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帝王婚禮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以北宋宋仁宗時期爲背景的宋朝歷史劇《清平樂》最近熱播,圈粉無數。無論是劇中的陳設、衣着還是語言設計,都彰顯了濃郁的北宋文化氣息。

隨着劇情的發展,宋仁宗廢掉元配郭皇后,續娶曹皇后,在曹皇后入宮之前,禮部專門派人到曹家“問名”,由曹皇后的父親曹玘回答,引起了許多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好奇。實際上,帝王的婚禮,除了問名,還有多種繁瑣的禮儀,本文不談劇情,來談談北宋帝王婚禮中的具體禮儀。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一、婚姻之“禮”

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其中,婚姻嫁娶的禮儀自古以來都是重要的禮儀文化。從西周時期開始,周王朝就規定了男女婚姻中的具體禮儀,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婚姻之禮都有詳細規定。《通典》記載:

周制限男女之歲,定婚姻之時,親迎於戶,六禮之儀始備。

從這裏可以看出,周朝時期,男女大婚時就已經形成了“六禮”。所謂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項。

《禮儀·士昏禮》曰:

“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這其實就是六禮“納采”的開端。

再例如,周文王迎娶太姒的時候:

太姒之家在渭之陽,在渭之涘,文王親迎於渭。

這裏說的是“六禮”中的“親迎”。可見,“六禮”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周文王時期,而當時尚處於商朝末年,西周還未建立。

到了周朝,特別是東周時期,“六禮”已經是婚姻之禮的常態,也是中國古代傳統婚禮的基本內容。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六禮”被繼承,此後,無論秦漢、魏晉乃至隋唐,“六禮”代代相傳,成爲中國古代社會婚禮禮儀的模板,雖然因爲時間、地域發生不同的變化,但卻大同小異。例如,隋唐時期,有些婚禮會在“六禮”的基礎上加上禮樂。

宋朝是文治時代,對於禮儀的講究,遠勝於前朝,因此,宋朝的婚禮,更要遵循“六禮”程序。

二、宋朝“六禮”的具體解釋

宋朝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就命人編纂《開寶通禮》,即: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第2張

國朝大率皆循唐……故其間情文說鍾,多戾於古。(《宋史·吉禮》)

也就是說,宋朝的禮儀制度大多遵循隋唐五代時期的舊制,以及古代的《儀禮》《禮記》等,婚姻之禮也不例外,也是遵循古禮,即以“六禮”爲主。

“六禮”的順序爲何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樣呢,有什麼講究呢?在《禮記方氏注》中給出了答案,即:

夫採擇自我,而名氏在彼,故首之以納幣,而次之以問名,此資人謀以達之也。謀既達矣,則宜貴鬼謀以決之,故又次之以納吉焉。人謀鬼謀皆協從矣,然後納幣以徵之,請日以期之,故其序如此。

這段話比較長,但他說明了“六禮”的順序爲何是這樣的,簡單來說就是:婚姻的雙方剛開始並不認識,男方到女方家提親,然後登門相互問姓名,再到占卜生辰八字看看是否適合,再下聘禮,再確定吉日,最後到迎娶。下面,就來具體解釋這“六禮”。

(一)納采

納采,即婚姻的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中提親,若女方家長同意這門婚事,就把生辰八字寫到紅紙上,交給男方媒人。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一種特殊的禮物——雁。

《白虎通義》中說:

禮曰,女子十五許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贄。

也就是說,在“六禮”中,五項都需要用到雁,只有納徵不用。

爲何要用雁呢?因爲古人認爲,雁來去有時,是守信之物。當然,在古代,不是誰都能捉到活雁的,在士大夫的婚禮中,一般用雁,但在普通百姓家中,也有用其他事物代替的。

(二)問名

納采完畢,接下來便是問名環節,即雙方要互相知道對方的名字。準確來說,古代男孩的名字並不隱晦,因此,在宋朝,“問名”實際上是男方委託媒人去問女方的名字。但“問名”也有講究。

《五禮通考》雲: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第3張

鄭康成謂問名有二,一是三月所命之名,一是長時所命名,如伯姬叔姬類,則仍兼字矣。

問名還要問詳細,第一要問剛出生三個月時取的乳名,第二要問長大後的名字。實際上,還不止這些,連籍貫、家世都要問清楚。

(三)納吉

最早的納吉,是把生辰八字放在宗廟之上,然後占卜,若占卜是吉,這樁婚姻才能成。《禮儀注疏》雲:

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於是定。

不過,這個環節,到宋朝大多演變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合適,後世仍有延續。

(四)納徵

男方要送聘禮到女方家中,女方收了聘禮,婚姻就定了。《儀禮》規定:

凡嫁子取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納徵重在誠意,並不在聘禮多少,但如果是富貴人家,聘禮的多少也是“誠意”的體現,若是皇帝下聘禮,還要用圭玉,王爺下聘禮,要用璋玉。

(五)請期

訂婚之後,接下來就要選擇良辰吉日,一般是男方選好日子,然後送到女方家中徵詢女方意見,若是女方同意,則在那日前來迎親。若是女方不同意這個日子,男方需要再選日子送去,所以叫“請期”。

隨着後世的發展,男方爲了方便,有的一次性選了幾個日子,讓女方從中選取一個最合適的,省去了諸多麻煩。這種從“判斷題”到“選擇題”發展,已經不是“請期”的本質了。

(六)親迎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第4張

男子爲了表現對女方及其家人的尊重,必須親自來迎親,迎親的時候禮節更爲繁瑣,例如《禮記》中說:

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拜迎於門外,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親受之於父母。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

根據不同的地域,迎親的習俗又不同,這裏就不具體羅列了。

以上就是“六禮”的具體解釋,但需要說明的是,古代婚禮分爲三個部分,即“婚前禮”、“成婚禮”和“婚後禮”,“六禮”只是“婚前禮”,六禮過後,才拜堂成親。

三、宋朝帝王的“六禮”

《禮記》記載:

昏禮者禮之本也,夫禮始於冠,本於昏。

這裏的“昏”同“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婚姻之禮是禮儀的根本,是社會秩序的基礎。可見婚禮的重要性。婚禮本身就很重要,如果婚禮的主角對於社會也很重要,那這場婚禮就更加引人矚目了。例如,帝王的婚禮。

上文已經詳細解釋了婚姻的“六禮”,皇帝身爲一國之君,其婚禮的形式和意義和一般的婚禮完全不同,所以,宋朝帝王的婚禮,有其特殊之處。

首先需要說明,即使是帝王婚禮,也要遵循“六禮”,舉一個例子,《宋大詔令集》中記載了宋哲宗的婚禮:

太皇太后詔曰:“以皇帝納後,命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兩省興太常禮檢古今六禮嚴格……”

宋哲宗9歲登基,15歲娶孟皇后(元祐皇后),當時嚴格按照“六禮”來辦的。但是,因爲皇帝身份的特殊性,“六禮”也有稍許改動,具體變化如下表:

以上指的是帝王“婚前禮”相對傳統“六禮”的變化,在皇后入宮之後,還有“同牢”(和皇帝一同吃飯)和“拜謁景靈宮”等禮儀,暫且不論。下面,來解釋一下皇帝的“六禮”爲何有這種變化。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第5張

1.“六禮”的第一項是“納采”,是男方上門求親,而皇帝身份高貴,不需要去“求”,所以把“納采”改爲“採擇”,意思是“選擇”之意。

2.一般的“問名”是男方的媒人到女方家去登門問名,然而,皇帝婚姻,沒有媒人,只有禮部的使臣,所以,改“問名”爲“奉旨問名”。據《政和五禮新儀·納皇后儀》記載,皇后的父親在接受問名時,應該跪着回答:

“臣某之女被預詢擇,聞命祇懼,既蒙制問,臣某不敢辭!”

可見,平常人家去問名,都是男方低姿態,但皇帝的婚姻是女方跪着回答,女方姿態更低。

3.尋常的“納吉”,是男方得到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之後,進行占卜,然後歡天喜地地和女方商量後續事宜。皇帝的“納吉”,不僅要祭告宗廟,還有太史局和司天監(相當於欽天監)的各種程序。最後,禮部的使者要去皇后家中告知皇后的父母這對新人合適,所以,稱之爲“告吉”。有上門告知的意思。

4.傳統的“納徵”,女方是可以拒絕收聘禮,然後拒絕訂婚的。但皇帝的使者不能拒絕,所以改爲“告成”,顧名思義:告知皇后父母,這件婚事確定了。

5.“請期”一般是男方去徵求女方意見,而帝王的婚姻是禮部和司天監選好的日期,因此只需要去告知一下皇后家人。所以改爲“告期”

6.“六禮”的最後一項是“親迎”,但皇帝不能親自到皇后孃家迎親,因此改“親迎”爲“命使奉迎”,讓使者奉命迎娶的意思。

需要說明的是:皇帝婚禮不用雁,而用榖圭代替。目的是爲了彰顯天子和百姓不同。

北宋時期,帝王婚禮中的禮儀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六禮 第6張

從以上六項來看,帝王婚姻雖然不同於普通的“六禮”,但卻沒有超出“六禮”的範疇,只是在“六禮”的基礎上,稍作修改,以彰顯君王的地位和尊榮。

四、總結

《禮記》曰:“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婚禮是最重要的禮儀只有,從古至今一直被高度重視,因此,中國的“六禮”才被延續數千年之久。宋朝帝王的婚禮,雖然不同於傳統的“六禮”,但卻和“六禮”有密切的關聯,足見“六禮”的影響之大。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六禮”文化源遠流長,瞭解“六禮”,對了解中國傳統婚俗文化有很大幫助,同時,在瞭解宋朝帝王的婚禮和“六禮”的融合後,對於現代禮儀融合傳統文化來說,意義重大。

進入新時代,個別人認爲傳統禮儀已經過時,甚至大有拋棄傳統禮儀,而選擇全盤效仿西方禮儀的趨勢。在筆者看來,我們不鼓勵墨守成規地延續古代禮儀,但我們要學習和吸納古代禮儀傳承下來的精神。在瞭解傳統禮儀文化的基礎上,我們去融合、去創新,只有這樣,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才能展現新的活力,爲新時代添彩。