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剝皮揎草”一開始只是私刑,在明朝發生了什麼變化?

“剝皮揎草”一開始只是私刑,在明朝發生了什麼變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史料記載,關於剝皮的刑罰,漢代有人做過這樣殘忍的事情。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剝皮只能算是“私刑”,直到朱元璋成爲皇帝。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剝皮揎草”一開始只是私刑,在明朝發生了什麼變化?

都知道,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從小就目睹過官吏的種種惡行,對於官吏犯事那是深惡痛絕,一心想要好好整治整治這些貪官污吏。於是,大明的《醒貪簡要錄》說的很明白,官員只要貪污60兩銀子以上,不僅要當衆砍首,還要“剝皮楦草”。

甚至於,朱元璋還將剝皮刑罰用在了跟隨他多年的大臣身上,如:朱亮祖。其實,爲了懲治貪官污吏,用一些比較極端的刑罰倒是可以理解,相當於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不過,後來有些手握重權的人,對那些礙眼的人也會採用這種駭人的手段,如:投降滿清的孫可望。

說到孫可望,他的口碑很差。當時,投降滿清的明朝大臣很多,對他們的評價大多都是褒貶參半。不過,對於孫可望來說,卻是清一色的差評,這當然和他自個做的事脫不了干係。

都知道,孫可望是張獻忠的養子,不僅識字還很有頭腦會打仗。

在張獻忠去世以後,孫可望堅持了一段時間抗清。但後來,隨着形勢的發展,孫可望投靠了永曆朝廷,再後來投降了滿清。當初,孫可望並不想投靠永曆朝廷,和他一起的李定國堅持大家聯手纔有機會擊潰清兵。之後,孫可望的想法是學曹操:挾持永曆朝廷。

事情的發展也是如此,當時,孫可望見李定國連續勝利後,聲名大振,心生不滿,就使出了渾身解數逼着李定國出走。甚至於,兩人還爲此打了一仗,但最終以孫可望失敗告終。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孫可望投降了滿清,導致前期所有的抗清成果化爲烏有。

“剝皮揎草”一開始只是私刑,在明朝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2張

在這期間,就發生了一件剝皮事件。

當時,李定國打下桂林時,清兵將領孔有德兵敗自殺,陳邦傅、陳曾禹被俘。於是,孫可望不僅將他們兩人“剝皮楦草”,還進行了遊街示衆。而李如月得知此事後,就寫了個摺子給永曆帝,認爲此事很不妥,並彈劾孫可望“擅權”。

但結果卻是出乎意料,永曆皇帝不但認爲李如月迂腐不明是非,還將他打了板子。李如月可能真是迂腐,皇帝都不計較了,他還較個什麼勁,他居然不顧生死將彈劾的內容,抄了一份送到了地方官員處。結果,被孫可望看到,瞬間大怒,隨即下令抓了他,並使用了嚴刑——剝皮。也許在孫可望看來,李如月認爲這麼做太過殘忍的話,索性要他也體驗一把。

當時的場面很是讓人不忍,屈大均在《安龍逸史》一書中,就記載了整個過程。

那麼,孫可望到底有多恨李如月,居然下令將其活剝?

想想看,若是手上割了個口子,還會痛上幾天,這可是全身剝皮。不過,李如月也是個硬骨頭,當他看到石灰和稻草時,一點都不害怕,只是繼續怒罵孫可望。根據書中所述,當時是從脊椎開始,先是割裂背部皮膚,然後是四肢,再是胸部。

在整個過程中,李如月一直都沒有停止怒罵孫可望。甚至於,當李如月的大腿皮膚被剝去時,他還大呼,真是清涼。最終,割到頸部時,李如月氣絕。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剝皮楦草”的製作工藝,用石灰漬幹,再縫合好,裏面填充稻草,以懸掛示衆。

古代殘忍的刑罰有很多,像這般不讓人痛快死去的還有凌遲。而且,爲了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整個執行的過程都是公開的。明朝就有用刑場地,在官衙左邊的土地廟,於是,民間也稱土地廟爲“皮場廟”。現在,這種場面光聽着頭皮都會發麻,但在當時卻是不缺乏圍觀者。

雖然,投降滿清的大明臣子可能官銜不高,但總體來說他們也算是平安到老。不過,孫可望在投降滿清後沒多久就病逝了。雖然這是官方的說法,但民間一直說他是被亂箭射死的。關於此種說法,在多個史籍中都有記錄。

有《行在陽秋》以及王源魯的《小腆紀敘》卷下的《孫李構難》。其中的原文是這麼說的:孫可望被封爲義王后,“後從出獵,斃於流矢”。這一年1660年,而他投降於1657年。也許在民間看來,像孫可望這樣的人,就該是這種結局。

當時,李定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績,若是沒有內訌的話,整個中國的歷史該是什麼樣的走向,真的很難說。但是,當時的孫可望爲了自己的權力,卻不惜以投降的辦法來達到報私仇的目的,除了該罵他,還能用什麼言語來描述呢?

當年,朱元璋將剝皮納入官方的正式刑罰,初衷就是想讓自己的官員們能夠潔身自好。但到了後來,卻是被孫可望這樣的人用來泄私憤,真可惡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