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古代,皇帝沒有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擔心什麼?

在古代,皇帝沒有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擔心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國古代皇帝子嗣衆多,不乏出現奪嫡的事件,清朝雍正帝的上位就是九子奪嫡的結果。奪嫡是皇宮中獨有的競爭,其中的動盪影響當然深遠。這不免讓我們感到疑惑,難道皇帝就不能把皇位提前個一兩年就傳給儲君,這樣不就可以幫他熟悉皇帝的工作,保護他不受其他皇子的侵害了麼?同時權力的平穩交接,不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皇宮乃至國家的動盪了麼?

看似不錯的想法,但只要想到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具有不可逆的獨裁性的,就會發現這個想法實在單純幼稚。既然擁有了皇權就能最大限度地爲所欲爲,誰會想提前放手呢?

在古代,皇帝沒有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擔心什麼?

儘管如此,我們確實可以嘗試假設某個皇帝就是這麼大度,願意把手中極權交予到自己兒子手上,但是依然改變不了這個想法沒有實現可能的事實。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皇帝也是凡胎肉體,不可能預知自己什麼時候會駕崩逝世。要是老皇帝知道自己的死期,倒確實可能提前兩三年就退位給新帝,在自己永眠前,抓緊點時間還能扶持一下新帝,留一段佳話。但現實與此千差萬別,要是老皇帝提前退休,享着清閒的時候突然心血來潮想要重新拿回權力呢?那豈不得亂了套!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武靈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趙武靈王壯年退位,傳國於王子趙何,並且將國內的政治經濟等事務一併交給他處理,好讓自己能更專心於軍事建設和對外的戰爭。於是久而久之,國內的政治中心倒向趙惠文王,並且朝中大臣也一致臣服於趙何。這便和趙武靈王建立二元政治的初心大大相悖,直接導致他伺意要奪回權力,但爲時已晚,他不得不攛掇另一個兒子去和趙惠文王內鬥,好坐收漁翁之利。但他壓根想不到一套操作下來,最後只等來辛辛苦苦建設的趙國因內亂而衰落的結局,而自己也落得了個活活餓死的悲劇。

其次,皇帝自主交出政權是很艱難的一件事。一方面,就老皇帝個人而言,是否願意將極具誘惑力的皇權交到另一個人手裏,可就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的高尚了,大多數皇帝是難以做到的。如果老皇帝不願放權給提前接受皇位的新帝,那新帝也不過傀儡一個。

在古代,皇帝沒有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擔心什麼? 第2張

另一方面,即使老皇帝交出全權,他身邊的大臣也會依舊全心全意地圍着他轉,那交權一事就會變得只是嘴上說說罷。古代有“忠”的意識,凡是真正忠誠的大臣,對侍奉的君主是能做到“從一而終”的。若是老皇帝未死,就跑去巴結新帝,那在原先的主子心中恐怕會落得一個“貳臣”的印象,因此被懷疑忠心,隨時都有掉頭的危險。在史書上也不會留得一個什麼好名聲。

這一點在清朝乾隆和嘉慶兩父子身上體現得最爲淋漓盡致。嘉慶確實是在乾隆駕崩前坐上皇位的,但乾隆只不過是退居到皇位後的簾幕下罷了。但凡朝中發生大事,嘉慶都要看乾隆的臉色,配合着父親的表情管理朝政。這難道不就是一個任父親擺佈的傀儡麼?

而且既然當時首屈一指的大臣和珅如此會做人,能在乾隆這邊混得如魚得水,爲什麼不提前巴結一下新帝嘉慶,這樣也許就不會被嘉慶賜以自盡了?最多沒收他的家產罷了!道理大家都懂,原因也就不必多說了。

還有新帝在老皇帝的扶持下很難培養出自己的實力。不管是否讓新帝提前上位,老皇帝都會讓身爲儲君的他們跟隨自己一同處理政務,以此來讓他們學習。但是礙於老皇帝的地位,儲君或者新帝都不會自作主張。儲君和新帝要想能有一番作爲,必然要擴大勢力和扶植親信,但這兩件事一旦做到,老皇帝必然會察覺。不論經歷過什麼的皇帝,都有着多疑的性子,一旦儲君或者新帝的勢力要觸及到自己的地位,老皇帝絕對會出手做點什麼表示反擊的。

在古代,皇帝沒有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擔心什麼? 第3張

依舊拿嘉慶來說,實權還在乾隆的手中,他只要有稍微大點的動作,驚動了父親,那他身下的皇位隨時可能撤走。所以對於提前上位的新帝而言,老皇帝就是他們在朝廷上最大的威脅。

最後,可能老皇帝連扶持兒子成爲新帝,這件事都做不到就魂歸西天了。古代醫療條件不如現在,加之後宮爭風吃醋,歷朝歷代大多數皇子都是以早夭作爲結局草草收場的。而且皇帝要是中道崩殂,他的兒子們可能都還沒能長大到有能力來繼承皇位,這也是爲什麼出現外戚干政的重要原因。如此,老皇帝扶持新帝,也不過就是一句空話了。

綜上所述,皇帝提前退位給新帝,扶持他熟悉如何處理朝政,就能避免奪嫡等爭端的想法,固然算好,但在古代就少有能實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