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德國十一月革命原因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德國十一月革命原因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國十一月革命,通稱叫做德國革命,別名叫做十一月革命,發生時間1918年10月29日—1919年8月11日,最終結果魏瑪共和國獲勝。

1918年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這是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在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裏爆發的巨大規模的革命運動之一。十一月革命成爲德國歷史上,自十六世紀農民戰爭以來最重大的革命事件,它不僅在德國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在整個歐洲革命史上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第一,帝國主義的世界大戰給德國人民帶來的無限痛苦,激發了革命的熱情。

從1914-1918年,德國直接用於戰爭的費用高達928億馬克。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95%的企業爲戰爭服務。由於戰爭,1918年的工業總產值下降到1913年的59%,消費品生產中的紡織工業下降到17%,生鐵、鋁等重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也大幅度下降。農業生產比戰前下降了40-60%。與此同時,勞動人民承受了全部的戰爭災難。生活費用由1900年的100增長到1917年的329,而工人的實際工資總收入從1900年的100卻下降到1917年的70。1917年4月份,每人每日的麪包配給量由原來的180克減少到120克,所配給的麪包中還攙雜着土豆、大麥和燕麥粉。既使這樣低劣的食物,配給量仍在不斷下降,而食物價格卻不斷上升:1914年爲100,1917年爲220。1917年冬天,許多家庭被迫用蘿蔔來充飢,被喻爲“蘿蔔的冬天”。到了1918年,勞動人民的處境更爲艱難,他們有時連起碼的一點食物也得不到,物價飛漲,黑市盛行。工人階級的境況最爲悲慘,他們所付出的流血犧牲相當大,僅1918年就死亡了50萬人。由於大量男子被徵召服役,迫使婦女挑起扶養子女、維持生活的重擔,她們不得不以拿男工50%的工資去從事同男工一樣的勞動。城鄉小資產階級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過着艱難的生活。城市許多小手工業者和小工商業者被迫停止營業。在農村,因軍事徵用糧食、飼料和牲畜,造成了大批農民破產。

德國十一月革命原因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卡爾·李卜克內西在柏林發表演講

爲了進行戰爭,德國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加緊在政治上控制人民,實行軍事勞動法和國家壟斷制,取消了人民的任何民主權利,將德國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苦役營”,嚴重地威脅着德國人民的生存。1916年夏天,政府頒佈了所謂戰時服役法,取消了工人自由遷居的權利,勞動人民被迫變成了不着軍裝的士兵,完全和現役士兵一樣受到驅使。男女工人被指定到規定的地方去工作,不服從者則被遣去服兵役或服徭役。德國人民因爲帝國主義所挑起的戰爭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據初略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200萬德國人都身戰場,連同被俘和受傷的共達750萬人。”

容克貴族和壟斷資本家爲了大發戰爭財,其手段達到登峯造極的地步。據揭露,有的資本家竟在土兵的屍體上打賺錢的主意,成立了所謂“利用死屍有限公司”,在德比邊境森林中開設了屍體煉油工廠,煉出油後,剩餘的骨肉用來哏豬、做肥料和肥皂等從中撈取大量利潤。資本家這種唯利是圖喪失起碼人道的卑劣行徑,激起廣大人民羣衆特別是死者家屬的強烈憤慨。

在上述經濟破產和人民生活倍受煎熬的情況下,德國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關係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以工人階級爲主力軍的德國人民羣衆,日益看到的是戰爭給他們帶來了危害,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及其代表一一國家政權,把這個國家推上了戰爭的前線。因此,要想擺脫戰爭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就必須推翻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的統治,打倒皇帝,儘早結束戰爭。

第二,社會民主黨左派積極參入和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

德國社會民主黨曾經是歐洲最大的革命政黨,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對它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由由拉薩爾機會主義分子的破壞,特別是恩格斯逝世以後,修正主義集團把持的第二國際對德國社會民主黨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致使社會民主黨分裂成左、中、右三派。以卡爾●李卜克內西、羅步●盧森堡等人爲首的“左派”,稱“斯巴達克團”,在鬥爭過程中逐漸劃清了與右、中派的界限,勇敢地投入到領導人民羣衆展開反戰和爭取和平的鬥爭中,對革命的進程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還在帝國主義大戰爆發的前後,社會民主黨左派就領導廣大黨員,反對該黨領袖們在國會黨團中的叛賣行爲,即反對社會民主黨的國會黨團在國會中,對政府推備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投了贊成票。左派領相非常重視團結黨內反戰的人,他們周遊全國各地,參加反戰者的竊密會議,宣傳反戰的正確觀點,揭露社會民主黨右派領導人的社會沙文主義的立場。1914年12月2日,國會中進行第二次追加戰費提案的表決,李卜克內西第一個擺脫杜會民主覺團的紀律約束,毅然決然對追加戰費投了反對票。事後他被開除出社會民主黨的國會黨團,然而,他並不感到沮喪,他在發表的書面聲明中表明丁自己的態度,他寫道:“參戰國中沒有一國的人民願意進行這次戰爭,這次戰爭不是爲了德國人民的幸福而進行的。這是一次帝國主義的戰爭,……這次戰爭不是德國的衛國戰爭,……必須要求迅速實現任何一方都不受凌辱的和平,任何一方都沒有掠奪行動的和平。……我要提出抗議來反對戰爭,反對戰爭的負責者和策劃者,反對引起戰爭的資本主義政策,反對戰爭所追逐的資本主義的目的。”李卜克內西大義凜然,旗幟鮮明的革命態變,使左派在羣衆中擴大了影響,增加了威信:此後,在提出明確的口號“不要國內和平,要進行國內戰爭”和“敵人是在本國之內”的基礎上,李卜克內西及其故友對羣衆、尤其着重對工人和士兵展開了廣泛的宣傳工作。圖他們在進步的報紙和刊物上發表文章,參加羣衆集會,在會上演講,宣傳革命道理。李卜克內西曾在致工人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任何一個社會主義政黨都有自己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在本國之內國際無產階級的敵人,在本國的一切社會主義政黨都必須在本國之內去打倒這個敵人。任何民族的解放都必須是它自己的事業。”。左派社會民主黨人不僅重視理論上的宣傳,而且也重視深入基層去發動羣衆。1915年初,在柏林祕密舉行了左派的全國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派許多可靠黨員到各地去開展反戰運動的發動工作。通過左派的努力宣傳和積極發動,廣大工人階級和人民羣衆逐漸明確這樣一個革命道理,即“德國人民的主要敵人在德園,它們是:德帝國主義;德國的戰爭派;德國的祕密外交。德國人民必須釘倒的是國內的敵人,……和其他各國的無產階級配合起來打倒它。“

爲了宣傳和發動羣衆,左派社會民主黨人面對反動當局的逮捕、拘留、判刑、流放,他們毫不畏懼。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皮克等領導入都被逮捕過、都坐過牢,他們堅貞不屈的偉大形象給人民羣衆樹立了榜樣,在他們的帶動下,“德國社會主義者中一切忠實的真正革命的人,無產階級中一切優秀而堅定的人,一切義憤填膺和日益具有革命決心的被剝削的羣衆,都是同李卜克內西和‘斯巴達克派’一起前進的。”

第三,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對德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俄國二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人民的反戰運動進一步高漲,1917年4月,柏林、菜比錫、哈勒等大城市的工人舉行了空前規模的罷工鬥爭,僅柏林地就有300個工廠中的30萬工人蔘加了罷工鬥爭。

接着,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更加促進了德國革命時機的成熟。從俄國十月革命過程中,德國人民清楚地看到:工人階級及人民大衆用自己的力量消滅戰爭,推翻剝削者,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決不是不可能的。斯巴達克派號召德國人民以俄國人民爲榜樣,走俄國人民開拓出來的道路。因此,從1917年底起,德國人民所進行的革命鬥爭此伏彼起,一浪高過一浪。1918年1月28日,柏林爆發了有50萬人參加的罷工鬥爭。29日,罷工鬥爭波及漢堡、基爾、慕尼黑、紐倫堡等數十個大城市,有100多萬產業工人蔘加了鬥爭。列寧高度評價德國工人一月的罷工鬥爭,他認爲,德國工人的這次發動是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德國無產階級的倩緒的轉折點。這次罷工,雖然在社會民主黨右派的破壞和反動當局的殘酷鎮壓下失敗了,但它揭開了後來爆發的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帷幕。

上述這三個方面的原因是互有聯繫的,它們的存在,決定了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必然爆發。但爲什麼在1918年的11月爆發了這場革命運動呢?歸結起來,大致有如下一些理由。

1、到1918年下半年,德國的經濟狀況更加糟糕,工農業生產幾乎面臨破產的境地,人民的生活簡直到了無法維持的地步。城市居民的糧食供應較前更壞,每人供應的麪粉只及戰前的一半,肉只及1/6,黃油只及1/8,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裏,大約有100萬勞工、婦女和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死去。

2、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從勞動人民的膏血和苦難中榨取了鉅額利潤,僅克虜伯股份公司在四年戰爭期間,就贏利8億金馬克,這個數字約等於二十年和平年景的利潤。容克地主利用戰爭之機,僅在1917年施放高利貸和投機買賣就獲利20億金馬克。上述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的不法行爲,在1918年下半年陸續被揭露出來,激起人民的強烈義憤。

3、德國在軍事上已成敗局。在東線,1918年佈列撕特一里托夫斯克和約簽訂之後,德軍還向蘇俄發動四次大規模的進攻,結果全部失敗,成千上萬的士兵作了無謂的犧牲。在西線和南線,德軍的防線一再被協約國軍隊突破。德國的幾個盟國也先後向協約國投降,使德國更加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4、政治危機加深,革命條件甘益成熟。到1918年夏秋季,由於經濟的瓦解,前方軍事失利,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導致政治危機也不斷加深。統治階級按原有方式繼續進行反動統治已不可能,革命形勢已輕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5、11月3日的基爾水兵起義是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導火線。從11月4日開始,德國各地普遍發生了武裝起義,蘇維埃政權紛紛建立。11月9日,斯巴達克派號召並領導了柏林的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推翻了霍亨索倫王朝,德皇威廉二世倉惶出逃,把十一月革命推向商潮。

關於德國十一月革命的性質,時至今日,衆說紛紜。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範疇的觀點,我認爲很有道理,

首先看革命面臨的任務。當時革命面臨着兩大任務。第一,消滅帝國主義的政權基礎,砸碎舊的國家機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第二,廢軍事專制,結束戰爭,剝奪容克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特權,實行土地改革,將尚未完成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這裏很明顯,進行社會主義草命或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都是歷史的需要,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其次看革命成敗的關鍵。第一,工人階級(主要看覺悟程度的高低)力量的大小。第二,無產階級政黨的成熟程度。當時,德國工人階級人數雖然衆多,但處於分裂狀態,沒有能組織成爲一支統一的力量。以工人階級爲組織基礎的社會民主黨,由於各種原因分裂成爲左、中、右派,其中,以艾伯特和謝德曼爲首的右派勢力最大,他們主張與現政府合作,支持戰爭,對工人階級發揮着主導的影響。以考茨基爲首的中派,利用革命詞句,掩蓋小資產階級的機會主義政策,往往起着瓦解工人階級的革命意志和危害革命的惡劣作用。而以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等人爲首的左派,雖然一直在堅持鬥爭,但人少勢孤,加之理論和政策方面又出現了一些錯誤,特別是左派從社會民主黨獨立出來,組建成爲共產黨的時間太短,因此它未能很好引導革命向前發展。

德國十一月革命原因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第2張

  謝德曼

再其次從革命的願望來看,斯巴達克派(後來的共產黨)和工人階級希望在德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產階級國家政權,像蘇俄那樣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然而由於敵人的強大,社會民主黨右派的破壞,修正主義的影響,斯巴達克派的弱小,工人階級覺悟程度普遍不夠高的情況,上述的願望不能實現。革命只能首先從完成1848年革命邊留下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開始,然後纔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社會主義革命階段。但是,由於上述原因,革命剛剛走完了第一步,便被(主要是社會民主黨右派)阻止住了。在社會民主黨右派的幫助下,資產階級竊取了十一月革命的成果,斯巴達克派和無產階級要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願望也就破滅了。雖然,巴伐利亞共和國進行了嘗試,但它只是德國局部地區短暫的歷史記錄,不能代表整個德國。

德國十一月革命原因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第3張

  德國十一月革命的紀念碑

最後從革命的結果來看,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倫王朝的君主專政制度,結束了戰爭,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共和國。同時,還爭得了集會、言論、新聞自由和普選權,取消了農村中存在的半封建性質的特殊法令、政策等等。雖然起義羣衆建立了一些蘇維埃基層政權,但絕大部分不是建立在砸碎舊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基礎上,仍然停留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階段上。”正如列寧所說,基本說來,看起來,德國人的情況是二月(即俄國二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不是十月(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