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打仗爲什麼經常斷糧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古代打仗爲什麼經常斷糧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打仗的時候經常的斷糧,打仗爲什麼會如此消耗糧草呢?那在真實古代中打一次仗大概需要多少糧草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古代打仗爲什麼經常斷糧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蜀後主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兵出祁山,據五丈原與魏軍對峙,不幸病死軍中。據《裴注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3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意思是諸葛亮只吃這麼點兒飯,恐怕離死不遠了。

按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1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3升約合今天0.6公升;今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1斤大米。跟現代人比起來,這個飯量不能算小。

可是在司馬懿眼裏,諸葛亮吃的已經夠少了。或許在那個時代,人的飯量普遍比今天要大?

《魏書》卷五十二有“闞駰傳”,說北魏時期,敦煌人闞駰“性能多食,一飯至三鬥乃飽”。北魏多用大斗,三鬥約合今天12公升,“一飯至三鬥”,也就是一頓飯要吃掉12公升。這12公升如果指的是米,要有20斤,如果指的是面,要有18斤。當時流行一日兩餐,假如《魏書》記載屬實,那麼闞駰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糧食才能填飽肚皮,其飯量是諸葛亮的幾十倍。但筆者懷疑這段記載有誇大的地方,至少違背了我們現代人的常識。

古代打仗爲什麼經常斷糧呢?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宋書》卷八十六提到南北朝時某支部隊的飯量:“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百八十萬升,這麼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6到7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國時一樣,都是每升合現在0.2023公升,6到7升大米有2斤多,這幫士兵的平均飯量是諸葛亮的兩倍。

《宋書》卷十九還有句話:“方今夷狄對岸,外御爲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難。”說明就軍隊而言,每天7升口糧當屬較低標準。

《晉書·會稽王道子傳》記載:“於時軍旅薦興,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說明每天7升口糧對高級行政幹部(晉時“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別稱)來說,也屬於較低標準。

《梁書·江革傳》記載:南朝梁後期,鎮北將軍江革被北魏軍隊俘虜,一度遭到虐待,“日給脫粟三升,僅餘性命”。“脫粟”就是去殼的小米,江革一天3升小米,跟諸葛亮一天3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3升“僅餘性命”,那麼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3升就斷言 “其將死也”也算說得過去。

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天6到7升糧食應該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成年男子正常飯量的下限,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可能就會感到吃不飽;而每天3升糧食則是當時成年男子維持生命的下限,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可能就要餓死。

十萬大軍打一次仗大概需要多少糧食?

1石=10鬥=120斤,舉個例子: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寧聯合上奏,說徵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兵糧四十二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三十五萬石,供應嚴重不足。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境外,國人不願意出境,境外人煙稀少,僱用役夫幾乎不可能。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兩人最後結論就是,對緬甸戰事勝算不大,不如設法招安緬甸。十個月就需要兵糧四十二萬石,換算下來就是25000多噸的糧食。這還是不打仗的情況下,打起來消耗的更多。

隨着雙方廝殺,按理說人的確是越來越少的。但實際往往相反,因爲既然沒有分出勝負,那雙方自然而然的會加強力量擊敗敵人,結果反倒導致人越打越多,消耗越來越大。打個比方吧,你平時不幹活的時候,可能一日三餐就喝點稀粥都能長肉,一天可能只需要二兩米。可是讓你每天搬磚12個小時,你就會發現餓的特別快,沒到飯點就餓的不行了,一頓吃三個饅頭可能都不夠。行軍打仗也是這個原理,每天要不停的急行軍,廝殺,追擊敵軍,結束戰鬥還得安營紮寨,這都是要消耗很大體力的,吃的少的話,連拿刀的力氣都沒有!更別提殺敵了。

自古農業國家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就是後勤補給能力。一旦後勤跟不上,離敗仗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