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有哪些影響?

揭祕: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有哪些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有哪些影響?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宋初——重科舉而輕官學

在古代,科舉考試的唯一目的,就是集天下之英才,選拔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各級官員。對於廣大士大夫而言,在數千年儒家傳統''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投身於政治活動是他們寒窗苦讀的終極目標,更是他們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

⑴尊崇古法,科舉取士

揭祕: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有哪些影響?

⑵週期性長:官學教育無法避免的侷限性

北宋王朝政權是在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狀態下建立起來的,統治者迫切需要大批能夠治國理政的政治人才,但由於官學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着較長的週期性,決定了其無法及時充分地滿足朝廷對人才的急切需要,統治者不得不尋求一種更爲快速便捷的方法。能夠在短期之內選拔出可用之才,補吏員之不足的科舉制在此時就顯得成熟而又有效了。

2.體現——官學勢微,生徒至寡

首先,自太宗朝起,朝廷便取消了科舉考試中對門第的限制,廣大有學識的寒門士子不必再受身份的地位的限制,皆可憑藉真才實學入仕爲官,到景德元年,還取消了請託行卷,廢除了舉薦制度的殘餘,此後,真宗一朝又建立了糊名和謄錄制度,至此,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科舉制度日臻成熟,並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讀書人在統治者的因勢利導下紛紛投入到科舉考試之中。

二、內容——以應付科舉爲執教要義

1.無法與考試緊密銜接,''僅一二十人聽講''

官學作爲作爲最正統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機構,所教授的內容基本上以傳統儒家經典爲主,即學生們主要學習的是''四書五經'',但這與當時科舉考試所考查的要點並不能做到十足的貼合。就以進士科的考試內容爲例,據《宋史》的介紹,爲''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在全部試題中,起首要決定性作用當屬詩賦,更有甚者如李燾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認爲當時是''以詩賦進退,不考文論'',可見當時詩賦在考試中的重要地位。

但與此同時,只教學生''分習五經''的官學學習內容就顯得與科舉考試格格不入,對於衆多讀書人而言,官學教育從功利的角度而言意義不大,因而他們到學校進行學習只是爲了應付考試,而在平時的教學中則''無一二十人聽講者'',科舉制度的發展對官學教育的影響由此便可見一斑。

2.興學變革——從經術課程到詩賦策論

太祖時期,天下初定,取士人數相對較少,到了太宗時期,社會趨於穩定,朝廷急需能夠幫助其治理國家的人才,因而統治者不斷擴大科舉取士規模,鼓勵士人讀書仕進,積極贊助文教,公私各方面踊躍辦學。《宋史·選舉志》記載太宗即位後下的一道詔書中說''朕欲博求俊彥於科場,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得政治之具亦''。

到了慶曆年間,爲了培養更多的有道之士,范仲淹向朝廷提出發展教育的主張,同時,還指出官學教育應''敦之以詩書禮樂,辨之以文行忠信'',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興學改革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在范仲淹看來,科舉的題中之義本應是''使人不專辭藻,必明理道'',但在發展過程中,科舉考試因自身固有的弊端而對教育、培養和選拔人才有着許多的侷限性,因而爲了順應教育的發展,培養所需人才,朝廷改革科舉科目的設置與考試要求的行動刻不容緩。

三、宋中後期——官學地位得到提高

1.客觀上:相關硬性規定幫助生源重回官學

2.物質上:規模擴大,福利優厚

《宋史·選舉三》中有載,公元1104年,即宋徽宗崇寧三年,朝廷下令''始定諸路增養縣學弟子員,大縣五十人,中縣四十人,小縣三十人。''可見徽宗年間,爲了學校職能的更好發揮,所有的州縣不僅一律可以設置學校,其規模亦有所擴大。同年十月,又下令在京城南門外營建了一所可以容納3000名學生的''外學'',用以招待四方匯聚於此的求學之士。

揭祕: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有哪些影響? 第2張

3.鼎盛時期:短暫的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此時官學教育的地位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科舉的決定性地位仍未發生改變,諸多讀書人仍以科舉爲重,並不專於學習。

爲了改變這種社會風氣,促進官學教育目的的實現,宋徽宗又下詔''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其州郡發解及試禮部並罷'',自此,官學考試開始取代科舉考試,至崇寧五年,隨着''三舍法''的全面推行,官學教育很好的將養士與取士相結合,學校考試完全取代了科舉考試。儘管科舉只被取消了很短一段時間,但從士人教育的角度來看,對影響到了升學體系的健康發展,整個官學教育再次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四、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大致瞭解了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即在宋初,受到統治者以文治國思想的影響,重科舉而輕官學的思想在整個社會大行其道。到了宋中期,隨着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朝廷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科舉制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與此同時,爲了能更好的適應考試的需要,宋朝廷開始對官學教育的內容進行改革,加入了與現實相關的詩賦與策論。

正是對官學教育一次次的變革,使得官學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煥發生機,甚至還短暫的將科舉取而代之。科舉制對官學教育的影響絕不是單方面的,他們二者作爲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是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