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著名畫家李方膺爲什麼仕途不順?

清朝著名畫家李方膺爲什麼仕途不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李方膺是在一個官宦世家出生,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麼長大後的李方膺爲什麼仕途不順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雍正六年之時,雍正帝更新吏治,實行全國薦才,李方膺因爲“賢良方正”的美譽,受到舉薦。

雍正七年,李方膺陪父親李玉鋐到京城述職,覲見時,雍正帝憐惜李玉鋐年老,便關懷的問道,是否有孩子陪他同來。李玉鋐答曰:“第四子方膺同來。”雍正帝問:“何職,且勝官否?”又回:“生員也,性贛,不宜官。”雍正笑曰:“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於是特別召見李方膺,隨後特旨交主管河南、山東的河東總督田文鏡,此後被委派爲沿海知縣。而這個時候李方膺踏入官場,已經三十四歲。

此後李方膺歷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爲官之時爲國爲民,盡職盡責,因此又有“有惠政,人德之”的美譽。

雍正八年,三十五歲的李方膺出任樂安知縣。李方膺到任的當年,就遇到樂安大水成災,百姓受災嚴重,可謂萬家漂櫓。出於情勢急迫,李方膺在沒有得到上司批准的情況下,就下令動用庫存皇糧一千二百石賑濟災民。他又下以工代賑之令,招募民工加築堤壩,災情得到緩解。事後李方膺被青州府彈劾私開官倉,幸而總督田文鏡明事理,不僅沒有處置他,還讚譽其膽識過人,救災有功。經過這次災禍,李方膺總結各方面問題,寫成《小清河議》、《民瘼要覽》、《山東水利管窺》等著作。

清朝著名畫家李方膺爲什麼仕途不順?

雍正十年升任莒州知州,兩年後又返任樂安知縣,同年冬改任蘭山知縣。雍正十三年,在任職蘭山知縣之時,因爲反對新任總督王文俊的墾荒令,而觸怒上司,最終被罷官入獄。

李方膺反對墾荒令是有原因的,在不符合實際情況下,實施此項政令,不僅不能緩解民生之苦,甚至還會加重人民負擔。當時許多百姓,聽到李方膺被下獄問罪之後,都紛紛上言:“公爲民故獲罪,請環流視獄”。農民們成羣結隊,自發結對前往探望,被阻。百姓們就將帶來的錢物糧食扔進監獄高牆,將帶來的酒罈留在監獄大門外。當時百姓留下的東西,將監獄大門和甬道都給堵住了,由此可見有多少百姓前來探視。這場冤獄,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蘭山冤案”。

李方膺因爲此事,一直在監獄裏呆了三年。直到後來乾隆帝登基,徹查開墾荒失策一事,才平冤昭反。李方膺被放出來後,入京覲見,受到朝臣尊敬。覲見後,朝廷命李方膺調任安徽之地知縣,但是李方膺最後以母親年老,自己要回鄉供養而婉拒。

乾隆四年,李方膺母親去世,服喪六年後,任安徽潛山縣令,權知滁州府,不久調任合肥縣令。

也不知道李方膺是不是與災禍有舊,初爲官之時遇到大災。重返朝廷之後,李方膺再次遇到災難。說來有前次賑災在前,李方膺算是已經有了經驗了。不過在此次賑災之時,李方膺再次效仿前次之法自訂救災措施。

上次樂安知縣,有田文鏡這個明事理的上司,所以儘管李方膺一些做法違背了規矩,但是最終也在情理之內得到了寬恕。可惜的是這次的上司明顯不賢,最後李方膺因爲沒有“孝敬”上司,遭來記恨,被當時的太守以“貪贓枉法”的莫須有罪名問責,最後罷官歸鄉。李方膺時候感嘆:“兩漢吏治,太守成之;後世吏治,太守壞之。”

李方膺罷官之後,寓居南京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日子過的還算清淨瀟灑。

清朝著名畫家李方膺爲什麼仕途不順? 第2張

乾隆十九年,在南京住了五年的李方膺最終因身體患病歸鄉。歸鄉之後病重,大夫診治爲“噎疾”,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食道癌”。醫者曰:“此懷奇負氣,鬱而不舒之故,非藥所能平也”。

癌症在今天都不能根治,更何況在當時。李方膺最終遺憾而逝,臨死前在自己的棺木上寫:“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