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君子館之戰是宋朝軍事力量分水嶺 如何評價?

君子館之戰是宋朝軍事力量分水嶺 如何評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君子館之戰發生於986年(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遼戰爭中遼軍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間),於君子館(今河北河間西北)大敗宋軍的一次作戰。宋軍在天凍無法使用弓箭的情況下被遼軍擊敗,劉廷讓的部隊“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宋軍河北防線遭到重創。

君子館之戰是宋遼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它與岐溝關之戰一道成爲北宋對遼從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的分水嶺。君子館慘敗,使北宋立國之初所培植的禁軍精銳喪失殆盡,也讓一心要廓清北患的宋太宗差點蝕光了本錢,從此不敢再奢望收復燕雲,轉而在河北構築以定州、真定、河間爲重鎮,以雄州、霸州、保州爲據點的前沿防禦體系,對遼採取守勢。

香港中文大學曾瑞龍副教授認爲宋軍失敗的原因一般來說除了遼軍選擇宋軍新敗之際入侵、擁有優勢騎兵、機動力高能夠在主要方向上集結、天氣寒冷這些明顯的原因外。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是否應該出戰和選擇戰鬥時機是否正確;二,讓李繼隆作後備隊,是否是對抗遼軍騎兵的正確方法。前者,曾瑞龍認爲宋軍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指揮體系,只注重各點孤立的反擊,沒有發揮防禦戰的優點。

君子館之戰是宋朝軍事力量分水嶺  如何評價?

後者,曾瑞龍認爲遼軍擁有騎兵優勢,能夠以優越的機動性快速集結打擊對手薄弱之處,甚至繞過步兵方陣,加以切斷和包圍,擁有戰略上的巨大優勢。步兵爲了不陷入四面受敵情況,有必要使用弓弩。但此時天氣嚴寒,士兵被凍僵無法使用弓弩,所以李繼隆不派出援軍救援劉廷讓的舉動是正確的,避免了更多的傷亡,李繼隆在後來的唐河之戰時自言:“往年河間不即死者,固將有以報國家耳。”也印證了當年君子館一戰他本人不是害怕出戰,而是爲了保存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