷工,要求提高計件工資和召回被解僱的工人。廠方無理拒絕,且以高壓手段進行威脅,宣佈不定期歇業。在這個廠的工人中已有重大影響的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立即領導工人同廠方針鋒相對地鬥爭。罷工擴大到整個普梯洛夫廠。3月7日(2月22日),按軍管當局命令,普梯洛夫廠大門緊閉。工人無法入內,便成立罷工委員會,並決定請求其他工人支援。衝突進一步發展爲全市性的鬥爭。

3月8日(2月23日),按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和彼得格勒委員會決定舉行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並進行反對飢餓、反對戰爭、反對沙皇制度的宣傳鼓動。散會後,女工們紛紛上街示威遊行,男工也跟着走了出來。這一天參加罷工的達9萬人。當天晚上,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和彼得格勒委員會討論了一天來鬥爭的形勢,主張繼續開展鬥爭,推進革命。

3月9日,彼得格勒罷工的人數增加到20萬。羣衆從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集合。警察企圖把羣衆分開,但無濟於事。工人們時而在這裏集合,時而在那裏出現,繼續示威遊行。在羣衆性的罷工、示威遊行發展起來後,布爾什維克把爭取軍隊轉到革命方面作爲重大的任務。布爾什維克組織工人深入營房、哨所、巡邏隊,說服士兵不向人民開槍。

3月10日,彼得格勒罷工轉變爲總罷工。各種企業、商店、餐廳、咖啡館都停止工作。在市中心擠滿了人羣。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營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哈巴洛夫關於首都局勢的報告後,下令對彼得格勒罷工運動實行恐怖手段。3月10日晚,他簽署了給哈巴洛夫的電報:“着令於明日京都中的騷亂悉行制止”。沙皇軍隊連夜逮捕了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委員5人,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和交通要道上佈滿了軍警,在屋頂和角樓裏架起了機關槍。

但是,革命烈火併沒有被撲滅下去。根據黨中央局的決定,由維堡委員會代行彼得格勒委員會的職權,繼續領導人民進行鬥爭。3月11日是星期天。彼得格勒工人仍涌向街道、廣場。禁衛軍巴甫洛夫團後備營第四連士兵起義,拒絕向人民開槍。這次起義標誌着士兵已經開始轉到人民方面。晚上,布爾什維克維堡委員會開會。會議認爲當時的形勢對無產階級十分有利,決定將罷工轉變爲武裝起義,並計劃與士兵聯歡,奪取武器庫。俄國人民同沙皇制度最後決鬥的時刻到來了。

3月12日,成千上萬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進。由於布爾什維克的宣傳、組織工作,軍隊中的大批士兵轉到革命方面,早晨6時,沃倫禁衛團教導隊士兵起義,殺死教導隊隊長,然後上街,開往附近的普列奧勃拉任斯基團和立托夫斯基團,把這兩個團的士兵聯合起來。整理好隊伍後,起義兵團開往維堡,同工人會合。駐在維堡區的莫斯科禁衛團教導隊進行反抗,阻止士兵參加起義。起義士兵和工人衝進營房,擊斃教導隊長,奪取了武器,武裝了工人。工人和起義士兵奪取了兵工總廠和炮兵總部,繳獲4萬支步槍、3萬支手槍和大量子彈。布爾什維克帶領羣衆向監獄衝擊,釋放了政治犯,獲得釋放的布爾什維克立即奔向工人區,參加戰鬥。軍隊參加起義越來越多。據統計,軍隊參加起義的在3月11日晚還只有600人,12日早晨增加到10200人,中午增加到25700人,晚上達66700人。

3月12日晚,沙皇的大臣們在瑪麗亞宮開了最後一次會,但很快就被逮捕了。尼古拉二世企圖從前線調回軍隊來彼得格勒鎮壓起義。但是,彼得格勒附近的軍隊已經起義。沙皇的討伐隊被阻攔在半路。整個首都掌握在起義人民手中。

3月12日晚,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經黨中央俄羅斯局討論後)以傳單形式發表了《告全體俄國公民書》,宣告沙皇制度垮臺,首都已經轉到起義人民手中;指出工人階級和革命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民主共和國,沒收地主土地,實行8小時工作制,聯合各交戰國人民制止帝國主義戰爭。這份宣言曾在彼得格勒廣爲傳播,在工人和士兵的集會上宣讀,以後又重印。它反映了布爾什維克的最低綱領,是實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性文件,是布爾什維克在二月革命中的領導作用的見證。

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勝利後,接着在各地迅速展開。3月12日,布爾什維克黨莫斯科委員會散發傳單,號召工人和士兵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支持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3日晨,莫斯科開始總罷工。遊行隊伍向紅場、市杜馬行進。武裝的工人把警衛攆走,解除他們的武裝。在市杜馬對面的廣場上舉行羣衆大會。布爾什維克號召工人走進營房,同士兵聯歡。士兵很快轉到革命方面。3月1日,工人和起義士兵佔領了克里姆林宮、兵工廠、火車站、市政府、警察局、電報局等,從監獄裏放出政治犯。

彼得格勒附近的駐軍和艦隊熱烈響應首都武裝起義。3月14日,整個喀琅施塔得掌握在起義人民手中。赫爾森福斯(赫爾辛基)的水兵、士兵也舉行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消息傳到前線時,廣大士兵立即行動起來,成立士兵委員會,對軍官實行監督。農民也歡迎革命,推翻沙皇制度已經給他們帶來政治上的解放。他們開始奪取地主的土地,爭取經濟上的解放。各地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廣泛地開展起來。

這樣,俄國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取得了勝利。

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形成

在罷工和武裝起義過程中,彼得格勒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權機關——蘇維埃。還在3月12日早晨,在布爾什維克黨維堡區委員會和工人的會議上,依照維·米·莫洛托夫的建議,就成立了工人代表蘇維埃發起小組,並以這個小組的名義於當天向全市散發告工人、士兵書,號召建立蘇維埃作爲革命的政權機關,並指定以芬蘭車站爲代表的集合點。

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其中包括國家杜馬中的孟什維克代表,勞動派,地方自治局、城市自治機關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律師,新聞記者,中央軍事工業委員會工人小組的成員等,3月12日(2月27日)下午2—3點,到達塔夫裏達宮。他們當中一些同工人保持着聯繫並進行合法活動的代表人物,如國家杜馬代表尼·齊赫澤、馬·斯柯別列夫、亞·克倫斯基、波·波格丹諾夫、庫·格沃茲傑夫、尼·索柯洛夫、伊·沃爾柯夫等,自稱是工人代表蘇維埃臨時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並以這個委員會的名義向首都公衆發表通告。通告立即被印成傳單,並在當天的《彼得格勒新聞工作者消息報》上公佈。

通告說:在國家杜馬開會的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和居民的代表宣佈,他們的代表的第一次會議定於今晚7點在國家杜馬所在地召開。所有轉到人民方面的軍隊每1連選1名代表,工廠每1千人選1名代表,不足1千人的工廠選1名代表。

從通告發表到開會只有幾小時,許多工人正在街頭參加戰鬥,不能參加選舉。孟什維克在沙皇統治時代已經能夠從事合法活動,擁有方便的條件(如通過軍事工作委員會“工人小組”、孟什維克國家杜馬代表)來通知自己的支持者出席會議。結果,大多數蘇維埃代表不是工人直接選舉產生的,而是由合法工人組織指派的。布爾什維克只有少數代表。孟什維克、國家杜馬代表尼·齊赫澤當選爲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勞動派、社會革命黨人克倫斯基和孟什維克斯柯別列夫當選爲副主席。參加執行委員會的,大多數也都是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只是到會議即將結束時,莫洛托夫才趕到塔夫裏達宮。經過他的努力,布爾什維克黨纔有3名代表參加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他們是:亞·加·施略普尼柯夫、彼·安·扎魯茨基、彼·阿·克拉西柯夫。

由於羣衆的壓力,彼得格勒蘇維埃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在蘇維埃第一次會議上決定成立軍事委員會,以進一步領導軍隊的革命運動;成立工人民警(赤衛隊的前身),以維持首都的革命秩序;成立糧食委員會,以保證首都軍民的糧食和其他食品的供應;委派10名專員到彼得格勒各區,建立革命政權;在銀行和造幣廠設立崗哨,剝奪舊政權對財政金融的控制權;查封反動報紙,出版蘇維埃的機關報。

爲了鞏固工人和農民(士兵大多數來自農民)的戰鬥聯盟,布爾什維克主張建立有士兵代表參加的蘇維埃。3月13日,士兵代表開始到塔夫裏達宮參加蘇維埃會議。14日,舉行了統一的工兵代表蘇維埃全體會議,10名士兵、水兵代表(其中兩名布爾什維克)參加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同時,發佈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一號命令,規定在所有部隊中通過選舉成立士兵委員會、水兵委員會,各部隊的一切活動只能服從工兵代表蘇維埃和士兵委員會。其中第五條規定武器必須歸士兵委員會掌握,廢除舊軍銜,禁止軍官虐待士兵。第一號命令保證了軍隊掌握在蘇維埃手中,對鞏固革命的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繼彼得格勒蘇維埃之後,在全國大多數城市都建立同樣的權力機關。在全俄蘇維埃成立以前,由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行使它的職權。

但是,當時除了工兵代表蘇維埃以外,還有另一個政府,即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俄國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害怕無產階級更甚於害怕反動派,是一個反革命階級。他們很多人都是保皇派,只要求立憲,同沙皇瓜分政權,並不想從根本上推翻沙皇制度。但在革命高潮中,他們搖身一變,成爲革命的同路人。3月12日夜,他們急忙成立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企圖搶先奪取政權。他們還派十月黨人亞·伊·古契柯夫和國家杜馬代表瓦·維·叔爾根前往普斯科夫同沙皇談判,妄圖保存君主制度。叔爾根和古契柯夫竟向沙皇獻策,說挽救皇朝的唯一途徑就是把最高管理權轉到其他人手中。尼古拉二世最後決定退位,而讓位給他的弟弟米哈伊爾。3月15日午夜,沙皇簽署了退位宣言,並按照古契柯夫和叔爾根的請求籤署了任命立憲民主黨人李沃夫公爵爲大臣會議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爲最高總司令的詔書。

由於人民的強烈抗議,這個陰謀沒有得逞。當古契柯夫返回途中,在彼得格勒車站,舉杯表示對米哈伊爾的祝願時,工人們憤怒地要把古契柯夫逮捕,並把他槍斃。米哈伊爾也沒有力量登上皇位,而在1918年被槍決。

當時的實際力量在蘇維埃一邊。國家機關的要害部門,如電報局、廣播局、車站、鐵路等都掌握在蘇維埃手中。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連印一張聲明的地方都沒有。沒有蘇維埃的同意,資產階級不可能成立自己的政府。因此,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便向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建議就成立新政府問題進行談判。竊取蘇維埃領導崗位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推行投降主義路線,迎合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孟什維克從機會主義立場出發,力圖限制革命的範圍。他們認爲推翻沙皇制度後合法的主人只能是資產階級,蘇維埃只能對資產階級施加壓力,促使它向左前進。布爾什維克反對把政權交給資產階級。3月15日,在蘇維埃的全體會議上,莫洛托夫代表布爾什維克黨批判了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同杜馬代表達成協議的計劃,建議由蘇維埃建立臨時革命政府。孟什維克爲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攻擊無產階級是“分散的、無組織的”力量,鼓吹利用資產階級來鞏固對沙皇制度的勝利,矇騙一些蘇維埃代表。結果,蘇維埃以多數通過了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把政權拱手交給資產階級。

3月15日,第一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大地主格·葉·李沃夫爲臨時政府總理兼內務部長,主要資產階級政黨——立憲民主黨首領巴·尼·米留可夫爲外交部長,資產階級右翼政黨——十月黨首領亞·伊·古契柯夫爲陸海軍部長,社會革命黨人亞·費·克倫斯基爲司法部長。

這樣,形成了既有蘇維埃又有臨時政府的兩個政權並存局面。

其他相關

爲什麼掌握了實際政權的蘇維埃竟然自願地把政權交給資產階級?爲什麼資產階級能夠竊取這次革命的勝利果實?這種情況的發生,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俄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小資產階級最多的國家。大批小資產階級直接捲入革命浪潮中,他們表現了極大的動搖性和不穩定性。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產階級的成份發生了變化。大批有覺悟的工人被徵調到了前線。代替他們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業者和小業主。他們成爲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影響工人隊伍的社會基礎

第三,二月革命期間,革命領袖列寧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布爾什維克僑居在國外。在國內,許多布爾什維克尚被關在監獄或在遠離革命中心的流放地。革命的領導力量相對薄弱。

第四,資產階級在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組織上又有很大發展,擁有地方自治機關、國民教育機關、各種全國性代表大會、杜馬、軍事工業委員會等合法陣地,並利用報紙、刊物等輿論工具。這些,使資產階級擁有巨大的優勢。當沙皇制度在革命的打擊下一傾覆,資產階級便接着上臺。

從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大罷工開始到3月15日尼古拉二世退位止,在8天內,沙皇制度徹底崩潰了。二月革命進展之迅速,在歷史上是罕見的。二月革命這樣快地取得勝利不是偶然的。

沙皇制度的殘酷壓迫和帝國主義戰爭,促使社會各種矛盾尖銳化,激起人民極大的反抗力,是二月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列寧說:“俄國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發生,只是因爲俄國受到沙皇政府極其野蠻的壓榨,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像俄國那樣嚴重地受到戰爭的磨難和痛苦”。

二月革命所以勝利還在於1905—1907年俄國革命的影響。這次革命提高了羣衆的覺悟,使他們獲得大規模的階級鬥爭的鍛鍊。列寧指出,“如果不是俄國無產階級在1905—1907年間進行了極其偉大的階級戰鬥和表現了革命的毅力,那麼第二次革命的進展就不會這樣迅速”。

在二月革命中,無產階級是領導者,同農民結成了親密聯盟,而且資產階級看到人民即將戰勝專制制度也投機革命。在階級力量對比上,人民力量佔優勢。革命遇到的阻力比較小。所以列寧說:“二月革命獲得最初勝利的原因,就在於當時跟着無產階級走的,不僅有農民羣衆,而且還有資產階級。因此我們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沙皇制度,達到了1905年所沒有達到的目的。”

二月革命期間,布爾什維克儘管處境很困難,人數又少,但他們沒有失去同羣衆的聯繫,在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領導革命運動。布爾什維克提出的口號表達了廣大羣衆的心聲,是發動羣衆的有力武器。在二月革命中,只有布爾什維克明確地提出了8小時工作制、沒收地主土地、建立民主共和國和結束帝國主義戰爭的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並指出實行這個綱領的道路。

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封建專制的統治,二月革命的勝利使俄國的政治制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推動了俄國曆史的發展,“使落後的俄國的發展進程大大加速”,彷彿一下子“就趕上了意大利和英國,並且幾乎趕上了法國”。這就爲俄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月革命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次革命的勝利,促進了歐洲各國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本國反動政府,爭取民主權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運動的高漲。

因此,二月革命是俄國曆史上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